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五个突出”推动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升

今年以来,薛城区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五个突出”为抓手,高标准定位、高成效推进、高质量落实,全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显著提升,跑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薛城“加速度”。

突出思想建设,持续开展党内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三学、六个一”活动,设立基层“党员课堂”,向每个支部印制发放“一本一册”和“两微一册”,实现组织生活全程记实。制定细化《关于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全面筑牢基层党建工作基础的若干措施》,明确党支部“1238”工作职责,每个村(居)办公阵地主楼悬挂巨型党徽,每个支部都规范活动场所。统筹抓好“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党员群众6500余户;创新“8+8”深学模式,印发8篇领导讲话,制定8篇必读书目;拉出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清单73个,全面深化整改落实,为下步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预热。

突出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五个百”集中行动。围绕解决基层组织人、钱、场所、品牌等问题,去年以来薛城区开展了“五个百”集中行动(即“百千万”“百雁领飞”“百名先锋”“百村新颜”“百舸竞进”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其中,联系服务群众“百千万”活动,组织全区141名县级领导干部、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镇街党政正职一对一帮包村(居)、企业,1001名科级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帮包联系贫困户和致富带头人,9273名普通党员每人每年联系3户普通群众,累计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难事实事1.7万件。同时,全区新建提升邹坞镇刘庄村、常庄镇泉头村等村级场所37处,选树“最美村支书”薛连民等优秀支书、先锋模范党员40余人,形成了智慧党建、“党建+乡贤”、党支部领导下的股权制度改革等党建品牌。周营镇小巩湖村党支部书记孙中快获评山东省“担当作为支书”、巨山街道托三村党组织获评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

突出示范带动,统筹抓好各领域党建。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四化”建设(即信息化统领、系统化推进、品牌化创建、制度化保障),构建“抓点连线、以线促面、线面齐进、整体提升”的大党建格局。农村党建方面,发挥第一书记硬队伍带动作用,深入第一书记先锋行活动,对全区第一书记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引导新一轮50名市、区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狠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钱袋子”工程,力争年内实现19个空壳村全部“清空”,两年内实现薄弱村全部“进三”,三年内实现多数村集体经营收益“倍增”;制定了关于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十条措施,同时,统筹做好村级“三务”公开、建立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为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城市基层党建方面,抓住彩票公益金支持契机,新建提升社区工作服务用房12处,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站)全部实现外观、功能、设施、制度、保障“五统一”;健全社区“3+X”服务机制,引导社区依托社区组织(党支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力量,开展个性化菜单式服务,推动组建和兜底管理社会组织12家,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水平服务1.6万余人次;创新提出以“同心圆”工程为统领,大抓城市基层党建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更加活力开放、兼容高效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两新”组织党建方面,建设枣曹路工业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全市实现省级以下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零突破;强化社区与社会组织共建共促,党建引领指导奚仲社工服务中心、凤鸣志愿者服务中心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2个;大力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两个覆盖”,覆盖率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引入共享经济理念,在开发区、邹坞镇等非公企业密集区建成投入使用“共享党员活动中心”2处,成为党员业余之家。机关党建方面,按照“走在前列”要求,坚持聚焦“三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在抓好区直部门单位机关党建工作力量、健全各项制度、打造过硬支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创建“党建标兵·服务先锋”系列主题活动,打造了“三心系天平”“阳光国土·党员先行”等党建工作品牌。国有企业党建方面,创新推行支部推荐前置制度,将党组织研究讨论意见作为国企领导层决策的前置程序。今年以来,该区召开党组织研讨会42次,对涉及大学生招聘、党支部活动经费列支等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与此同时,大力推行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制度,推进党员干部与企业领导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突出问题导向,探索基层党建新路径。针对工作中流动党员管理不规范、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队伍结构失衡等问题,组建薛城区在京流动党员党委,与驻地海淀区羊坊店街道党委携手建立“羊薛联谊”网络,扩大了在京党组织的影响力,成为全省工作亮点。按照枣庄市、薛城区委“1+7+7”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度体系,深入开展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全区先后有16个基层党组织获评“全市基层党建示范点”,15名同志受到省、市委表彰,进一步激发了党支部工作活力,助推了全区基层组织力提升。落实党内激励关怀机制,累计拨付党内救助金72人、26万余元,让身处困境中的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发展党员指标采取“三个倾斜”措施(即向农村和生产一线倾斜、向年轻高知识分子群体倾斜、向3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倾斜),制定每年从农村返乡创业人员、复退军人、各类能人中发展党员新增比例不低于50%的目标,去年消除3年未发展党员村18个,发展农村优秀中青年党员46名。

突出主责意识,确保党建责任落地生根。深化并长期坚持《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继续推行千分制考核,把落实党建责任制作为首要考核指标,其中年度考核排名最后的镇街和排名后三位的区直部门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党建工作的同志当年度考核不得推荐为优秀等次;连续两年排名落后的,列为全区重点整改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向区委作书面检查,必要时进行组织调整。通过每月调度、季度督导、年底考核,形成了环环相扣、有序衔接、追责问效的基层党建工作督查考核评价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