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文| 白萝卜

整个周末,《我不是药神》成为大家共同的话题。

周六、周日两天《我不是药神》开启分时段全国点映,截止目前票房已突破5000万,上座率高达36%,票务平台评分达9.6,朋友圈刷屏,微博上热议,电影还没正式上映,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部片子已经火了。

许多人说,中国缺少《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电影,这句话再跟进一步,应该是说,中国缺少拍出《我不是药神》这样电影的导演。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文牧野的出现,是行业和市场的一个惊喜,这位85年出生的年轻导演带来一部意义非凡的《我不是药神》,也极可能创下院线电影处女座的最好票房纪录,但对于文牧野而言,他应该是注定要成为导演的一个人。

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采访文牧野时,他说自己确立做导演的目标是从大一开始:“我不会做别的,从小学习不是很好,第一次被老师夸奖是因为我拍了一个短片,老师说拍得不错,(我)就觉得好像可以走这条路。”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到如今,文牧野的电影长篇处女作上映,导演这条路走了14年。今天电影成了,“导演文牧野”也成了,回溯这条漫漫长路,其实会发现,文牧野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哪儿来的“天生”做导演?

评价文牧野的时候,徐峥说:“他是天生要做导演的人。希望通过个人的经验与判断,让大家看到新导演的表现,中国电影需要这样的新导演。”

读大学时,抱着一颗学电影的心,文牧野考进了广播电视编导,“一开始以为就是拍电影,后来拍作业拍了一个短片,老师说拍得不错,基本上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被老师夸,就觉得好像可以走这条路,后来考研考了三年,上了电影学院研究生到现在。”

科班出身,研究生师从田壮壮,文牧野的导演生涯也早早开启,而他被宁浩和徐峥相中,也源自学生时代拍摄的短片。与如今许多青年导演的成名状况一样,文牧野也是FIRST青年电影展发掘的一颗明星,2013文牧野的短片《斗争》(《BATTLE》)获得第七届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会特别奖和拍片季优秀影片两个奖项,第二年,短片《安魂曲》又入围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学生竞赛单元。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斗争》《安魂曲》海报

文牧野说:“参加电影节成本低,再有就是寻求机会,宁浩和徐峥都是因为看到我参加电影节的短片,我们才一起合作。”

FIRST青年电影展执行官李子为对文牧野有这样一段描述:“记得,三四年前我问他,你的第一个目标是什么。

他轻轻,沉沉地说:‘奥斯卡。’

我回答:好的,第一个就是他。”

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文牧野也曾经追着看大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同学好奇他一个学电影的看那个干什么,文牧野却想得很透彻:“为什么学电影的不能看?就觉得很奇怪,你非把自己勒到一个你认为位置特高的地方。我认为真正做艺术的人应该是在老百姓中间的,大家围着你,围着篝火,大家在一块儿玩。”

可见对于“做导演”,文牧野是真的想好了,不仅想好了,回首来路,也清晰可见他踏下的每一个脚印。从学生时代拍摄短片、参加电影节、签约坏猴子影业的青年导演计划,再到2015年参与《恋爱中的城市》影片拍摄,他负责其中一个故事的执导,如今他终于推出筹备三年的个人长篇处作女《我不是药神》,其实这世上从来不存在什么单纯的一鸣惊人,在这声高亢的长鸣背后,蛰伏着十几年的潜心努力和踽踽独行。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在这个繁花似锦的电影市场中,想成为导演的人有很多,轻易就被别人喊作“导演”的人也有很多,但在真正意义上可称为导演的人,并不多。

尽管时代和环境为电影青年们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沃土,但这从来不意味着成为导演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文牧野导演的出现是个惊喜,而文牧野成为导演的故事,也是这个行业中最值得借鉴和深思的故事,注定能成为导演真的不是老天赏饭,而是后天奋斗自我打造出来的“注定”。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成长路上的“自省”和“相互折磨”

可以说,宁浩和徐峥是文牧野的伯乐。文牧野是2016年“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中的签约导演之一,《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从开始筹备到正式上映一共经历了三年时间,电影由文牧野执导,徐峥主演,宁浩担任监制。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电影剧本最早交到了宁浩手上,宁浩找到了文牧野——“最开始有一个人物原型故事,第一次宁导给我讲了这个故事,感觉很好,可以做成社会英雄题材,就达成共识开始写剧本。”

毫无疑问,《我不是药神》是一个好故事。徐峥此前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曾对这个故事称赞不已:“中国的,有现实主义质感,又是一个社会英雄,又由一个人物传记形式表现的……我们内心期盼很久了,我们内在有一种渴望特别想呼唤有这么一种电影,我们是扑上去的。”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说起当初对于《我不是药神》的想象,文牧野称想拍一部“社会英雄题材,有很强的商业性,但是相对又有类型反转。”

电影剧本创作用了两年,文牧野和另外两个编剧一起进行。在剧本创作的漫长过程里,文牧野每写完一稿都会和监制宁浩讨论。

“写剧本的时候去找他聊,他只要一说‘这个感觉是对的’这句话,我就可以继续去写了,因为我从镜子里看到我自己是对的。”

对文牧野而言,宁浩是一面镜子,这也是宁浩给自己的称呼。宁浩的指导方式很特别,他就是文牧野这个故事的第一个听众,听完故事创作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文牧野通过宁浩的反应来自省。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就像歌手演唱一首歌,通过观察台下听众的反应,就能得知自己这首歌演唱的如何,宁浩是文牧野的第一位观众,同时也是文牧野创作过程中的一面镜子:“他让我看到自己这个剧本大概是什么样子,如果我满意我继续,如果不满意我再去继续写,但是他不会告诉我这个东西够不够,只是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

这也是监制宁浩在扶持文牧野当中提供的最好的教育,比起手把手地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成长和拔高,才会让这场教育和学习意义更大。

剧本完成之后,宁浩把剧本拿给徐峥,第一遍看完,徐峥便泪目,说:“我想演”,于是,徐峥加入剧组,三人成行,电影开始建组拍摄。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在文牧野的执导过程中,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再保一条”拍摄法,关于这样的执导方式,文牧野表示:“根本原因是我认为有可能还会比上条更好,一般得到的结果还真是比上一条更好,还能突破一点的那‘一点’能给戏带来更大的帮助。”

文牧野拍摄次数最多的一场戏拍了36条,就是一条很简单的过场戏,因为这样的戏其实是最难拍的。在情绪起伏变化极大的戏份中,演员表演起来相对容易,反而是最简单的过场戏,情绪界线并不明确,需要所有剧组人员一起反复多次磨合。

“我们的拍摄方式不是断开拍的,每一场戏都是从头演到尾,一分半或者四分钟的戏都是从头一直下来,这种方式能够让演员在粘合度上变得非常自然,到后来已经不用演了。

所以有时候所谓的再多拍一条,实际上是为了再练一次。”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其实,文牧野所谓的“再保一条”,更多的是保证整个剧组每个环节上的工作人员之间再多一次的练习,让团队之间的粘合度更高,最终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这是一个相互折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条相互推进的道路,文牧野说:“相互折磨就是我提出一个方向,你在这个方向里寻找自己的方向,大家在磨合的过程中向前走。”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清楚”是每个人必经的关键词

电影监制宁浩说:“需要给建议的人都是当不了导演的,导演都是那种拦都拦不住的,用不着听忠告,也用不着灌鸡汤。”

文牧野就是这样的人。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询问文牧野拍摄过程中是否遇到瓶颈时,他回答“没有,除非客观因素影响拍摄。”

“如果我们没有达成共识,是不可以下现场的,那会造成很大的问题。如果你都不知道你要什么,那你拍什么?你必须想清楚再拍。”

“清楚”是文牧野导演道路上尤为明显的关键词,从确立当导演的目标、到成为导演开始执导影片,文牧野每一步都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在影片的导演特辑中可以看到,文牧野对于每一场戏的每一个点都有着精准的设计,他可以清晰地指导演员“整个节奏再慢半个拍”“瘫软可以再夸张一点”,演员谭卓在采访中也提到:“我们非常的惊讶,这个导演做了多么充足的准备。”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对于文牧野而言,之所以能够做到执导过程中的了如指掌,一切都源自于充足的准备。开机前,演员进行了不少于四次的剧本围读,开机前两周所有演员进组排练,从第一场戏练到最后一场戏。

“我要所有东西都明确,我觉得这是电影拍摄的正常过程,如果你到现场无所适从的话就会很奇怪,所有的现场问题都来自前期的准备不充分,这是一定的。”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在今天这个快产快销的时代,文牧野的“严谨”似乎有点偏执,但事实也证明,这样对于内容的“洁癖”是产出内容的最纯正方式,

对于这样的拍摄方式,文牧野想得很清楚:“如果所有的阶段都马虎,那么这些顽疾都会在拍摄阶段体现出来,之后在剪辑中体现,最后在电影质量上体现,所以越早解决问题,就会给后面铺平道路。”

可以看出,文牧野是一个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的人,谈到青年导演遇到的困难,文牧野说的同样是自我认知问题。

在他看来,目前青年导演发展道路上最大的困难是对于自己的不了解,许多青年导演对于自己擅长的或是应该走的路线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任何时代的所有人都面临着一个当代的客观问题,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应对这些客观因素,应对方式的第一步就是你要明确,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导演,你适合走哪一条路,第二步是方式方法,就是你该怎么走,把这些捋清楚之后,我相信路会相对平坦一些。”

其实,文牧野对于当下青年导演的分析,也是对于如今许多青年人的分析,“迷茫”几乎是每个时代的每个青年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认清自我,始终是最重要的。

文牧野还补充道:“任何时候都要认清自己,不仅是年轻导演,可能过几十年我变成一个年老导演的时候,这也是一个主题,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和自己想干什么。”

对于目前自己的定位,文牧野说自己是一个“类型化的作者电影导演”。

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年轻人,但同时也是一个可以做到清楚自我认知的导演。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文牧野的电影感动人,引人深思,而仔细阅读这位导演时,也会发现,这个人同样会带来许多关于人生的启示。电影主题曲《生如夏花》里说,敬每一个坚韧而绚烂的你,这句话是说给电影中的人听,也是说给导演文牧野听,还说给每一个正在努力奋斗的人听。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我不是药神》点映爆了,导演文牧野有话说|专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