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劇《白毛女》曲作者馬可誕辰百年

今天是民族歌劇《白毛女》作曲家馬可誕辰100週年的日子。

100年前,馬可生在江蘇徐州一個天主教家庭,從小酷愛西方音樂,特別是《茶花女》《葉甫根尼·奧涅金》《天鵝湖》這三部作品。這也是他後來到延安之初,極討厭秦腔的原因之一。

1935年9月,馬可抱著科學救國的想法考入河南大學化學系,成天把自己關在實驗室裡,夢想做一個發明家。抗日戰爭爆發,攪亂了他的“清夢”。馬可積極參與抗日救亡活動,展露了藝術細胞,發起和組織河南大學“怒吼歌詠隊”……這時,冼星海率領“救亡演劇隊”到河南巡迴演出,發現了馬可。

1939年秋,馬可到達延安,經冼星海推薦進入魯迅藝術學院學習音樂。在此期間,由於學習方式全盤西化,比如找老鄉畫素描,練習聲樂吊嗓子,未能被當地群眾喜聞樂見,引起中央重視,召開了著名的文藝座談會。

民族歌劇《白毛女》曲作者馬可誕辰百年

此後,馬可開始認真學習、記錄民間戲曲,聽說了“白毛仙姑”的故事。在魯藝院長周揚的組織下,張庚、賀敬之、邵子南、賀敬之、王濱、王大化、馬可、張魯等人建立創作組。但第一稿劇本由邵子南完成後,其詩歌形式被否定,邵子南一氣之下退出了創作組。

第二稿從秧歌劇改成了秦腔為主的表演形式,再次被否定。創作組第三次發生變動,編劇賀敬之、丁毅,作曲馬可、張魯、瞿維,導演王濱、王大化等,演員有陳強、林白、王昆等。每幕完成後試排,請魯藝師生、幹部、群眾和魯藝駐地橋兒溝的老鄉來觀看並評論,邊寫邊演邊改。

在音樂方面,馬可、張魯、瞿維、煥之、向隅、陳紫、劉熾等音樂家,大膽採用了河北、山西、陝北等地的民間曲調,吸收戲曲音樂,又借鑑了西洋歌劇音樂的某些表現手法,創作出中國民族風味歌劇《白毛女》。

1945年4月中旬,劇組在魯藝院內臨時搭建成一個狹小土臺子上進行總彩排。觀眾反映如此強烈,一致認為歌劇《白毛女》是秧歌劇運動發展以來最動人的作品。但這次彩排也引起了一些指責,主要是對黃世仁沒有被槍斃不滿。

1945年4月22日,“七大”召開的前一天晚上,《白毛女》在延安中央禮堂正式演出,一票難求,陳賡將軍都沒有座位,他是坐在窗臺上看完的。演出完,中央意見有三條:第一,這個戲是非常適合時宜的;第二,黃世仁應當槍斃;第三,藝術是成功的。

《白毛女》引發的轟動效應,最突出的表現是,扎紅頭繩成為觀眾帶回家的流行時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