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粕面臨「內憂外患」,關注近強遠弱結構布局!

引言

近幾個月來,國內油脂油料行情為中美貿易糾紛所左右,呈現出大漲大跌的寬幅振盪走勢。最近幾個交易日,隨著中美雙方互加關稅日期臨近,菜粕期貨強勁上行,突破5月底高點。展望後市,由於新作美豆長勢良好,加之中美貿易糾紛影響出口,美豆價格不斷下跌,降低我國大豆進口成本,而短期國內粕類供應仍較寬鬆,因此菜粕期貨的反彈高度料較為有限,不宜盲目追漲。

菜籽集中上市 價格穩中走低

5月底以來,我國夏收油菜籽陸續收割上市,由於播種面積下降,加之小機榨菜油興起,產能擴張較快,國產油菜籽供應缺口較大,使得今年國產油菜籽開秤價高開高走。但是,隨著中美貿易爭端加劇,市場擔心經濟增速放慢,油脂需求走弱,包括菜油在內的油脂期現貨價格大幅下跌,國產油菜籽收購價格在近期出現小幅下滑。據監測,截至6月29日,四川成都地區油菜籽進廠價為2.78—2.8元/斤,比月初下跌0.02—0.05元/斤;安徽合肥肥西地區油菜籽裝車價為2.53元/斤,比月初下跌0.1元/斤。油菜籽價格下跌,使得國產菜粕成本下降。雖然國產菜粕(餅)產量較低、質量較差,但在油菜籽集中上市之際,價格走低對菜粕整體市場仍會帶來一定的利空影響,特別是在內地水產養殖地區,國產菜粕(餅)仍有很大的消費市場。

菜粕面临“内忧外患”,关注近强远弱结构布局!

圖為近一年來四川和安徽國產油菜籽入廠價(單位:元/噸)

美豆不斷下跌 降低進口成本

自5月19日美國政府放風要對中國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高關稅後,美豆結束反彈,轉而開始綿綿陰跌,一度下跌幅度達18.5%,至今仍沒有止跌跡象。一方面市場擔心中美貿易糾紛升級,可能會影響到美豆出口;另一方面則是新作美豆播種面積增加,長勢良好,繼續豐產概率增大。

端午節期間,美國宣佈對來自中國的價值約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關稅,中方馬上予以反制,對包括黃大豆在內的自美國進口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中美貿易糾紛全面升級。受此影響,近期中國採購商針對美國採購的大豆有部分洗船發生。雖然近期美豆出口檢驗情況良好,出口進度同比缺口有所收窄,但在中國減少進口量預期下,美豆依舊跌跌不休。

另外,近期新作美豆長勢良好,豐產概率增大,加之6月末播種面積和庫存報告均無意外利多,也增加了美豆的看空氛圍。美國農業部發布的作物進展周度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24日,美國18個大豆主產州的大豆出苗率為95%,一週前為90%,高於去年同期的93%,也高於過去五年同期均值89%。大豆揚花率為12%,去年同期8%,過去五年同期均值5%。大豆作物優良率為73%,和一週前持平,高於去年同期的66%。美國農業部(USDA)上週五公佈,美國2018年大豆種植面積預估為8955.7萬英畝,高於其3月底預計的8898萬英畝,略低於市場此前預估的8969.1萬英畝。截至6月1日,當季大豆庫存為12.22億蒲式耳,略低於此前市場預估的12.25億蒲式耳,但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菜粕面临“内忧外患”,关注近强远弱结构布局!

圖為歷年來美豆生長優良率(單位:%)

美豆不斷走低,我國大豆進口成本即便在加徵關稅後,和前期相比提升幅度有限。目前看,美豆主產區土壤墒情良好,短期內天氣炒作難興,美豆或仍有下跌空間,這將進一步壓低大豆進口成本,而國內豆粕價格難以獨自走強,與豆粕有替代性消費的菜粕期貨自然不易上漲。

菜粕庫存偏高 供應較為充裕

近期國內菜粕期貨相對偏弱,除了豆粕期貨炒作中美貿易糾紛外,菜粕期貨近期供應較為充裕也是重要原因。近期在港口菜粕市場,呈現出“四高”特徵,一是油菜籽庫存高。據監測,截至6月22日,國內沿海進口菜籽總庫存為62.5萬噸,處於歷史偏高水平。二是油廠開工率高。由於進口菜籽加工利潤豐厚,在上週仍達249元/噸,刺激油廠維持較高開工率。據監測,截至6月22日當週,沿海油廠周壓榨量為11.074萬噸,開機率為22.1%,均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三是油菜籽預期進口量高。有關機構根據船期預計,7月油菜籽進口到港量將為60萬噸,為今年以來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四是油廠菜粕庫存高。據監測,截至6月22日,華南地區(兩廣、福建)油廠菜粕庫存為5.3萬噸,周環比增加0.38萬噸,增幅為7.72%,較去年同期的3.74萬噸增加41.71%。

菜粕面临“内忧外患”,关注近强远弱结构布局!

圖為兩廣、福建地區油廠菜粕周度庫存走勢(單位:萬噸)

菜粕面临“内忧外患”,关注近强远弱结构布局!

圖為兩廣、福建地區油廠油菜籽周度庫存走勢(單位:萬噸)

養殖產品價跌 需求旺季不旺

當前,養殖業經營越發困難,被動接受原料價格上漲,不得不縮減粕類採購量,或者用低檔的粕類來替代豆粕、菜粕等,導致在水產飼料相對生產旺季菜粕需求卻持續不振。據監測,截至上週五,全國生豬平均價格指數為11.08元/公斤,周環比下跌0.07元/公斤,較去年同期的13.56元/公斤下跌18.3%,為近四年來同期最低水平。由於豬價繼續回落,生豬養殖虧損繼續擴大。上週全國生豬平均虧損50.8元/頭,周虧損增加18.9%,較去年同期的盈利水平下降158.7%。養殖持續虧損嚴重打擊了養殖戶生豬補欄積極性。據農業部監測,5月國內生豬養殖水平繼續下降。5月生豬存欄量為32997萬頭,月環比減少1.9%,同比減少2%。其中,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285萬頭,月環比減少2.5%,同比減少3.9%。

而水產養殖同樣不容樂觀。由於近期強降雨較多,華南沿海地區颱風天氣頻繁,使得水產養殖受到影響,水產料投放階段性下降,導致菜粕需求持續偏弱,沿海油廠菜粕成交持續不旺。據監測,截至6月22日當週,沿海油廠菜粕成交量僅為3500噸。截至6月29日當週增加至10200噸,但仍處於偏低水平。

菜粕面临“内忧外患”,关注近强远弱结构布局!

圖為2014年以來國內月度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 (單位:萬頭)

大豆臨儲拍賣和進口政策利空粕類

為滿足市場供應,同時加大大豆臨儲去庫存力度,政府從6月14日起,開始拋售大豆臨時儲備。截至目前已經進行了3輪拋售,6月14日第一次拍賣量為30.2萬噸,實際成交19.23萬噸,成交率為64.06%,成交均價為3043元/噸;6月20日第二次拍賣,計劃拍賣30.62萬噸,實際僅成交7.78萬噸,成交率為25.38%,成交均價為2995元/噸;6月27日第三次拍賣49.98萬噸,實際成交10.69萬噸,成交率為21.38%,成交均價為3008元/噸。從3次拍賣成交情況看,成交均價略有走低,成交率有所下滑。大豆臨儲拋售,增加了大豆供應量,使得豆粕等粕類產品價格承壓。

除此之外,政府為最大限度消除對美豆加稅對國內豆類以及相關產品價格的影響,同時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近期對從部分國家進口的大豆實施零關稅政策。中國國務院上週二宣佈,將下調部分亞太國家的大豆進口關稅,並公佈了其他關稅下調的產品清單。中國自7月1日起將印度、韓國、孟加拉國、老撾和斯里蘭卡大豆進口關稅稅率從3%調降至零。這將刺激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大豆出口,從而使得我國的大豆進口來源更加多元化,進一步彌補大豆供應缺口。

加拿大油菜籽產量和庫存高於預期

加拿大是我國油菜籽和菜油最主要的進口來源國。今年加拿大產量預期較好,期末庫存有望增加,供應較為寬鬆,有利於我國油菜籽進口。據加拿大農業暨農業食品部發布的6月供需報告顯示,2017/2018年度加拿大油菜籽期末庫存預計為270萬噸,比5月預測高出20萬噸。2018/2019年度油菜籽期末庫存預計為170萬噸,比5月預測高出20萬噸。

菜粕面临“内忧外患”,关注近强远弱结构布局!

圖為加拿大油菜籽近10年來播種面積和產量(單位:千公頃、千噸)

另據加拿大統計局6月底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加拿大2018年油菜籽播種面積料下滑1.1%至2270萬英畝,低於去年的2300萬英畝,但高於市場平均預估的2240萬畝。

綜上所述,美豆供需面乏善可陳,美豆持續下行,不斷消減中國大豆進口成本。市場因擔心中美貿易糾紛,給予國內“雙粕”期貨更多的政策性升水,但基本面並不支持粕類價格走高,下游偏弱的需求以及短期相對充裕的供應最終將抑制粕類價格上漲高度。另外,除了關稅提高增加進口成本外,還要留意人民幣貶值造成的進口成本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