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决赛季军看中国女排:有问题,更有希望

在南京进行的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中,中国女排在最后一天(7月1日)的比赛中,3:0击败巴西女排,获得第三名,也算是为今年女排联赛的大练兵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这次比赛,是里约奥运会后主帅郎平首次率队征战,队伍中大量新人的加入,战术打法的调整,都需要时间去消化。着眼于两年后的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正在不断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9月底的世界锦标赛,将会是一次重要的考验。

从总决赛季军看中国女排:有问题,更有希望

赢巴西这一仗很关键

中国女排在这次总决赛一头一尾打了两场好球,首战3:1击败荷兰,确保了出线权。最后一场3:0战胜巴西,站在了领奖台上。这两场胜仗,能让我们看到中国女排美好的明天。

跟里约奥运会时相比,朱婷已完全成长为球队的核心,但赢球只有一个朱婷远远不够,于是在在两场胜利中,你能看到女排在拦网、快攻都打出以后,球队绝对是世界强队的风范。而在输球的两场比赛中,朱婷被对手用一传牵制住,队伍显得办法不多,其他球员没能站出来,显得中国女队的“朱婷依赖症”十分严重。

从当今世界女子排坛大势看,中国女排整体实力确实非顶尖,那为什么我们从2015年世界杯起,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7年大冠军杯其,连续三年均获得了世界大赛的冠军呢?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女排本身也是世界一流水准,有点点运气相助;另一方面,状态调整得十分出色,每次大赛都是一次主帅运筹帷幄的良机,包括整年的人员调配、状态起伏等;三是中国女排每次大赛前的封闭集训,能够针对之前暴露的问题重点训练,经过封闭训练的姑娘们,往往面貌一新。

从总决赛季军看中国女排:有问题,更有希望

在里约奥运会后,中国女排进行了新老交替,虽然离开的只有魏秋月、惠若琪和徐云丽几名队员,但是随着以前的年轻选手、轮换队员变为主力,位置上的变化,心理上的影响,都会在比赛中有所影响。球队这两年又补充了李盈莹、王媛媛、刁琳宇、胡铭媛等新生力量。球队需要重新磨合,郎平在离队之后回归,也需要跟队伍之间重新建立合拍的节奏。

所以说,在世界女排联赛分站赛期间,中国女排将主要对手输个遍,并没有多可怕。当姑娘们全力以赴,接连击败荷兰和巴西后,也终于能让大家保持对球队的信心。郎平也在2日下午更新了微博,她说:“从5月15日到7月1日,历时48天的世界女排联赛终于告一段落。整个过程起起伏伏,考验不断,经历过后回头看,我们看到了队员的成长,也更清楚我们的差距和不足,今后会更有针对性地训练,努力提高自己。感谢热情的球迷朋友在我们每到一处的鼓励和支持,带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会一如既往,不懈努力,做好每一天。”

从总决赛季军看中国女排:有问题,更有希望

女排新人胡铭媛在比赛中扣球(新华社图)

下半年重点世锦赛

在9月底的世界锦标赛之前,中国女排还有几次比赛任务。

第一个是8月中下旬的雅加达亚运会。由于中国女排的目标并非亚运会,而且中国体育在亚运会上也毋需通过女排夺冠来证明,因此女排很有可能派出非主力选手出征。

第二个是9月初的瑞士精英赛。这一比赛有小世界杯之称,之前在五六月份举行,如今改到9月,也为了避开世界女排联赛。中国与欧洲多支劲旅均会参加,中国队可能会派出主力出战,也检验一下封闭集训的成果。

第三个是9月中下旬的亚洲杯赛。过往的亚洲杯,中国队一般都是派二队参赛,由于与世界锦标赛仅有一周间隔,今年恐怕还将是二队参赛。

9月底的世界锦标赛中,中国女排被分在B组,同组对手有意大利、土耳其、保加利亚、加拿大和古巴。

从总决赛季军看中国女排:有问题,更有希望

对于中国女排而言,今年的世锦赛和明年的世界杯,是东京奥运会前的两次锤炼队伍的良机。尤其是队内的一些新人,需要通过这些大赛,来提升自己的表现,逐步达到队伍的要求。有朱婷这样最优秀的主攻手,中国女排迫切需要找回自己昔日快速、多变的战术套路,惟有如此,中国女排才会迎来又一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