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每个村里都有1个“傻子”?“无傻不成村”有道理吗?

在农村,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以前大家不以为然,可是如果你专门拿出来问,却总让人一愣,细细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那就是似乎每个村里都有一个大家伙公认的“傻子”。他们几乎在村里的每个角落里出现,有时候被村里人忽视,有时候又成了村里人开心的源泉。而且他们的名气要比村里很多的富户都知名,基本上十里八村的人见了他都会说:这不是XX村的XX吗?

为什么说每个村里都有1个“傻子”?“无傻不成村”有道理吗?

村里的“傻子”基本上在村里有两个作用,一是,被村里人当做开玩笑的对象,以获得一时的开心;二是,成为村里每个小孩的噩梦,因为每当小孩不听话,家长就会拿村里的“傻子”来吓唬他。有人说,这些出生就智力不健全的孩子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因为上帝喜欢他。当然我们都希望是这样的,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显然这样童话般的解释,我们只能当吉祥话听听。那么,为啥每个村里都有一个傻子呢?而现在在农村,这样的现象却越来越少呢?

为什么说每个村里都有1个“傻子”?“无傻不成村”有道理吗?

1、农村医疗条件的落后。以前农村医疗条件极度落后,医疗常识也很单薄。农民生孩子基本上只靠接生婆来料理,而接生婆全凭自己的经验来接生,并没有相对系统的医学知识。所以生下的孩子,出现问题的几率就会很高。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应急的方法和设备不是很充足,这样也极易导致出生的孩子出现智力缺陷。在农村,经常有接生婆看到村里大批长大的孩子会骄傲的说,这都是我接生的。

为什么说每个村里都有1个“傻子”?“无傻不成村”有道理吗?

2、以前农村会有近亲结婚的现象。现在大家都知道,在医学上,近亲结婚,孩子出现智力缺陷的概率很高。那时候在农村,表哥娶表妹是很正常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看到。即使到了解放后,尽管已经规定不准近亲结婚,但是在很多地区的农村,这样的现象依然很多。所以那一代人的下一代,出现了很多智力缺陷的孩子,最终成为了村里人口中的“傻子”。

为什么说每个村里都有1个“傻子”?“无傻不成村”有道理吗?

为什么说每个村里都有1个“傻子”?“无傻不成村”有道理吗?

有一部电影叫《hello!树先生》,其中就描写了一位稍微带有一点缺陷的农村青年,在村里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很多人看后都唏嘘不已,似乎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农村,又似乎看到了自己,因此有人说,每个村里都有一个“树先生”。每个村里都有一个“傻子”,你认同吗?你们村里有这样的“傻子”吗?叫啥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