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在最近的地方服务群众——息烽县创新打造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

「区县」在最近的地方服务群众——息烽县创新打造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

点击蓝字 ,轻松关注

2015年2月7日,贵州省第一家村组群众服务中心——息烽县西山镇鹿窝村尾鲊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到2018年6月,该县累计建成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 21个,正在建设32 个,“尾鲊样板”在息烽大地生根发芽,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息烽经验”。

抓住尾鲊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建成的有利契机,息烽县将服务管理工作延伸到基层,探索出一条以村民组(或自然村寨)为最小社会治理单元的农村社会治理新路子。结合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功能定位,该县深挖用途路径,常态管理使用中心服务功能设施,在中心开展党员活动,召开群众共商会议,组织政策学习、举办技术培训讲座等,真正做到了人常在、事好办、用得活、能持久、效果优,有效解决了村组无固定场所,很难共商议事、面对面增加感情、提供便民服务、协调矛盾纠纷、谋求发展等问题,让群众谈事论事有去处、自娱自乐有玩处、就近办事有落处、遇到难事有找处、获取知识有学处,实现了零距离服务群众,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村民组是农村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更是农村基层治理和宏观政策方针的最终落脚点。”县委副书记、县群工委书记金松介绍,村组群众服务中心是多功能的服务平台,集村民议事、教育、购物、卫生医疗、休闲健身等于一体,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具体实践中,息烽县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的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探索创新发展、建管用推并举,强化自治德治法治,切实落实机制保障,着力打造“有责任、有目标、有活力、有示范、有作为”的群众服务平台。

利用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息烽县把党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加强村民小组党组织力量上,进一步激活党的“末梢神经”,形成“村党支部——村民小组联合党小组——党员家庭示范户”的党组织管理模式,坚持培养、发展党员积极分子,把村民组中的青壮年、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在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建立完善党建宣传栏、党员承诺公示栏,将党组织基本情况、工作制度规范上墙,开展党的声音进村组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以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为核心,息烽县在有条件的村民组成立党小组,大力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和惠民政策,实现党务延伸;会同县直有关部门,在村民组开展民政救助、卫生计生、土地审批等公共便民服务活动,实现政务延伸;有选择性地将“电商小超市”提供给入驻商户,并向村民提供市场服务,有效链接本村本组的产业发展,实现商务延伸;通过成立和谐理事队,认真做好组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特殊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关爱帮扶和各种群众事务代办工作,实现社务延伸。

息烽县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基本建立了“一会一员五队”的工作机制(“一会”即群众共商共治会,“一员”即管理员,“五队”即和谐理事队、产业发展队、治安巡防队、村寨美容队、民俗文化队),探索出了“抓环境卫生,提升居家品味;抓治安巡逻,提升防控能力;抓便民服务,提升治理水平;抓产业发展,提升群众收入;抓文明风尚,提升社会风气”的 “五抓五提升”自治模式,形成了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区县」在最近的地方服务群众——息烽县创新打造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
「区县」在最近的地方服务群众——息烽县创新打造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