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麼真相?只有不同立場

隨著一串明快、利落的單音,幕布升起,舞臺上方長短不一地懸吊著色調或暖或冷、或奢華或廉價的家用燈飾;臺上,只一個白色搖籃。兩對三四十歲的夫婦隨意地邊聊邊上場,其中一對光著腳、穿著居家衣褲的,是這個家的主人:事業有成的律師Edward,和他的妻子Kitty,她此時,正溫柔地哄著懷裡初生的嬰兒;另外一對律師夫婦Jake與Rachel,都是男主人從大學時便認識的好友。Jake從女主人那裡接過孩子,誇張地“抱怨”他的頭好大,繼而開起無害的小黃腔;Edward笑罵著制止,為其他人斟滿酒杯,話題又轉到了Jake與Rachel家的兩個小朋友上——Jake稱讚大兒子蘋果畫得好,兒子卻說“我畫得是一隻鳥,偽裝成蘋果的鳥”;小兒子開始蹣跚走路,讓Rachel感喟“一切都過得太快,你們也生了第二個就會像我一樣,簡直希望他發育遲緩……”

哪有什么真相?只有不同立场

英國劇作家Nina Raine作品《同意(Consent)》劇照,攝影師Johan Persson (下同)

氣氛因為孩子的話題而格外溫馨美好,觀眾也心甘情願地被臺上那真正的嬰兒每一下或踢踹、或哭鬧的“即興表演”牽動著,對這優渥的日常不無羨慕——他們似乎已經湊足“幸福生活”的所有要素,同時又有一種“總會發生點兒什麼”的預感。

總會發生點兒什麼,隨著一場強姦案地展開,觀眾的旁觀視角從波瀾不驚的生活場,切入庭審現場的陪審團。

Edward與另一位好友Tim分別對受害人進行交叉質詢,當居家服褪去,長袍、假髮加身,作為辯方律師的Edward即刻變成一副冷漠、咄咄逼人且翹舌雌黃的嘴臉,他用醉酒、沒有當晚報警與精神疾病史一步步將受害人逼至角落,令她完全情緒失控。而利落的單音再度響起,演員們帶著咖啡杯與幾把椅子上場,臺上又即刻轉為輕鬆的庭後小憩——當Tim不無同情地說起,“我認為她確實是被強姦的”時,Edward大笑著回應,“這和事實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哪一方都不過是在騙五歲的孩子,她想要贏,起碼要練習得像樣一些。你的同情心,早晚會毀了你的事業!”

哪有什么真相?只有不同立场

正在倫敦西區哈羅德品特劇院演出的這出《同意(Consent)》,是英國編劇Nina Raine創作的第四部作品。繼在《兔子(Rabbit)》中聚焦女性作家的事業與情感,《虎之國(Tiger Country)》裡探討手術室醫生面臨的職業與道德抉擇之後,此番劇中人物的高光時刻仍舊是職業化表象下,尋常人的共同困境——長期作為辯方律師的Edward,在擁有純熟技巧的同時,日漸失去對所有人最簡單、基本的“同理心”,他厭煩、抗拒著哪怕是對妻子的一點點“感同身受”,時刻準備著攻擊對方的弱點與破綻。而倨傲、目空一切的性格又讓他對自己曾經的出軌毫無歉意,並對婚姻逐漸出現的裂縫視若無睹。法庭上的他越是高高在上、無懈可擊,當自己的情感受到傷害後他就越幼稚,像小男孩一般脆弱、魯莽、毫無理智。讓人唏噓生活中沒有誰是常勝將軍,總有一場戰役讓你潰不成軍。這種落差帶來的戲劇張力,又延續編劇在《部落(Tribes)》裡描繪的聾啞人與健全人的不同視角——天生聾啞的男孩兒一直被他的父母當作健全人撫養,他仍舊對他們“說”出:我融入不了你們。當開場時最伶牙俐齒、口若懸河的人因為幻聽而一句話也講不了,開始學會了手語,他才最終達成了與聾啞男孩兒的和解。

哪有什么真相?只有不同立场

《同意(Consent)》海報

Nina Raine曾在她的創作談中說,真實庭審案例積累得越多,她的感受越深:真相存在於不同立場的人眼中,是大相徑庭、甚至相互牴觸的,而當人們一遍遍地重複著各自眼中的真相,這種做法本身也有如演出前的排練一般,最終讓法庭變成了舞臺。因此在劇中,能看出她著意留出讓每個人物展示不同立場的空間,讓這場“羅生門”將盡量多的面向展示給觀眾,卻不輕易作出評判。“戲劇不是口號或者宣傳語,觀眾看過會思考些什麼,是他們的自由”。

哪有什么真相?只有不同立场

難得的一點是,有過多年編劇與導演經驗的Nina Raine在《同意》中寫進了很多看似毫不費力卻又透著精巧的臺詞與舞臺調度。當這些被“賦形”在舞臺之上,不僅能令劇中人物難於捕捉的細膩情感舉重若輕,更避免了落入一寫到家庭糾紛就雞吵鵝鬥的窠臼。當Kitty不斷對Edward失望,犀利指出:“你還記得你曾經告訴我的嗎?因為你從小就沒說過一次‘對不起’,所以你長大才成了辯護律師!”而後到Tim家幫忙收拾新居時,面對時刻願意傾聽自己意見的Tim,Kitty嘴上雖然說著“我常會夢到自己的婚姻不幸福,然後就嚇醒了。想起我嫁給了Edward,安慰自己說‘還不賴’”,但從她的口吻,她面對Tim的肢體動作,觀眾很明顯能感覺她的情感開始了動搖。Kitty決定與Tim在一起,衝動、憤怒過後的Edward來到Tim的家中,只落寞、黯淡地說:“你的鬚後水是Kitty買的,和我的一樣……現在你聞起來和我一樣。”而落幕前,用來表現誠心道歉的Edward與Kitty情感得以彌合的細節,巧妙地重複了故事開始時,親密的兩人曾一邊熱絡地聊天、一邊一人拽著沙發布的兩角,一點點地將它收攏齊整,沒有一句臺詞,卻完成了以日常為始、又終於日常的情感迴環。

文| 童彥

往期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