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

今日初一,先祝各位新春快樂!吉祥如意!

「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

有很多地區有一種風俗,正月初一素食。同時也有很多朋友,本身就是素食主義者,常年素食。

本文科普知識點:素食是一種非常科學的生活方式。


一、素食者的分類

作為一個科普文,首先還是應該明確一下定義和分類,否則後面是沒法討論的。

素食主義者有四種情況:

其一是由於宗教信仰的原因,比如佛教信仰者;

其二是出於風俗習慣的原因,比如東北、山東、廣東、海南等地,就有初一吃素的習俗,已無關宗教信仰;

其三是環保主義者,從愛護動物的角度,不吃動物食品;

其四是有不明過敏症人士,對肉類蛋白質過敏,據報道,有些人被蜱蟲叮咬會導致對肉過敏。

「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

二、素食的分類

根據素食者分類,素食從概念上也分四種:

1、佛教素食。其實,佛教強調的是不殺生,但可以吃三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不為已所殺。但不準吃五葷,包括蒜、洋蔥、韭菜、胡蔥、興蕖。前面的都好理解,興蕖是一種國外產有味道的東西,應該是和蒜薹,韭菜差不多的東西,沒細考究。

但從演化上來看,一般佛教人士基本上不吃肉類,不吃蔥蒜韭菜之類有味道的東西。至於雞蛋和香菜,則屬於爭議之類,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可以,有的乾脆為了避免爭議,以避譏嫌戒,乾脆,啥都不吃。而辣椒和姜,雖然有辛辣感,但卻不在五辛之內,佛素是可以吃的。

2、對於風俗,則是不同地方不同講究,基本上以佛教為主,加上自己的演義和理解。沒有定數。

3、對於環保主義者,基本上是以全植物類為主,動物性食物中只吃蛋和牛奶;

4、對於出於健康目的的人士,是兩種極端。一種是果素,除攝取水果,核桃,橄欖油外,其它食物均不食用。另一種是隻是不吃肉,肉湯之類的也不避諱,並美稱之為“葷邊素”。

「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

三、素食的誤區

1、吃素能減肥?死這個心吧。

好萊塢影星萊昂納多就是一個素食主義,然而很不幸,吃成了一個大胖子。所以,健康的飲食應該是減小碳水化全物,比如米飯、麵食等。

「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

2、吃素會營養不良?放下玻璃心吧。

肯定不會,動物肉類裡有的脂肪、蛋白和微量元素,在植物中完全可以找到。比如干豆的蛋白質含量大約在36%左右,其實我們食用豆類一般是以豆漿、豆腐這樣的形式,它們的蛋白質含量低於10%;肉類蛋白質含量在10%—20%。在消化率方面, 豆製品中消化率最高的豆漿為90%,肉類消化率94%。所以,只要搭配合理,全素食也完成可以滿足正常的生理發育需要。

「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

四、素食的優勢

肉制食品會存在一些弊端,這也是素食主義者長期抨擊的,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如現在所吃到的這些豬肉、雞肉等,都是在養殖場裡面養大的,飼料中會增加抗生素、荷爾蒙、鎮定劑、開胃劑、預防針等等,這些會一定程序上在食物中有殘留。與植物食物最大的隱患農藥相比,動物飼料上的農藥,也會在動物體內所累積。據美國愛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報告中顯示,肉類比市面上所買來的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量還要高出13倍之多,吃肉比吃菜還吸收到更多的農藥。(網絡來源,不保證信息準確性。)另外,動物中的病毒和寄生蟲,也比植物食物對人類的危害更大,如絛蟲等。

此外,就脂肪而言,植物中所含大多為非飽和脂肪酸 ,而動物脂肪存在的是飽和脂肪酸,二者區別可以看我前面的科普文: 。

「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

總之,素食和肉食,都是個人選擇和個人習慣,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口感之分。但是,素食還是相對比肉食更健康一些。

記住:春節期間,少吃肉,多吃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