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校分配的毒雞湯:選擇大於努力!

軍校分配的毒雞湯:選擇大於努力!

話說當年報考軍校,除去真正有情懷的,更看中其“不花錢、包分配”的不知有多少?

那時年少懵懂,很多是被一腦子體制思維的家長攛掇甚至脅迫進來的。

隨著思想的日漸成熟,恐怕越來越多的人明白“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道理,而且眼見著到了要“還帳”的時候了。

如今所有大學裡面,只有軍校還包分配,這是由其為部隊培養人才的特殊性決定的。

然而,可千萬別把它當作一種福利。本質上,如果去掉犧牲奉獻的光環,它是一種契約關係。吃喝用度都由國家供給,並且讓你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那就要服從國家需要、為國效力。這是一個提前支付的人力資源合同,包括所有軍人的薪水也是,它暗含了職業化的應有之義,需要有起碼的契約精神。

畢業分配,其實就是國家在支配你通過契約讓渡出來的人生的選擇權

但不管怎樣,畢業分配恐怕都是未來許多年內,你能夠遇到的相對公平、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擁有一定選擇權的好機會了。

因為:

目前的“打分制”恐怕是軍旅生涯所能遇到的、相對最公平也最擁有自主權的政策。

軍校分配的毒雞湯:選擇大於努力!

01

學員綜合評定也即“打分制”始於2015年,美其名“陽光分配”。過去特別是流毒時期的畢業分配存在許多問題,根源就是缺少明確的評價和分配標準,而主要是拼爹拼家底、比誰更“不要臉”。

“打分制”出來後,基本實現了公開透明、程序公正,正像一位學員所說:利大於弊,雖然還有漏洞不完善,但還是給了沒背景的人努力的機會、和努力的動力

的確,那些學習成績好、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學員打分靠前,獲得了提前挑選去向的機會,而無需一邊搞著畢業設計一邊研究“厚黑學”、從自己捉襟見肘的津貼裡摳出錢來孝敬領導。農村來的老實孩子也不再因為沒有背景沒有關係而發愁,分數似乎就是最好的背景,排名似乎就是最好的關係!

然而,有兩個問題是這些思想單純的學員們沒有考慮到的:

這個打分體制除了學習成績是“客觀題”、有標準答案不易作假外,其他評價項目差不多都是“主觀題”,既要自己答得好,“判卷老師”的自由裁量權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而實際上,“客觀題”的差距根本就拉不開,反倒是“主觀題”的分數成為更具決定性的因素

“主觀題”的設置目的,旨在更為全面地激勵和考量學員的綜合能力。

比如宣傳報道針對文字能力,課外活動針對組織能力,擔任骨幹針對管理能力,隊幹打分針對......權且叫與人相處的情商力吧!於是,幾乎所有“過來人”都會給後面的師弟建議:

一定要在搞好學習和訓練的情況下,多培養一些技能比如寫寫新聞稿;一定要努力當上骨幹,儘管可能會比別人辛苦一點但關鍵時刻總會有回報;一定要與隊幹部搞好關係,公差要搶著出,私差更要搶著出……

這種設置的最大弊端是功利化,刺激和教唆了一批利己主義、功利主義的戲精

很多學員,在學業外試圖通過一些投機取巧的行為獲得加分。比如說發表文章和獲獎證書是可以花錢買到的;有的學員為了加分不得不去編造一些令人作嘔的假新聞;學員之間不得不進行競爭甚至是惡意競爭,尤其表現在畢業季的民主測評和黨支部測評環節,讓同學情戰友情瞬間瓦解。

紮紮實實學的,老老實實表現的,反而比不過投機鑽營的,壞了風氣,也失去了大學育人的真正意義。有人說,學校教出這樣一些利己主義、功利主義的“人才”,部隊恐怕又要雪上加霜了

但不管怎麼說,利大於弊!這項政策總體一定是好的,只是在具體環節上、操作落實上還需要進一步規範,決不能因噎廢食、削足適履回到曾經的老路上去。

不過,打分制面臨的第二個矛盾,恐怕就不是打分制本身能夠解決的了。

軍校分配的毒雞湯:選擇大於努力!

02

這個矛盾對應的直接問題是:那些打分排名靠前的學員,都選擇去了哪裡?

幾乎無一例外地,去了大單位大機關、院校和聯勤系統、以及他們以為的大單位大機關所在的大城市,都是比較有前景、有實惠的地方。他們有沒有錯?

當然沒有錯,物競天擇,人心向善,當然要去更有發展、更能實現個人價值的地方。

美國西點軍校畢業,優秀畢業生也是挑選去那些提升更快、更有發展後勁的“名牌”部隊。既然我軍並沒有體現出去不同檔次部隊會有不同進步空間的明顯差異,那麼大家退而求其次,轉而選擇更有權力和更實惠更安逸又有什麼問題呢?

但那些老實沒見過世面的孩子,往往又只略知皮毛,他們經常會下意識地認為,聽起來名頭唬人的大單位大機關一定也在大城市。殊不知,大單位也有邊遠散直的小單位,聯勤系統也有山溝裡的小倉庫,而蘭州市某某支局,可能實際位置卻在蘭州以西一千多公里。

而這些,除非親自去詢問,除非與系(隊)領導有非常好的關係,一般是沒人告訴的。因為,每年院校都有大量的分配邊遠艱苦地區的指標完不成。

如果都去了那些好單位好地方,祖國的邊疆誰來守衛?

故而,軍校學員的畢業分配,在某種程度上也必須具有一定的強制性,特別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越來越空心化的當下

軍校分配的毒雞湯:選擇大於努力!

03

在業務術語裡,學員分配歸口於調配,叫“計劃分配”,一個計劃,說明了一切。

於是,在實行打分制分配兩年之後,越來越多的排名靠前的學員通過自主選擇,去了大單位、大機關、大城市和聯勤系統的實惠單位。他們要麼智商優秀,要麼情商突出。

這下,地處西部的、邊疆的、以及小遠散直分佈較多的單位就不滿意了:

你們院校,把好學員都分到好地方去了,我們這些地方本來就沒人願意來,分來的好多還是淘汰下來的“次品”,不帶這麼欺負人的!再這樣搞,就去總部機關告你們去……

總部機關也擔心,學員分配的不平衡會影響國防大局,就給院校施加壓力:你們要統籌,既要給自主權,又要抓住主動權……

然後,大家就看到臨近畢業,很多學校都在要求學員們必須“主動”撰寫“戍邊申請書”了。上有“政治是否合格”的帽子、下有“支部評定打分”的框框做約束,寫了申請書的不一定真去戍邊,不寫的倒可能被髮配去戍邊,所以差不多也就人人就範。

我們那個時候,主動申請戍邊的學員,除了可以立三等功,還可以提前一年定職定級。不過後來都取消見習期了,那點利好不復存在。而且其中同樣存在腐敗,有背景有關係的學員,到邊疆享受了提前定級、在基層鍍了兩三年金之後就調去了大城市大機關,什麼都沒耽誤。反倒是苦了那些真正立志報國的老實人,在邊疆一待就是十年二十年,獻了青春獻子孫

倘若明文規定:主動去戍邊的高定一級,滿幾年之後就可以在全軍範圍內自由挑選第二崗位,是不是就能給人鼓勵至少是安慰呢?這種政策並不存在操作困難,也早有前車,當年駐港部隊役滿的軍官就可以在全軍“點菜”安排的。

所以,這種搶著去好地方好單位、少人無人去戍邊的狀況,根本原因也不是“打分制”,而是:

“一選定終身”的分配製度不公平、全軍交流任職制度不到位。

其實好多人還輪不上“選”,說是“一分定終身”更為準確。它更像是舊時一個姑娘蒙面嫁入大宅門,不但對那個終身要廝守的男人所知無幾,從此也幾乎再沒有逃出的力量,除非被厭棄而休掉。幸福也罷,悲摧也好,全靠運氣。

軍校分配的毒雞湯:選擇大於努力!

04

更多學員所不知道的是,

當學校進行完第一次分配之後,到了具體的單位還會有第二次分配,這第二次分配才會直接決定和影響起步頭三腳,所以往往也是更重要的。

作為過來人,我建議畢業學員可以事先聯繫一下已在部隊的師兄們,對所去單位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如果能夠聯絡到負責學員分配的人事部門領導就再好不過,也許他不能讓你少奮鬥三年,但一定可以讓你少走些彎路

當前畢業分配“一分定終身”的制度,使得個人的成長進步和人生歷程充滿了太多偶然性,有人可能在軍旅生涯一直順利、該有的都有了,就因為分配的單位比較大、所在城市位置好、資源比較多;

而有的人被分到天高地遠,信息閉塞再加上集體無意識,就可能縱使百般努力也無法跳出泥沼,運氣的成分大過個人努力的成分,這是不公平的。

這樣的制度,既不利於選拔人才,不要說“錐在囊中、日久必現”,同樣是錐在囊中,把囊背在屁股上和把囊揣在褲襠裡,哪個錐先被注意是顯而易見的;也不利於思想穩定,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憑什麼二代三代就去大城市大機關,而老百姓的孩子就要終老邊疆、三十多歲還扛著上尉軍銜且一身是病

更不利於提高整個軍隊的人員素質。常在機關的,容易不知兵、不懂打仗,只會把“五多”登峰造極;總在基層的,視野就狹窄,專業被荒廢、志向被磨平。

這樣的單向單一的軍官隊伍,是打不了勝仗的。

軍校分配的毒雞湯:選擇大於努力!

05

解決辦法,就是推行任職交流、輪崗制度,把人才隊伍盤活。

在大數據飛速發展的今天,要把全軍幾十萬軍官的任職經歷搞清楚,並不是件多難的事情。把全國的戰區劃分為幾類服役地區,然後規定職業生涯中必須在幾類地區中服夠幾年兵役才能夠得到晉升,也並不是件複雜的事情。在這方面,美軍就有很好的規定,我們可以參考一下,試著推行、邊做邊改。

但為什麼一個看起來並不難的事情,卻是遲遲都推不出來、推不起來?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利益羈絆。制定政策的人,倘沒有足夠的利益,是捨不得向自己開刀的。

軍校分配的毒雞湯:選擇大於努力!

那就附加上相應的利益!

比如說,畢業學員主動申請去戍邊的,各項考核合格的可以高定一銜、直接任命為上尉呢,但你必須在艱苦地區服役滿5年或者是幾年,然後可以在全軍最好的地區隨意挑選第二任職崗位。大機關的幹部想提升,必須下到次一類或者次二類地區的部隊去任職,你不想去、戀棧位置和安逸,那對不起,就一個軍銜幹到老吧!

這種操作,真的存在技術上的困難嗎?說一千道一萬,最大的困難恐怕還是在上邊,在腦子裡。

不過,世界終究還是屬於年輕人的。未來只會越來越好,我們都在與時間賽跑。

當那些阻礙進步的人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我會看到你們最意氣風發的神情,和最充滿信心的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