一生受用無窮:越是知識爆炸的時代,越要正確認識「學習」

正確認識“學習”,職場、人生必須掌握的法寶,特別是新入職的員工

PS:為什麼想寫這個話題,起因是因為我今天開的一個部門的會議。因為這個部門的整體工作進展節奏太慢,我需要了解原因,然後去想辦法改進。結果我發現,問題的根源竟然在於似乎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的一個個人習慣:學習。這個部門從負責人開始就善於學習,團隊8個人每天平均用在學習的權重佔到日工作權重的50%。

愛學習是一個好事情,是難能可貴的好習慣,但是如何在工作中學習,卻是一門技術,特別是對於新員工來說。如果你的“學習”不能致用在當前的工作上,如果你的“學習”需要佔用你有限的、不足的工作時間,那麼對於職場的你來說,你就是一個不會“學習”的人,你的“學習”就是一個不受職場歡迎的好習慣!

一生受用無窮:越是知識爆炸的時代,越要正確認識“學習”

愛學習是好事,但是一定要懂學習、會學習

以下的文字,就是我在開會時,在幫助所有同仁梳理工作權重後的總結。算是對職場上的“學習”良法的一種描述吧,在此分享給大家,希望在大家的職業生涯中能夠有所幫助。

一、正確認識“學習”

1、正確認識學習的目的

人的所有行為都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學習也不例外。換句話說,我學習就是為了學習,沒有目的,那麼用一句大眾通常喜歡說的話,套用一下,“一切為了學習而學習的都是對自己耍流氓。”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是因為我們意識到自己不熟、不懂、不會,因為有了不足,所以要學習。所以,某種意義上說,學習的目的就是要熟、要懂、要會。有

人會說,你說的這個不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嗎?是,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知道”從我們剛剛的邏輯上來說,只能說你看過,你認識了,你熟了,但卻不代表你懂了,你會了。

在我看來,熟悉、懂得、學會,更進一步的對應應該是:熟悉了某項知識;理解了某項邏輯;學會了某項方法。站在更深層次上去理解,我認為這正是學習的三個層次,知道、理解、應用。

從上述的邏輯上來講,其實學習的真正的、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學以致用”。如果不能認識到這個本質,就會陷入幾個偽學習的境界:為了學習而學習,空掌握一大堆理論知識毫無用武之地,直接為“學習無用論”做了佐證;感覺滿腹經綸,實際應用過程中卻猶如趙括一樣,變成紙上談兵,一敗塗地,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言語的巨人,行動的侏儒”;會學習的人會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知識爆炸的紅利而快速成長,而你卻成為了“大爆炸後的塵埃”,吸收不到任何有用的營養,感覺“一片虛無”。

2、要明白學習是分階段的

學習其實也是分階段的,不同階段的學習方法、學習的內容也是不同的。如果我們不能夠正確看待學習的階段,就很難真正的掌握正確的學習的方法,更談不上學到真正有用的“內容”(這裡說內容,不是說知識,因為我一直認為,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

我把學習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基礎知識學習階段、應用方法學習階段、思維創新學習階段。每個階段的學習的內容、方法,甚至我認為年齡階段都是不一樣的。

①、基礎學習階段,通常是指學生階段,以學習基礎知識、人生道理為基礎,目的是認識世界,瞭解世界,形成自己認知世界的基礎知識體系和符合社會公序良俗的價值觀。這個階段的學習方法,從大的方面來講,就是死記硬背,知道,瞭解。有人或許會說,我不是死記硬背,我是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的。是的,我鼓勵你這樣的行為,但是這不是我說的意思,我說的意思是:1+1=2,你要記住等於2就夠了,你也可以知道為啥等於2,但並不強求你知道為啥等於2。有人說,我大學的時候,已經開始學習背後的邏輯,知道為什麼是這樣的。沒錯,都說大學已經開始為就業做準備,但這個時候,其實還是重點在教你掌握學習、研究的方法,而不是背後的邏輯。會教你原理上講,怎麼去做一個蝴蝶標本,而不會告訴你做一個蝴蝶標本有幾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最快,哪一種方法在哪個季節最有用。因為你有可能這一輩子都不會親自去做一個蝴蝶標本。

②、應用方法學習階段,通常是指職業階段,以邏輯推理與嘗試、工具使用、方法技巧熟練掌握為基礎,目的是更好的、更快的完成一項事情。這個階段的學習方法,從大的方面來講,就是模仿、實踐、總結、優化、轉化。模仿和實踐就不說了,這裡簡單描述一下總結、優化、轉化。總結意味著通過實踐不斷的收穫新的經驗與教訓,然後在此基礎上再通過邏輯推理和實踐,把收穫進一步優化,直至轉化成自我掌握的一種本能(我習慣稱之為職業化素養)。

③、思維創新學習階段,通常是指人生的至高學習階段,以經驗和思維邏輯,重塑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並把自己掌握的思維邏輯、方法技巧、工具與三觀匹配從而成為自己的新的思維的階段。這裡可能需要學習的就是跨界、自我認知、追溯歷史、預設未來。畢竟我沒有到這個階段,但我認為馬雲、馬化騰等,應該就是已經到了這個階段,可以看成是一個在本職領域走到盡頭,一覽眾山小,學無可學的階段,這個時候怎麼辦?向古人學習,挖掘自己,暢想未來會有新的理論、方法出現而去嘗試探索。如果說非要有一個老師的話,這個時候,也許馬雲、馬化騰們的老師就是虛擬的一個“神人”。如果用仙俠來比喻的話,馬雲們已經是一代宗師、大成教主的形象,處在“得道”的境界,只能向“天”學習,探索“破碎虛空”的方法,從而順利“飛昇”。

3、要明白學習是一個組合詞

學習實際上是一個組合詞,更是一個動詞。學習=學+習=學識(認知、識辨)、學理(邏輯、方法)、學問(思維模式、行為習慣)+練習(複習鞏固)、實習(實踐應用)、習慣(轉化創新)。

從這個意義上講,什麼是學習?學習就是不斷的練習鞏固自己對事物的認知和分辨;並通過反覆的實踐和應用掌握這種認知、分辨的內在邏輯和好的方法、技巧,然後再借助長期的應用,轉化吸收從而形式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

知道學習是一個組合詞,就能夠知道,學習不是讀一遍或者看一遍就結束的事情,那知識學習的這個動詞的一個最淺顯的階段。只有一整套動作下來,系統的完成學習的各個層次和階段,才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一句話簡言之,學習是系統的。

二、身在職場,我們應該學什麼?

學習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大學的學習,第三個層次是宗師級學習,基本上我們現在都用不到,且作為我來講,後一個學習,是目前的我尚未能涉足的地方,故而沒得可講。因此,我們應該學什麼,僅就第二個層次職業階段的學習來給大家分享。即身在職場的我們應該學習什麼?在具體說需要學什麼之前,我還是要說一句,“一切不能學以致用的學習都是對自己耍流氓。”

一生受用無窮:越是知識爆炸的時代,越要正確認識“學習”

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學以致用、學以致用、學以致用

我認為(僅僅代表我個人觀點)身在職場,我們應該學習的只有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是與當前本職工作相關聯的一切為了更好的、更快的完成工作的方法,它應當包括:應用工具(如各類辦公軟件、物料等)、工作技巧方法(速記、快寫、排版、美化等)、思維邏輯(計劃、總結、反饋、有效溝通等)。第二個是為晉升做準備的學習:新的工作領域認知、管理能力等。

這兩個方面的學習,應當是我們職場所學習的正道,且應該在第一個學習相對比較充分的基礎上,再開始有意識的學習第二個。離升職還有8000米遠呢,你就去學習第二個層次,說不定因為第一個層次的學習還沒有做完就gameover了。的確,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妄想當將軍的士兵會因為長時間不合格,被淘汰退伍。

三、我們應該怎麼學?

其實,說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要回到我開始寫這篇分享文的初衷,我們身在職場,確實因為各種原因,比如新入職或是換了新的崗位,或是晉升,需要學習更多的東西。但是工作就是工作,職場就是職場,身在職場,你不會不是你做不完、做不好的理由,但是你不出成果就一定是你不稱職的理由。所以怎麼學之前,要告訴自己,一定不能以犧牲本職工作的時間來學習。

一生受用無窮:越是知識爆炸的時代,越要正確認識“學習”

學習一樣有方法,有技巧

我們應該怎麼學呢?做好兩步,職場學習無憂。

第二步,邊學邊做,邊做邊學。職場的學習,一定不能跟工作分開來,一定要學就用,用的過程中繼續鞏固,學習新的技巧方法。舉例說,我學習如何使用EXcel表格,我非要像大學一樣,系統的把所有的EXCEl表格的所有應用方式都學習一遍嗎?不,不需要。因為一方面學的太多你記不住;一方面你學的太多,你用不完,可能有些功能這輩子你都用不到,學它幹嘛?你實際用到Excel的時候,需要什麼方法就對口去找去學什麼方法,然後直接在工作的時候試用,並不斷鞏固。

四、我們應該怎麼鞏固?

認識了什麼是學習,知道了要學習什麼,掌握了怎麼學習的方法,然後就是我們學到的東西如何鞏固的問題了。這個問題沒有其他的答案,只有一個:不斷的、反覆的實踐、優化,再實踐,再優化,直至轉化成自己的一個本能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為止。孔夫子有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實你可以理解為說的就是反覆實踐的道理。

一生受用無窮:越是知識爆炸的時代,越要正確認識“學習”

不斷的反覆的實踐是鞏固學習的最好方法

最後,追根溯源,我其實想告訴大家的是,不能學以致用的學習,不叫學習;學習是分階段的,我們停留在第一個階段或者突然跳躍到第三個階段,其實是學不到東西的;學習也是要講究方法的,好的方法能讓我們在學習時事半功倍;學習不是目的,學到的東西通過不斷的鞏固成為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才是最終的目的。

最後的最後,說3個小故事:

1、古代的時候,科舉考試出來的人分為三甲,大體上一甲、二甲入翰林院繼續學習或是分到六部行走;三甲的直接外放當小吏或佐官。經過很長時間的歷練之後,這些人才會逐漸走向一些獨當一面的崗位。

2、現代的時候,很多企業會有管培生,而大多的管培生並不只是封閉式培訓,培訓只佔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時間是輪崗,實踐。

3、我兩年前跟我的一個創業很久的發小聊天,對於學習,他跟我這樣說:“兄弟,這麼長時間我對學習的感觸就是,學是學不完的,你不會的東西有很多,你學到的東西也有很多,但是你學到的能用到實際工作中去解決問題的卻很少;到了我們這個年齡,其實更重要的不是去學,是去用,或者說有選擇的去學,學了就要立馬能用,否則就是白學。知識越爆炸的時代,你能夠學到的東西、道理、技巧、方法就會越多,門檻也不高,但聚焦到你自己的工作中、事業上去看,知識再爆炸,你所能用的,也就那麼多。每天都有新的知識出來,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走向崗位,你能比他們的專業知識更新、更好嗎?你能在新知識、新理論上學的過他們嗎?不能!”

一生受用無窮:越是知識爆炸的時代,越要正確認識“學習”

如果你已經躺在學習的病床上,我能喚醒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