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会盟时不听庞统的话拿下刘璋,这才体现刘备的大智慧

当初庞统向刘备建议: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只要现在拿下,那么就可以兵不血刃拿下整个巴蜀,刘备是这样回答: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

所以后来常看到有人说:刘备要是早听庞统的话,早就拿下巴蜀,说不定庞统也可以不用死了。但事实上这恰恰突显了刘备的大智慧。

刘备回答庞统仅仅只因为恩信的问题?只因为没有收复人心?那后来刘备占领成都人心真的归附了?

魏武后克平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止。

如果真的是人心归附,刘备也不需要靠斩杀来镇压,一日数十惊,所以蜀地的人根本没有归属于刘备。那么这句就是托词,刘备真正担心的是什么?

刘备在会盟时不听庞统的话拿下刘璋,这才体现刘备的大智慧

刘备是一个很善于把握机会和看清大势的人。他担心的是张鲁和孙权的进攻。当时曹操新败,无力进攻。孙权和刘备的联盟已经出现面和心不和。刘备靠诈骗的方式,让孙权相信他没有意图想拿下巴蜀,而后忽然进川,让关羽守住通道,这态势就已经摆明了。

如果此时动手,那么孙权这口气怎么咽的下去,必然会兴兵攻击荆州,刘备会东面受敌,不但如此,北面的张鲁也会趁机过来占领土地,那最后刘备可能什么也得不到,此时拿下还有面临拿下失败的危险,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此时拿下十分不成熟。

刘备在会盟时不听庞统的话拿下刘璋,这才体现刘备的大智慧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个只是假设,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刘备发难在什么时候?

 明年,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

此时刘备才觉得这是好时机,因为曹操和孙权对抗,那么孙权无力顾及,只求自保,所以刘备才发难。

又会有人说,孙刘是联盟,你这假设不成立,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曹操不打孙权出现什么情况:

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刘备在会盟时不听庞统的话拿下刘璋,这才体现刘备的大智慧

看到没有,一旦曹操压力没了,他们两就会互相干上,而且孙权也是一个很会抓住机会的人,这一次明显刘备求和了,这就说明刘备真正担心的是孙权,这才是刘备的大智慧,这是一个谋士所不能及的,庞统的运筹和经验弱于刘备这个老江湖,所以曹操称刘备是英雄不是白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