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贾珠娶的是李纨,而不是像王熙凤一样的世家大小姐?

JIDIJI

王熙凤和李纨两人出身谁更高?很多人有误解。觉得四大家族的女孩子应该很厉害。其实恰恰相反,李纨的出身远高于王熙凤。



李纨何许人也?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中国从西周开始,国子监一直是全国最高学府。是天下学生向往的学习圣地。或许你觉得不就是清华北大么?其实清华北大远远比不了国子监!明朝开始国子监祭酒为从四品官员。不要觉得从四品很低,迈过从五品,表明有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大贪官严嵩。斗倒严嵩的徐阶都曾经是国子监祭酒,而这些人无一例外最终都进入权利的中枢,成为宰相一般的人物。而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就卡在从五品上与李纨的父亲李守中官品差了两级。这两级却如同天堑是贾政一辈子跨不过去的鸿沟。李纨能嫁给贾珠,要不是贾家公门世家,只凭贾政的官职,绝无可能!


王熙凤呢?四大家族王家长房嫡女。书中没有说王熙凤父亲所袭何职。但王家的县伯应该不是世袭的。一代而终。而王熙凤的爷爷就只管了各国朝贡的官,这是鸿胪寺的官或者礼部官员。而王熙凤爷爷专管各国朝贡明显不是一把手鸿胪寺卿从三品,王熙凤爷爷只能低于从三品。也就差不多现在的司长一类的官,与贾政一般无二。从品级上,估计要低于李纨父亲!

而且王熙凤是爷爷的官职,李纨却是父亲的官职。很多人拿王子腾说事,认为王子腾官职大。但这也是后面一步步升上去的。贾元春晋升贤德妃后,贾家没有一个升官的,王子腾这个舅舅却得利了,步步高升,这也是后话。王子腾开始作为武官,品级本就低于文官。李家却是天下读书人的校长。历朝历代开国之后都重文轻武,读书人掌权更推升了国子监的地位。官职已经到了中央有数的几十人之一了。无论上升空间还是清贵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一点王熙凤根本没法比。


我们已经不可能知道国子监祭酒李守中是怎么将女儿李纨嫁给贾家的了。但根据原文,李守中当时可能已经致仕不在国子监,否则贾家还真不一定娶得了李纨。

综上,李纨出身一点不低于王熙凤,甚至还要高一筹。这也是李纨守寡后受优待的一个原因。比出身,李纨不差任何人。虽然她守寡,心如枯槁,却活的很随性,与任何人相处都平和自然,与小官僚家族出身的秦可卿拘谨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李纨守寡的婶子到来,贾家上下当贵宾一样款待,也能看出李家的社会地位!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谁敢肯定说李宫裁不是世家大小姐了?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

不仅是“名宦”,而且曾担任国子监祭酒,名符其实的国立大学兼中央党校长。这个身份,比贾政的主事、员外郎要高贵得多了,阶街也不弱于王子腾的“九省检点”。并且李家是书香之香,比贾家的军功出身要清贵得多。



李家也是金陵人氏,但没有成为“四大家族”之一,原因可能有二:

1.文官集团,不屑于与军功世勋之后为伍。要不是贾珠少年进学,大概也不会与之结亲。

这回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2.李家已离开金陵老家,在各地做官,老家没有什么势力。

关于第二点,可以从李纹李琦进京看出来:邢大舅、王仁是一起出发,半路遇到李家寡婶带着女儿,可见李家寡婶并不住在金陵,否则不可能半路相遇。

李家寡婶丧夫之后,按惯例应该“扶柩还乡”,到丈夫的老家金陵守寡定居。但是并没有,显然李家在金陵没有重要的人员。这是李家没有入选四大家族的重要原因。

李家不仅是世家,并且是书香清贵,毫不逊色于四大家族。反之,是因为李守中不太重视女儿的文化教育,说白了就是重男轻女,才会把李纨下嫁给贾家——还是选了不到二十岁就进学的贾珠,而没选不肯读书的贾琏。贾琏只好退而求其次,去娶“不大识字”的王熙凤了。


老却英雄似等闲199

贾珠能娶到李纨,那真是祖宗八辈积德,贾家要烧高香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让我们看看贾家的性质。毫无疑问,贾家属于军功贵族,祖上从龙有功,才有这么大的家业,权势滔天。但是,军功贵族如果不转型走科举路线,必然不能长久,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道理很简单,对于皇帝来说,你祖上虽然对我祖上有功,但你如果不能为朝廷做贡献,我要你何用?

但是看看贾家,虽然当时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是家族中没有一个实权人物,全靠祖上的余荫和贵妃元春的庇佑,这样的富贵必然不能长久,就如同建在沙滩上的大厦一般根基不牢。

其实,贾家除了少数人,比如王熙凤,其他人都看到了危机,所以贾家大力培养子弟走科举路线。而贾珠,正是贾家未来的希望,明日之星。如果不是贾珠早亡,贾政不会逼不成器的贾宝玉硬着头皮读书考科举的。


再说说李纨的父亲李守中,他是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清华北大甚至中央党校的校长。这是一个清贵的官:说其清,是因为没什么实权,没有油水可捞;说其贵,是因为国子监祭酒不仅地位高,而且门生遍天下,可能很多封疆大吏、一品大员,都曾是他的学生。

古代官场,是很注重门生关系的。因此可以想见,作为贾家未来的顶梁柱,注定要走科举出仕路线的贾珠,能娶到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贾家的富贵,配合李家的潜力,将在贾珠身上爆发无穷的力量,贾珠的为官之路必然一帆风顺。

然而可惜的是贾珠早死,李纨成了寡妇,含辛茹苦地抚养贾珠的遗腹子。这让贾家的全部谋划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也预示了贾家的衰败。



梦露居士

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

这个职位,搁现在就是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常委兼任的,正国级。

王子腾是九门提督,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卫戍部队司令员,正部级。

如果不算爵位,李纨的出身比王家高至少两级——哪怕凤姐是王子腾的嫡出亲女儿。


红楼梦研究

贾家世袭的爵位只能传给长房长孙,贾政要不是他父亲临死前皇帝心软给赏了官职,他肯定远不如贾赦,但是不经过科举的终究当的只是小官,要不是闺女元春争气,政老爹一辈子也别指望能升迁了。

所以贾政这一支,不走科举这条路,就不能当有实权的官,虽说能衣食无忧,但是会很快从贵族变成平民....

贾珠娶李纨是很正确的选择,李纨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国家顶级大学的校长,对贾珠的科举之路是有帮助的。

王熙凤的父母书里描写的含糊不清,但是她肯定不是王子腾的女儿,应该只是王子腾的侄女,王子腾的可以说是除了元春以外,四大家族里官职最高的人,是贾府可以抱的粗大腿,是没有正面描写的大boss,他的官场沉浮直接影响了四大家族的最终命运。

王家为什么把女儿嫁给贾琏而不是贾珠。

因为贾琏在贾家的地位高于贾珠啊!

贾琏才是根正苗红的贾家继承人,所以给贾琏娶个世家女是合理的,王熙凤虽然说是世家女但没父母,家世得打个折配贾琏也算门当户对。

贾珠娶个有文化但是穷一点的也算很好了,李纨也不算高嫁,正经的世家小姐也不一定愿意下嫁他。

两人的婚姻都算正常婚配,我们不能因为宝玉是主角,贾珠又早逝,就觉得他哥哥一定比贾琏强!


神经叉

贾珠的岳父李守中是国子监祭酒,按现在官职来说就是相当于文化部、教育部长级别的人。相比贾家靠祖上余荫世袭,李纨的父亲是以实打实的真才实学,一路奋斗到了副部级。

一个副部级的官员千金与贾家联姻,就综合素质上李纨家族完胜贾家,也胜过另外三大家族,与其说李纨嫁给贾珠是高攀,不如说是“下嫁”更妥当一些。

以李纨的家世和礼仪修养,王熙凤是望尘莫及的。李纨嫁入贾府,贾家已经是日薄西山了,而李家却像日中天的太阳,一派兴旺。

李纨家族的李婶娘带着李纹李绮进京城,拜见过贾母等人,就要去自己家里,不是贾母极力一再挽留,李婶娘和李纹李绮是不会住在贾府的。这一方面透露了李家不缺银子不差钱,李家也并没有像薛姨妈那样对贾府充满了景仰,没有特别把贾家当回事儿,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李家是见过大世面,有很广的人脉关系。四大家族树倒猢狲散之时,李纨包括李纨家族并没有受到很大波及,也充分证明了李家的实力和能力。





春江水月倾落星河

李纨是贾政王夫人的儿媳,王熙凤是贾赦邢夫人的儿媳。贾政与贾赦虽为亲弟兄,然而二人品性竭然不同。贾政被林如海赞与贾雨村,大有乃祖之风。爱读书,想走科举之途。其父死前上了保本,皇上体恤赐了官职。平日也爱看书与清客聊,做诗。倒没有花天酒地不才之事。其子贾珠十四岁就进学。

贾赦袭了世职,不以读书为意,其子贾琏也不好读书,有世家子弟不良习气,嫖。而贾琏也是此风,养女人以群为论。五十多岁还想娶鸳鸯。未娶成,娶一个十七岁买来的嫣红。与贾雨村勾结不干好事。

贾政夫妇长女元春以女史入官,堪称才女。贾珠进学,宝玉也有才学自小读书。探春爱书法,也会做诗。只有贾环稍差正经场合节日也能做诗制谜,孙子贾兰年小也有才。可称得上书香门第。而贾赦相比口啤就差了。也不是此中之人。

而李纨之父为国子监祭酒,过去的祭酒为大学校头,清朝教育部门的最高长官,也相当于教育部部长之类。李纨也是大家小姐。家人也从祖上男女读书。到了他这辈不以读书为业,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从李纨当社长又评诗且有水平,李纨有才,又能教子。两家门当户对,贾政同意这门婚事。

而王熙凤不识字,从最后巧儿被卖说狠舅即王熙凤兄弟卖了巧儿。奸兄是王熙凤侄可能性大。王熙凤以前不识字,从小被当男教养,其家有不如人之处,或父死或世家子不成器,王熙凤被当了大人使用。从薛家有薛蟠不才,贾家贾珍,贾赦都不怎么样,王家也必有不才之人。世家后来沦落子孙一代不如一代。所以王熙凤家世与贾赦家相差不多,才有媒人门当户对这么结亲。


圃香

《红楼》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读诗书者。这国子监,历代以来都是最高学府,直属于中央管辖。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部长,李纨就是高官子弟。虽然李守中不大注重女子才学,但李纨也读书,还会女工,妥妥的大家闺秀。

王熙凤出身于金陵王家。世人云:“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侄女。王夫人有一兄弟王子腾,初任京营节度使,后擢九省统制,奉旨查边,旋升九省都检点。王子腾还给贾雨村谋了一个大司马的职位,可见其兵权有多大。王子腾应该是王熙凤的叔伯辈。可惜王熙凤不识字,不然凭着她的玲珑心思,不知要闹出多少事来。



再看“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贾府以公爵之位起家,袭两世。到荣宁二府时,贾赦袭的官是“一等神威将军”的虚名,贾政“主事”五品郎官,贾蓉捐了个候补侍卫,并无实权;贾珍贾赦之类的世职只是虚衔,更不足论。后来贾政升了郎中(三品或四品),贾家的最高官阶也就到此了。


好在贾家还有个在宫里的元春娘娘,作为“世家”的盘根错节的关系都还在。所以贾家虽然还是不能小觑,但实际上没有他看起来的排场那么大。贾母说的比较实在:中等人家。


如是史社

这个很简单啊、贾家是勋贵,靠军功起家,这样的人家在开国初期是很牛逼的、但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军功之爵是逐代递减的、贾赦这一代只是承袭了将军之职,之所以还能住在一品国公府里最主要的原因是贾母还健在、靠的是老一辈在皇帝那里的一点儿情分、贾政说过,贾门还尚未有过靠科举走入官场的子孙、曾经的贾珠应该是最符合封建贵族希望的世家子弟、不仅聪敏好学还至孝守礼、承载了贾家老一辈人的希望,而李纨的娘家则是清贵,世代书香门第,尤其是李纨的父亲还是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校长啊……凡国子监出来的考生都得尊称一声“老师”呢,贾家为贾珠寻到这门亲事当真是煞费苦心、希望贾珠能够在科举之路上走得更远、也希望能从贾珠身上寻到契机让贾家从此转型、应该说这步棋走得很长远也很高明、只是可惜了贾珠天不假年,也注定了李纨青春枯槁的一生!


夜睡海棠

李纨何尝不是世家大小姐?李纨的父亲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子弟无不读书识字,这才是真正的书香门第。贾珠勤学上进,又有最高学府主管的岳父,可为仕途增添很大的助力。若非贾珠早逝,贾府振兴就有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