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术后不化疗可以吗?

用户59857239351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并不针对所有患者,完全切除的II期和IIIA期NSCLC患者推荐进行术后辅助化疗,IA、IB期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术后辅助化疗,但具有高危因素的IB期病例可以考虑选择性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高危因素包括:分化差、神经内分泌癌(除外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脉管受侵、楔形切除、肿瘤直接大于4cm、脏层胸膜受累以及淋巴结清扫不充分等。化疗药物选择通常为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药物,包括多西他赛、培美曲塞、紫杉醇、长春瑞滨、吉西他滨。

也并不是所有以上分期的病人都必须进行术后化疗。对于高龄,年龄大于70岁以上,体质较差,体重过轻,基础疾病较多的病人,化疗需谨慎对待,化疗前需充分评估各脏器功能,包括肺功能,心功能,肝肾功能等。如果评估后认为化疗收益较小,或毒副作用可能无法耐受,建议不必行术后辅助化疗。


胡洋

并没有说肺癌患者术后一定要化疗,得看具体情况:病情本身、病人体能状况。

2、肺癌术后是否化疗,还要考虑患者体能状况,合并症情况。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差,合并症多而严重,经评估难于耐受化疗,那也不要化疗,尽管从病情本身考虑推荐化疗,但如身体状况不允许化疗,则弊大于利。

综上所述,肺癌术后是否化疗,一是看肺癌本身的分期以及复发高危因素,是否“需要”化疗;二是看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能“承受”化疗。当然,患者个人意愿也要考虑。因此,需要具体来看,不能简单地说术后要化疗或术后不要化疗。


肿瘤专科医生



不想做术后化疗❓

一般来说,患者公认的化疗副作用包括:药物毒性(对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副作用)导致的恶心呕吐,胃痛腹泻,脱发等;有很多患者手术都做了,肿瘤从身上切下来了,何必做化疗呢?毕竟考虑到化疗的感受、费用和时间,都不甚令人愉快。也有的患者甚至想干脆碰碰运气,既然癌症还不算晚期,肿瘤也切除了,也许不做化疗也没事呢?

化疗,做还是不做❓

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例。从1995年至2008年的一系列临床试验逐步证实:对于接受了根治性切除的I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级证据推荐接受辅助化疗;对于IB期具有高风险复发因素的患者也推荐辅助化疗(高风险因素:原发病灶大于等于4cm、淋巴结采样数、肺膜侵犯、低分化癌、肺楔形切除和神经内分泌癌等)。

所以,对于患者,建议如下: 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析,如果手术后存在较大的癌症复发、转移风险,应该遵医嘱决定是否进行化疗; 化疗应在手术后的4-6周内进行,最好不超过第8周,标准的化疗疗程为4-6次,多做无益。

Br Med J. 1977 Jan 22; 1(6055): 187–188.,Adjuvant therapy of lung cancer: now sits expectation in the air.

Br Med J. 1977 Feb 26; 1(6060): 573.,Adjuvant therapy of lung cancer,Willem K Amery Treatment-induced damage to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promotes prostate cancer therapy resistance through WNT16B

Yu Sun, Judith Campisi,et al.,Nature Medicine 18, 1359–1368 (2012)

Cancer chemotherapy backfires,Nature Medicine,August 6, 2012


北京湖北人

一般医生在描述癌症时会用IIA、IIIB或者IV期这样的表述。医生们的这些分期是有明确标准的,见下图。这里面T表示原发肿瘤位置大小;N表示淋巴内是否有转移;M表示是否有远端转移。

随着最近20年医学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肺癌靶向药物(EGFR和ALK的居多)和免疫点抑制剂类药物(PD-1),这些药物与化疗药物相比副作用很小。使得不少患者和家属开始考虑此类药物。


先解释下是否用靶向药物

PS:国内有些患者盲吃针对EGFR/ALK靶向药物,个别的还在网上说很有效果,这种宣传并不符合严谨的治疗管理,也会误导一些患者。这里要说治疗癌症是一个严肃的过程,不能靠赌一把的心理。


再和您解释下是否应该用免疫药物(PD-1/PD-L1)

除去药物价格和购买渠道,这点很佩服国人的能力。想买的东西一定有办法买到。

PD-1/PD-L1药物的好处是副作用小,起效后一般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效。但是在使用上也是建议PD-1/PD-L1药物在肺癌中也是用于晚期,且有效率并不高。

PD-1药物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五年生存率的研究(下表是美国统计数据;我国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五年生存率统计大致是2%多一些)

可见PD-1药物在某些角度可以与靶向药物形成互补。

2、停用PD-L1抑制剂后仍可获益的患者仅是极少数(约5-10%),因此,我们要抱以谨慎的乐观。


美中嘉和聊肿瘤


接受化疗的人都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恶心、呕吐,吐到昏天黑地,一般人根本难以承受!尤其是很多女性极其的反感,因为化疗后,会导致患者掉发,最终一根头发不剩…只有戴着假发才敢出门。

另外,化疗患者抵抗力很差,有点风除草动就会引起感冒。很多化疗药物通过刺激胃肠道粘膜引发食欲下降、饮食量减少、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抗代谢药常引起全消化道粘膜反应,如口腔炎、胃汤炎等。既然化疗带来这么多折磨,患者何不拒绝化疗呢?


健康的兔子

肺癌患者及家属的苦衷:“我爸今年58岁,2017年2月,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晚期,已经出现骨转移。3月20日进行化疗,做了2次化疗就出现了强烈的呕吐,非常辛苦,我和妈妈看着特别心疼,束手无策。后来医生给打了补液,才缓解了不少。想咨询专家,可以不接受化疗吗?服用靶向药可以替代化疗吗?”

吉利德康肿瘤专家指出:患者及家属的心情我们理解,化疗的副作用的确让患者难以承受,但也并非是大家所谓的“恶魔”,靶向药物不可能替代化疗。为什么呢?



祝愿广大癌症患者早日康复!


用户598572393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