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在幹部羣衆中引發強烈反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發表重要講話,為山東發展把航定向,在山東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7月1日,泰安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召開,向全體幹部群眾吹響“讓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在泰安真正落地生根”的衝鋒號,在全市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不忘初心、不負使命,以“挑山”的勇氣和魄力,衝得上、豁得出、打得贏,用實際行動踐行“走在前列、位次前移”的新時代發展使命。

時代在變,“挑山工精神”不變

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山東省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的意見》。“勇做新時代的‘泰山挑山工’”成為幹部群眾的熱議。

作為“挑山工精神”的發源地,“泰山人”對這一精神有著更直觀深刻的理解。泰山景區紅門管理區萬仙樓管理所所長劉鵬說,“時代在變,泰山‘挑山工’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奮力攀登的精神不曾改變。”

“對我們泰安來講,首先是養護好泰山。”市委書記崔洪剛到泰山調研時如是說。每年,數百萬遊客來到泰安,領略國山的壯美風光。美麗泰山的背後,有這麼一群“泰山人”堅定地守護著,他們堅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其中一員,劉鵬表示,今後將繼續以“螺絲釘”般的精神和毅力保護泰山的環境,更好地發揚挑山工精神,不僅保護好泰山這一自然文化雙遺產,還要服務好遊客,讓他們高高興興地來,舒舒服服地走。

“在我看來,‘泰山挑山工’是一種精神的象徵,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德佳文化傳媒總經理劉晶表示,作為泰安本土文化傳媒企業,德佳文化創作了多部展現泰山文化、宣揚正能量的影視劇作品。面對“走在前列”的新使命,公司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將新時代“挑山工精神”弘揚和宣傳出去,承擔起文化傳媒公司的責任和使命。

“挑山工精神就是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勇攀高峰。”泰安高新區星火科技園黨總支書記高慎和介紹,星火科技園目前在孵企業達185家。“泰盈科技從襁褓嬰兒成為全國電商後臺服務外包領跑者,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園區像泰山挑夫一般一步一步挑到泰山之巔的。我們就像挑山工一樣,一步一個腳印趟出了發展路子。”高慎和說。

積極作為,著眼難點痛點堵點

“要從眼前難點痛點堵點改起,做改革的實幹家”“既要掛帥、擔最重的擔子,又要出征、啃最硬的骨頭”……全會要求,幹部群眾要爭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奮力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在“走在前列”中建功出彩。

7月1日23時,在岱宗大街農業局樓頂廣告拆除現場,城管執法隊員正忙碌地拆除樓頂廣告。市城市管理局泰山區分局廣告執法中隊中隊長周世武說:“大事難事看擔當!”文明城市創建和衛生城市迎審是全市的大事,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為此而開展的整治提升戶外廣告行動,既是大事,也是難事,更是加快發展之需、優化環境之重、惠澤民生之舉,不幹不行,遲幹不行,幹不出成效也不行。自戶外廣告整治活動開始以來,所有執法人員都奮戰在第一線,大家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恪盡職守,加班加點,連續奮戰,不分晝夜堅守在拆除現場。“這時候更需要我們城管隊員充分發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精神,真抓實幹,勇於擔當,以實際行動回饋廣大市民,提升群眾生活質量,讓全市人民生活工作環境更加優美、更加舒適、更加和諧。”周世武表示。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作為鄉鎮基層幹部更要弘揚“挑山工精神”,不僅要體現在平時工作中,更要體現在緊急關頭。泰山區邱家店鎮面臨著市區重點項目拆遷、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環境綜合整治等諸多急難險重任務,需要啃的硬骨頭很多。特別是今年承擔的濟泰高速連接線重點工程,涉及到駐地村群眾的拆遷工作,邱家店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石法禎忙碌了一個又一個通宵。石法禎說:“基層幹部既要有為民的情懷,還得有實現情懷的能力,既要有勇於擔當的信念,也要有善於擔當的本領。”鄉鎮管理工作瑣碎又辛苦,普通且重要,尤其是在脫貧攻堅工作上,基層幹部更是衝鋒在前,想盡千方百計、克服重重困難,為貧困村跑項目、跑資金、送技術,為貧困戶尋找致富門路。石法禎認為,在鄉鎮,大量細緻的工作,必須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去開展,大事難事面前挺身而出,能夠豁得出來、頂得上去,展示出勇於擔當的堅強意志和優秀品格,才會真正為群眾帶來實惠。

心懷群眾,沒有攀不上的“十八盤”

全會強調,要紮實推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多解民生之憂。扭住群眾最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居住等問題,加大投入,補齊短板。多關注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以及城市困難群眾等最需要幫扶的重點人群。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市慈善總會秘書長鹿鋒表示,在新時代,慈善工作也要發揮“泰山挑山工”精神,在新的歷史使命中擔當起更多、更大的責任。鹿鋒表示,近年來,我市慈善工作搭乘“互聯網+”快車,在慈善拍賣、慈善募捐以及慈善救助等方面都取得了新進展。泰山有極頂,慈善無止境。未來,做好慈善工作要真正撲下身子,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講,時刻把困難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關心他們的疾苦,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從一個採煤塌陷區到一個集休閒、觀光、旅遊、採摘、食宿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寧陽縣文廟街道吳村黨支部書記李萬海帶領村民建設的聖地農莊生態文化園,不僅突破了吳村農業發展的瓶頸,也讓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省委書記劉家義提出的‘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說得特別好,做一件事不難,難的是堅持一直做下去,在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我們需要‘挑山工’那種鍥而不捨、勇於擔當的精神。”李萬海說,目前農莊真正進行三產融合發展鄉村旅遊,“泰山挑山工精神”是推動黨員幹部幹事創業,讓農莊實現跨越發展的精神指引,“我們的夢想是把吳村變成寧陽縣第一村,要求黨員幹部每個月都發展一個旅遊項目,實現鄉村振興,讓村民都過上好日子。”李萬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