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自己临死之前,为何要让李逵也喝下毒酒呢?

strong-lee

因为,施耐庵并不想改写宋徽宗的历史,他的未来就该被金人掳走,就该死于五国城,这是一个细节,一个大多数读者都注意不到的细节。


平定方腊后幸存下来的梁山好汉已经不多了,可以说这个时候这帮贼寇已经洗白了自己,但凡愿意为朝廷效力的人都能过上不好的日子。而在朝廷的奸臣眼里,招安的梁山贼寇只有二人是必须要除掉的,一个是柴进,因为高廉之事高俅不会放过他;另外一个就是头目宋江了。又由于宋江的裙带关系奸臣们先弄死了卢俊义,柴进诈病及时脱身,那么自然就只剩下宋江这个心头大患了。

书中说当宋江喝下慢性毒酒后怕李逵造反辱没了梁山好汉的名声,所以就顺带毒死了他,这点施公解释的很好,当然这只是表面原因,其实暗地里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李逵回京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为什么偏偏是镇江,这就很耐人寻味了。镇江不仅有美人、美食、美景,更重要的是镇江对赵佶而言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在其未登基之前,哲宗就封他为镇江军节度,在镇江的这几年可别提有多快活了。而后来金兵围城,赵佶慌忙传位给赵桓,然后屁颠屁颠的从宫中出逃,去了哪?镇江!

试想如果李逵没被毒死,那他依然会留在镇江做官,而金兵围城之事也不可避免,所以说赵佶就会在镇江和李逵邂逅,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就多少让人感到不寒而栗了。李逵这个人虽然没什么脑子,但他还没蠢到去“螳臂当车”,他也应该知道自己没能力杀上京城,退而求其次实乃上策,那等到赵佶逃至镇江时,有极大可能李逵会做出弑君报仇的举动。

所以说施公本着不破坏历史的前提下,必须要安排李逵早死,否则赵佶死在李逵的板斧下就有点太科幻了~


文/车逻辑的逻辑

来吧反驳我吧…


车逻辑的逻辑

小时候看电视剧,觉得李逵大大咧咧,行事莽撞又天真烂漫,都很喜欢,然后读原著,就只觉得杀人不眨眼,然后就讨厌,这就让人很纠结了。

施耐庵写水浒传,虽说都是粗人,都各有各的粗卤。而其中李逵的粗卤是蛮。蛮是什么意思?蛮干,蛮力。所以李逵的一切行为,都是以蛮为核心的。并且这个李逵又喜欢吃肉,赌钱,但是在遇到宋江之前,李逵是个既没钱又没势,甚至连固定住所都没有的社会底层人士。没肉吃,没酒喝,更没钱去赌。所以当宋江盛情宽带了李逵以后,这个一根筋的汉子便把宋江当成自己的再生父母了。

在说宋江,宋江其实是个很有心机的人,他的人生一多半是智力了,并且宋江善于拉拢人,先不说对李逵的好是真心还是利用,但是每次当李逵闯了大货以后,还得宋江在后边给李逵擦屁股,就冲这一点,李逵对宋江的衷心应是无人能比的了。

当宋江知道酒里有毒后,他害怕自己死后,李逵会去给自己报仇,以当时梁山的实力,是对抗不过朝廷的,那么李逵的下场也不会好。再者,宋江也怕李逵会被奸人利用,做一些有违初衷的事,坏了梁山好汉的名声。

而对于李逵,自己就像是宋江的另一面,算是宋江的邪恶影子吧。每个人都有阴暗的一面,有的人善于伪装,有的表现的很外漏。李逵平常所做的事将宋江的阴暗心理表现的出神入化。这也是为什么李逵每次惹了祸,就连一些常人都无法接受的错误,宋江也会替李逵擦屁股。

李逵也会想到,如果宋江死了,就没人在给自己收拾烂摊子了,和朝廷对抗,没准儿还会死的很惨,不如跟随哥哥去了。


游游君

施老为水浒塑造了两个长不大的小孩,鲁智深和李逵。他们思想都不成熟,一根筋,做事只凭喜好,不顾后果,没有自制力,常常闯祸要别人擦屁股。

但是,他们的本质却是天壤之别。鲁智深本质是善良,出发点是帮人救人,做错后也后悔自责,不诿罪他人;李逵本质却是凶残,目的是砍人杀人为乐。

所以,施老为他们安排的结局是:鲁智深活捉方腊,立下大功后终于大彻大悟,立刻坐化,类似自杀,可谓修成正果;宋江知道自己死后再无人可以控制李逵,在临死前果断下毒除害,结束了李逵罪恶的一生。


天地理亲师

宋江明知自己必死,为何要先毒死李逵?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8af00134e4a0663acc9\

张晓龙

众人皆知,李逵是宋江最忠实的奴仆,毒死李逵表明宋江忠君之心。博得青史留名。

其实那些战死杀场的兄弟。哪一个不是葬送在宋江手里。幸存下来的,也尤如做了黄凉一梦。

各奔东西,只觉得离开了宋江,天才朗明惰晴。过上了各自想过的生活

封妻荫子,青史留名。那是宋江个人的志向,不是凉山人所有人的原望。李逵从一个小牢子跟了宋大哥,吃香喝辢的,金银都用秤来分。很知足了。却也为这位大,各杀了无数无姑的人,做了无数伤天害理的事。最后以性命偿还大哥赐的恩情。

只为那所谓青史上留下的名字。如果有来生。翻看找到了留名的那张纸。除了名字。是血淋淋无数无姑的生命。

今生偿还吗。留下的可是罪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