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這樣安排,孩子肯定喜歡

  • 孩子們,日夜盼望的暑假馬上就到了,家長們卻在為孩子們的暑假髮愁,自己又要去上班,不能一直陪同,近兩個月的時間,怎麼讓孩子過得有意義,有收穫。老師們也準備好了假期作業,讓學生在暑假複習或是預習,不至於,荒廢學業。

  • 現在孩子們的安排暑假基本上分為幾種,一,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二,各種興趣輔導班,語文,奧數,英語,書法,畫畫,游泳,籃,足,排球等等。三,和其他同齡人玩,或騎車,或看電影,或爬山,或旅行。

  • 如何安排假期的時間,讓孩子們的暑假過得有意義,有收穫?我們先看看國外的孩子是怎麼過暑假的。

  • 在美國,美國的學生過暑假,是沒有假期作業的,政府只是提供十三年的基本教育義務,如果不是小布什的時候通過一個“無一孩子落後法案”對全美公立學校進行排名,要不然美國的公立學校連統考都沒有。而且美國的教師基本上是拿9個月的工薪,放假是沒有收入的,自然也就沒有工作熱情。因此真正牛叉的學校在美國都是私立學校。每到放假的時候他們的校長會給學生家長髮去信件,大概的內容就是隨便玩,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唯一規定了的就是閱讀,雖然不像中國以讀後感的形式出現,但是開學後老師會找學生聊天,瞭解閱讀的情況,。

  • 那麼,什麼是隨便玩玩,做些有益的事情呢。在美國的社會意識當中,更注重的是孩子的思維創新能力,自我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圍繞著孩子能力的成長需要進行設置暑假活動,

  • 比如一個9歲的孩子,看到他老爹商店裡面有很多空紙箱,於是突發奇想,把遊戲廳裡的各種遊戲機,全部用紙箱做出來,什麼,投籃機,娃娃機,噼裡啪啦十幾個。並在他父親的商店內設立了一個遊樂場。整個暑假就做了這一件事情。結果這個遊樂場不僅為他贏得了巨大的關注,還為他帶來了25萬美元的大學獎學金,繼而又成立了想象力基金。在中國早就被老媽拿棍子打回去寫作業去了。這就是美式教育的核心,創新思維,與自我動手實現能力。

  • 當然還有全美最出名的夏令營,連奧巴馬的兩個女兒在暑假的時候也會選擇相應的夏令營活動,培養孩子的能力。美國的夏令營有120多年的歷史,中國很多夏令營模式都是學習美國的,這個沒有什麼特別的,中國也有很多各種能力培養的夏令營,只是內容選擇沒那麼多,比如,美國有專門的廚房夏令營,要是中國那個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去夏令營是去燒菜,基本上能瘋掉。

  • 在英國,家長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軟實力,像社會意識、同理心、溝通能力等。作為典型的英國人,英國家長,很常見的做法是花錢把孩子送到給種各樣的活動中心和夏令營。

  • 活動中心和夏令營的項目一般分為兩類:一是親近自然。通過野營,把孩子帶離水泥城市中電視、電話化了的生活,回到大自然中,觀察美麗的野生植物、動物。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搭小帳篷,劈柴、做飯,採摘蔬菜、水果,自己動手創造生活。二是培養責任感。戲劇小組、藝術小組不僅教會他們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一些主題活動,讓孩子們認識自己生活的社區,增加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主動為社區做些貢獻。

  • 這些活動能給孩子玩的機會的同時,能讓他們交新朋友,並培養情商。很少有“動腦”的活動。這是因為參與這些的工作人員通常是沒有豐富教育經驗的年輕人,而那些具備良好教學能力、經驗豐富的、有教育資質的人都在享受自己的暑假呢

  • 英國的暑假活動和古老的英國一樣,一方面,表現優雅的貴族精神,講求,服務和奉獻。另一方面,則是,尋找大英帝國的輝煌,與榮耀,認識自己的傳承,歷史。

  • 在德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會在暑假前發售一種假期證。假期證的價格十分便宜,一般為10歐元。憑這個證件,青少年可參加青少年局的所有活動。動物園、博物館、天文臺、科技館及各類名勝古蹟等,都可以憑假期證免費參觀。騎馬場、電影院、音樂廳、體育活動場所以及青少年活動中心提供的各種興趣課程,憑假期證參加只需支付非常低廉的門票。此外,憑假期證乘坐市內公交車一律免費。

  • 這個以諾貝爾獎項聞名於世界的國家,8千多萬人口,分割了一半若諾貝爾獎項,剩下60億人口分享另一半。德國人注重孩子興趣的培養以及孩子在玩耍中所表現出來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鍛鍊。德國的幼兒園裡沒有大、中、小班,全部採用混齡編班,其理念是,讓孩子熟悉各種社會行為,培養互助友愛的品質。

  • 在德國的小學,中午12點就基本結束了學習,下午的時間也很少會有課外班、補習班之類的,除非是游泳、藝術之類小朋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才會額外學習

  • 德國的中學生會選擇利用暑假打工,通過勞動掙零花錢。德國法律規定14歲以上的青少年才可以打工。為保障這些打工學生的利益,法律同時規定了薪酬底線。一些小鎮上居民訂閱的報紙、雜誌的發送,在暑假裡全部讓學生挨家挨戶去完成。他們腳蹬滑輪鞋,在大街小巷間來回滑行。有些學生代郵局把商家廣告送到每家每戶的信箱內,也有一些學生去餐廳當服務生,還有一些則頂著酷暑賣雪糕等等。他們一個假期裡的勞動報酬,可以買一輛簡易、輕便的自行車。通過打工,德國的中學生們對通過勞動獲得報酬有了親身體會,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融入社會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 德國這個國家也是基本上不做暑假作業的國家,時間都拿去體驗和感官去了。

  • 在我們國家邊上還有一個善於偷竊的民族,之前偷取的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後來轉偷西方。於是在這個國家身上我們看到了它複雜的一面,

  • 一方面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講究刻苦鑽研,認真學習,尊卑有序。另一方面又強調個人自主意識,發展個人思維,於是在這個國家的暑假安排上我們也看到了相似的特點。

  • 和中國孩子一樣,日本孩子也有暑假作業。他們的作業不僅比中國多,而且比中國的要求高,很多想繼續升學的學生,整個假期基本上沒有自己的娛樂時間,在日本有一句很出名的話,叫“四當五落”,就是睡四個小時就能考上大學,要是睡五個小時就會名落孫山,所以對於立志考學的學生來說從初中開始就要拼搏的。

  • 不過,還有一部分西方的思想,讓他們的假期作業充滿個性化色彩。他們的作業有點特殊,日語叫做“自由研究”。所謂“自由研究”,顧名思義,就是讓孩子自主選定題目進行研究。開學後,老師把大家的研究成果收集起來,讓孩子們在家長面前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由於是自主選題,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這個中國現在也在做,比如看水仙,或紅薯,或花生的成長過程拍照記錄。或是破繭成蝶的過程,等等等等,想做什麼做什麼。

  • 在日本,也有一些學生選擇暑假去旅遊景點打工。白天工作,晚上休假。

  • 通過對此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英國,德國等歐美國家在孩子的假期安排上,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動手能力為主。幾乎沒有專門的純粹學習的時間,亞洲各國,包括日本,新加坡等都有升學的壓力。暑假學習已成為常態。

  • 尤其在我國,這種暑期版輔導班卻日月興盛,家長都想通過這個時間趕超他人,現在網上流行的,比你有錢的人比你更努力,也深入校園,什麼考過富二代,勝過高富帥,學習的目的性,競爭性,比較強烈,也從一方面體現了家長的焦慮。那究竟如何做好暑假計劃?

  • 總結起來就兩點,一,閱讀要堅持,二,和小孩一起做計劃表,尊重孩子的意見,列出計劃清單,寫出要做的事情。然後做出時間表。最後一項,一項完成它。

  • 因此在安排暑假計劃時,最好能和孩子相互溝通,而不是想當然的給小孩報班,小孩不樂意,大人又在邊上唸叨,都是為了你。學習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培養孩子的思維,性能,更為重要。培養孩子的興趣觀察,動手能力尤其突出,還不如做一份假期清單,列出家長和孩子平等討論出來的實施假期。這樣的暑假安排,你的孩子肯定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