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出門在外,爲何寧願在墳場休息,也不願意走空屋門前過?

浩瀚的歷史長河,人們經歷過時間的歷練,對於生活之中總結了無數的經驗,所以我們才會常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樣的說法,不要以為流傳下來的經驗都是一些陳舊和迂腐的說辭,很多俚語雖然沒辦法用科學來解釋,但是都是經歷總結出來的,比方說古人出門在外,為何寧願在墳場休息,也不願意走空屋門前過,這又是為何?

古人出門在外,為何寧願在墳場休息,也不願意走空屋門前過?

“寧在墳園壩上坐, 不從空屋門前過”這就是古人曾經在民間流傳的俚語,為什麼會有這樣看似倔強的話語,貌似是和別人賭氣說的話語,寧願在墳場坐下休息,也不願意在空無一人的屋子走過,難道這個空房子是曾經仇人的住處,有這麼大的仇恨?

古人出門在外,為何寧願在墳場休息,也不願意走空屋門前過?

其實古人的解讀也是有道理,可以細細琢磨一番,房子長期沒人居住,就是沒有什麼人氣,幾日不住的房子,灰塵密佈,蜘蛛叢生,會讓人感覺到一絲陰森恐怖之氣,長期不通風的荒屋子也是會滋生細菌,好比古墓一般,長期不空氣流通,那進去的空氣可能對人身體就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或者按照迷信的說法,屋子沒人住,荒蕪在那裡就會被孤魂野鬼寄宿,雖然這個肯定不成立,但是卻是人心裡害怕作祟!

古人出門在外,為何寧願在墳場休息,也不願意走空屋門前過?

再者,在古代戰亂連連,很多歹人落草為寇,佔山為王,這個時候,那些荒破的老宅子就成了他們常常歇息落腳的地方,所以很多趕路人要是為了遮風擋雨進入這樣的空屋歇息,很可能就被歹人作為截獲的對象,性命堪憂!

相反的,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墳場本就是陰森恐怖的地方,一般人都不會去那裡歇息,所以才是最安全的,所以最危險的是人心,而不是心裡的恐懼!

所以“寧在墳園壩上坐, 不從空屋門前過”還是有點道理的,你們還知道什麼有道理的俚語,可以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