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日本《航空迷》杂志对歼20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不可轻视的性能?

J20,中国隐身战斗机考察

——与之相对的是F22?还是F35?

一.导语

中国空军于2018年2月9日公布了此前即有报道的隐形战机J20装备了一线部队的消息。这与今年1月26日我国空中自卫队F35A装备三泽基地几乎是同时装备。真想说「这是偶然的」,但毫无疑问这不是偶然,而是按双方计划装备的结果。那么这俩型机的实力究竟如何?这里将2者互为对手逐一比较。

在此尽可能罗列收集到的J20资料,并与F22,F35系列实力作比较。其结论请各位读者自己判断。

二.项目的开始

不用多说,世界上的隐身战斗机除去过去的F117,就是美国的F22和F35,中国的J20和J31,以及逐渐向实用阶段靠近的苏57(T50)。其中装备一线部队的除美国的2种机型外就是中国的J20了。过去的F117属于攻击机,且于2008年正式退役。

J20研发项目被冠名为[718工程],别名威龙。为AVIC成都航空工业研究所(四川省)研究开发的第5代隐形战斗机,具有高度的隐身性能,高度的战场态势感知性能,高机动性。

J20为单座,双发,全动V型垂尾,DSI进气道,机首附近装配了上反角的鸭翼。从机头到机身呈菱形横切面,左右间隔较宽的V形尾翼向外倾斜。左右尾翼下方配有腹鳍。起落架门边呈锯齿形设计。机体涂装上原型机机体涂成墨绿,量产型涂成银灰色。机体下方及侧面有弹舱,发射导弹时向外打开。J20的主弹舱可以容纳6发PL-15和PL-21等AAM弹。

J20在1997年美国的第5代战斗机F22试飞开始之年以【781工程】之名正式立项研究。2009年最初的工程验证机下线,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黄田坝机场试飞成功。其后,J20经历了多次试飞后于2016年11月1日在珠海航展上以2架实机作示范飞行表演的形式首次在世人目前展现出来。

笔者当时也在现场,过去笔者曾经用【水族馆的海豚表演】来形容J20,现觉得应该用【海狮表演】来形容,它没有海豚那么苗条。当时2架J20从西方飞来,低空通场。其中一架侧翼翻飞后俩机都向东方飞去,应该是从佛山空军基地起飞来进行了远程示范飞行。

2017年3月9日CCTV电视台播放了J20五代机交付空军并进入战斗序列的消息。同年7月30日在朱日和基地举行的中国建军90周年纪念阅兵式引起了中国内外的注目,在此建军节上有3架J20进行了编队飞行。2018年2月9日,中国空军公布J20装备了作战部队,获得了初始作战能力(IOC)。

另J20的空中加油方式也基本判断为软管加油方式,好像加受油口设计与其他中国国产机相同。

媒体消息如下名称:J20。飞机类型:单座双发隐形战斗机。划代区分:第5代战斗机。开始研发时期:1997年。定型:2014年。入役:2017年。今后改型:J20B(2025年前后)。设计单位:成都飞机研究所。总设计师:杨伟。生产单位:AVIC成都飞机制造厂首飞:2011年1月11日。中国内部名称:威龙。装备前线部队:2018年2月9日。

转载:日本《航空迷》杂志对歼20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三.设计理念

J20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成都飞机研究所杨伟总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杨伟(选举产生,笔者还在现职时的1977年,由社会科学院分立出来)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系研究生院(22岁)。现任中国航空研究院付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杨院士至今为止承担了J10,JF17(FC-1)的设计。主导了DSI进气道及信息化飞控设计在战斗机上的应用设计。

据[人民网]今年5月8日报道,在西安阎良召开的航空界研讨会上杨院士以J20为例,做了主题讲演。杨院士并被称为中国的【克拉伦斯#12539;伦纳德#12539;约翰逊】(洛克希德公司设计师)。其敏锐的发想,开辟了中国军事航空技术的新领域。在隐形战机上使用鸭翼等,将独自创新技术反映在了成果上。另一方面,他在设计上又是非常纤细的,机体下的主弹舱及起落架舱口边缘锯齿的严密吻合及光滑的机体等。这些地方的完成度是非常高的。

四.发展沿革

试验阶段

J20的第一架工程验证机于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左右首飞,进行了测试和试验。于13时08分顺利着陆。在这18分钟里J10S(双座型)进行了伴飞。同年4月17日16时25分,在首飞后不到100天内又进行了第2次试飞。这次试飞留空时间达90分钟,为首飞时间的5倍。

2011年5月12日15时30分J20进行了第5次试飞。这次试飞对多种飞行动作进行了测试,如S形机动,横向机动,垂直机动,以及弹舱盖的开闭等。2001号技术验证机首飞后的同年5月14日,6月1日,6月3日,试飞频度逐渐加快。同年9月10日,网络上出现了图像鲜明的视频,视频时间分别为17秒和13秒。其中可看到打开加力燃烧器(afterburner, A/B)起飞的情景,尾喷火焰呈蓝色,于J10的红黄色火焰明显不同。可以看到激烈喷火所至的马赫环。

有报道称2011年9月25日2001号验证机进行了第3次长时间试飞,做了8字盘旋,低空大速度通场后接大迎角上升,加速度下的小半径回旋等高难度动作,体现了强有力的低空机动能力。

环球网(人民日报系列)2011年10月13日公开了中国第5代隐形战斗机J20的最新试飞照片,并称J20完成了机动性试飞的全部科目。照片中起落架收起,尾喷口喷出蓝色火焰。同年12月15日网络上也出现了J20的照片。至此,J20已经进行了62次试飞,试飞次数已经超过了俄罗斯的T50(现在的苏57)。

2012年3月10日,2002号机首次进行了地面低速滑行试验。照片上2001号机和2002号机并列进行露天维护,此时可以明显看出这俩架飞机的细微不同之处。同年5月12日,2001号原型机飞行了650KM,到达西安阎良的中国试飞院(CTFE,AVIC试飞中心)。这意味着J20得到了AVIC和中国空军的认可,在CTFE进行进一步的后期试飞。

2012年5月16日14时49分,2002号机经过一连串的地面试验后,进行了高速滑行试验。随后该机首飞并于15时08分着陆。同年8月26日,2002号机进行了第11次试飞。同年10月20日,出现了第3架技术验证机。机体上没有连续编号,且空速管(pitot tube)比至今为止的2根相比变短,变多。同年12月4日,J20再度试飞。2013年7月2日,J20进行了2次,每次各1个小时的试飞,试飞时并挂载了包含PL-10在内的2种新型格斗AAM模拟弹。与美国F22的格斗AAM弹不同的是,发射时不光是目标搜索装置(Seek),还将侧面的发射架导轨全部展开,点火发射。

2014年3月1日,12时前后,2011号机首飞。伴飞飞机为J10S。2011号于12时30分前后着陆。同年7月,2012号机进行地面滑行试验及首飞的消息在网络上得到证实。同年11月20日,2013号原型机首飞,该机为J20的第5架原型机,改进后的第3架。同年12月19日下午,2015号机试飞,该机为J20的第6架原型机,01批次的第4架。看到尾翼进行了切尖修改。

2015年9月18日15时35分,2016号原型机首飞。该机采用了覆盖透波材料的DSI进气道,主翼前沿和腹鳍做了设计修改,强化增长尾喷管(Nozzle)以抑制红外衍射,增强隐形性能。世界上采用腹鳍的第5代战机只有J20。F22,F35,Su57都没有。同年11月24日14时15分,2017号原型机首飞,该机修改了座舱盖,采用新型镀膜来抑制雷达波的反射。另外从网络照片看,该机涂了黄色底漆,为2101号机了。与过去的20XX编号不同,外部的人普遍认为这是量产型了。至次,J20完成了初期研制,到了交付空军的阶段了。

五.具现化

应用阶段

2016年8月25日,量产型第1号J20机交付空军试用。同年10月,J20的试飞基本结束。飞机涂以双色迷彩涂装,给将来要成为飞行教员的飞行员使用。

下面对飞机编号作一整理。

编号00批次:此为718工程验证机编号。从200之后加以编号。2001:技术验证机。2011年1月11日首飞。2002:技术验证机。2012年5月16日首飞。2003:地面静力试验机。2004:技术验证机。由2002号技术验证机改装而来。01批次:为原型机。从201之后加以编号。2011:原型机。2014年3月1日首飞。2012:原型机。2014年7月26日首飞。2013:原型机。2014年11月29日首飞。2015:原型机。2014年12月19日首飞。2016:原型机。2015年9月18日首飞。2017:原型机。2015年11月24日首飞,并成为量产机21XX。

转载:日本《航空迷》杂志对歼20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动力系统

机体交付一线使用了,但飞机发动机暂时还是使用研发途中的发动机。

试制初期阶段使用了国产的WS-10太行发动机。最终计划装备WS-15峨眉发动机。

WS-10为中国自主研究开发的第3代大推力发动机。与俄罗斯AL-31系和美国的F-110系相比基本性能为同一水平。

现美中俄都在进行后续发动机的研究开发。俄罗斯以AL-31F为基础开发99M和117S。美国以F110-GE-100为基础开发F110-GE-129/132/134等。

以中国的研发状态而言,有涡扇10;WS-10,到涡扇WS-10A(用于J11B),涡扇10B(

加力增推型,用于J16),涡扇20(运20用)等。J20最终计划使用的是WS-15。

涡扇10的使用寿命大约是800-1500小时。飞机发动机按美国TAC方法计算,达到了国际水平。但J20预计使用的涡扇15据说是2006年研发成功,但一直没有能够进入量产。涡扇15是为第5代隐形战斗机量身打造的,推重比约在10左右,具有矢量变换喷管,将装备J20B。至此J20B将拥有梦幻般的超音速巡航和过失速机动能力,推测J20B将完全凌驾于F22之上。预计J20B将在2025年前后登场。

前年珠海航展上公布了J20。当晚CCTV-4台播放了【J20登场珠海航展,能提高中国空军的战斗力吗】的节目,笔者从会场回到酒店后看了这期节目。节目中特约军事评论员,【航空知识】编委的尹卓少将提到:“就J20而言,装备涡扇15后,肯定性能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

转载:日本《航空迷》杂志对歼20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特征性技术性能

作为第5代战斗机的J20,融合了世界第5代优秀战斗机特征的隐身性能和机动性能。首先中国独自开发了如F35装备的EODAS(Electro Optical Distributed Aperture System)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为机体全身的感受器)这一【战场态势感知系统】。过去,飞行员开飞机时就像拉马车的马一样,只能看到前方。现可以观察到了飞机的全周。这是划时代的改进。

中国还开发了EOTS(Electro Optical TargetingSystem)光电瞄准系统,并以此在机体的6个方向上(机体前后,左右,上下)装备了热成像摄像头,将信号送到中央处理器。这种在机体各部上装备热成像摄像头的技术以及综合处理信息技术的软件也是中国独自开发的。

DSI进气道。为了减低机体的RCS,DSI进气道是必要的。在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战斗机JF17上就将此技术实用化了。此后的J10B也采用了这一技术。使用没有附面层隔板进气道的JF17,J10B都是成都飞机研究所的产品,都是被实际验证了的技术。

被视为问题的是装在三角形主翼前带上反角的鸭翼。一般认为有利于在空战机动中取得优势。但放在主翼近前较高的位置上,则由于角度的不同有可能增大飞机的RCS,这大概是与高机动可操控性的特长进行了比较后的取舍吧。

J20的鸭翼及左右的V型尾翼都是全动式的,F22和F35则只有舵面可以动。

作为隐形战斗机,J20可以说是世界上独创的。翼身融合(Blended Wing Body)带来的升力型机体,三角形主翼,鸭翼的机体构型,具有高隐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高机动性的飞行性能。

DSI进气道

J20采用的DSI进气道是由具有3维度特征的复杂曲面构成的。机体两侧的DSI进气道为了确保降低RCS,外形设计成了六角形。进气道膨突面对进入的界面层空气流进行了压缩分流。F22则采用了与此不同的CARET进气道。J20不仅仅追求隐形,还追求机动性和超音速巡航的性能。因此采用了如此从进气口到发动机的复杂送气方式,也遮挡风扇叶片的雷达电波反射。

有关机密的2点

J20为了有更好的热交换。与F22,F35相同在机体内铺设了复杂的管道。称之为热量管理系统(TMS)。首先用流入的冷空气对专用不冻液进行热交换后通过配管对AESA雷达进行冷却。该不冻液体又分为前后俩部分,流向前面的管道冷却AESA雷达和FCS信息处理系统。流向后方的管道用于燃料箱的冷却。

动力及武器系统的同时管理

这一项也属机密项目。在上面所述的节目里,尹卓提到“J20即便使用现在的发动机,也能够满足空中格斗的需要了”。“在装备了涡扇15后,其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与Su-35相同,中国开发了飞火一体控制系统,将飞行数据,发动机流量控制(engine throttle),武器管制融为一体。可以在调控发动机状态的同时自动计算武器(导弹,机载火炮等)发射的时机。也就是说,把飞行调控,发动机调控,武器管理三项功能统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达到1+1+1>3的功能,使导弹准确击中飞行员指示的目标。这就是自动发射系统,可使载机及导弹都按最佳路线飞行。

六.操纵系统

MFDS

控制面板采用了8×21in大型多功能液晶显示屏(MFDS)。在战斗机里是最大级的。实际上是8×21in大型多功能液晶显示屏的2块并列。解像度各是1280×1024dpi。这2块合起来作为一个画面使用,但有相互替换的功能。有一块出现故障时,所有信息可以在另一块上显示。

在MFDS上可以显示由全向感受器而来的全向战场态势感知系统的信息。武器,飞行数据,战场环境,战术应用,能否安全脱离等信息。例如遇敌前广范围的战术层面设计上都可360度全屏显示。

对次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操纵系统。一种是触屏式。飞行员直接触摸屏幕来进行操控。二是用操纵杆和踏板来操纵(HDTAS)开关,面板仪器的在屏幕上的切换。三是语音控制方式,飞行员不需要用手脚来操纵飞行。这两块的液晶屏幕上的信息分别来自2个信息处理系统,经信息综合后提供给飞行员。

应用于MFDS的是小型ACCEPT MATRIX LCD显示器。其屏幕投影系统中各用了3个放电弧灯作为背景光源。2面操作的显示器安装在上面。

转载:日本《航空迷》杂志对歼20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HMD

J20采用了头盔显示器。飞行员可以在眼前且在水平方向上环视周围的信息。HMD可以自动检出飞行员头部的位置,并与光电系统相配合将飞行员所需的空情/大气数据,任务数据,威胁与安全信息等显示出来,且可以把挂载武器与雷达,EOTS等传感器结合将视觉上需要知道的信息投影到飞行员头盔护目镜上。同时因为还兼备了瞄准系统功能,因此取消了平显(HUD),并具有离轴攻击能力。

上面所述的所谓光电瞄准系统(EOTS(Electro-Optical Targeting System))是FLIR(正向红外监控系统)和IRST(红外线搜索追尾系统)的复合系统并与激光系统联动。由AAM或ASM的瞄准红外监控系统,广域红外线搜索追尾系统,追踪目标的点激光追踪系统,激光诱导弹引导器所组成,GPS诱导弹(雷石,LS系列)也可通过激光系统辅助制导。

操控系统

操纵系统为光纤线传飞控系统(FBL,Fly by Light),是线传飞控(FBW)的发展型。FBW的缺点是容易受电子干扰,打雷,核爆等电磁波的影响,而FBL则是不容易受干扰的光纤闭合回路操纵系统。该系统内的各子系统信号是独立的,通过光纤网在机内联通,并对机内发生的杂波(电磁干扰)也有抵抗力。

FBL为海上自卫队首先应用于P-1预警机上。

弹舱布置

J20有一个主弹舱及在两侧主起落架前方的左右两个侧弹舱。主弹舱位于机体腹部。侧弹舱门向下方单门开启,与双开的主弹舱门一样都呈锯齿形吻合设计。各弹舱内有挂载先进导弹的挂载导轨。发射时将导弹放出机外,点火发射后关门。如此设计对隐形性能影响较少。主弹舱门为简单的液压式设计。在格斗空战中开启弹舱门不利于降低空气阻力,也会影响机动性,因此需要立即关闭舱门。主弹舱,侧弹舱都在2~3秒钟之间通过开关按键,开门动作,全开,发射导弹的相同流程完成发射程序。另在J20主翼下还可以挂载武器及各种吊舱,燃料箱等。

七.武器配置

攻击武器配置

笔者想特别强调的是J20的攻击武器。基本上隐形性能是用于制空战机。在空战对峙中夺取空中优势是J20的主要作用,他不像F35那样是属于JSF(Joint Strike Fighter联合打击战斗机)。也就是说不是多用途战斗机。但在对地,对舰攻击上也兼备了使用GPS制导导弹的功能。

J20的侧弹舱内各可以挂载一枚,主弹舱内有4个挂架,机内共可以挂载6枚导弹。如果牺牲隐形性能的话,外部可以挂载更多的武器。可以认为隐形空战任务下,可能有如下挂载方式,远距离导弹AAM:霹雳21;中距离导弹AAM:霹雳12D或霹雳15;短距离AAM;霹雳10。固定武器:30×165mmGsh-301单管航炮(30mm航炮)。

雷达/航电

根据中国研究机构的资料,J20的机鼻有充分的空间。AESA雷达的T/R组件达2000~2200,功力输出达24000kw,可谓世界最强。探测距离超过F22,可以实现防区外攻击。该雷达的探测距离达到200km,可同时识别300个目标,并能攻击其中的4~6个目标。由EODAS(Electro Optical Distributed Aperture System)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带来的战术优势,可全面掌握机体周围空情态势,提高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特别是在有外部信息体系的支持时,可以从侧方接近并攻击目标。并依靠该体系探知周围近距离的空中目标,避免受到攻击。

笔者想起曾经是美国秘密武器的F-86D的模拟计算机,在预测冲突回避训练(Lead collision)科目时从机体下发射火箭弹同时母机回避冲突(对不起实在不懂这是什么科目,请行家解释一下)这个训练科目。经过了半个世纪,现在的电脑系统在一瞬间就可以完成一连的动作。

八.性能数据

J20的数据并未公布,此处仅为推测。

项目 数据乘员 1人全长 20.3m翼展 12.88m机高 4.45m翼面积 73平方米(除去边条)空重 17000kg最大起飞重量 39000kg发动机 WS-15 155KN(A/B)×2WS-10B 140KN(A/B)×2最大飞行速度 2.5马赫实用上升高度 30000m最大续航距离 6500km最大作战半径 2000km最大爬升率 不明有效载荷 不明推重比 0.85极限加速度 +9G/-3G雷达反射面积 0.01~0.05平方米

九.性能评价

J20具有以下5个大的特性

隐形性能

隐形性能是5代战机里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对J20的评价是达到及格。法国达索(Marcel Dassault 幻影战机设计者)称;漂亮的战斗机就是优秀的战斗机。这个评价证明了J20的性能。

把鸭翼配置在靠近进气道的前方,与主翼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可以提高气流的调节位置,使主翼上面的气流变得平滑,可以降低空气阻力,提高飞行速度,并有利于保持隐形。J20从机首,机体的断面呈菱形,与F22相似。上下面及侧面没有明显突起部,可减低雷达波的反射。面积较小且左右分开外倾的V字形尾翼也能期待可以提高隐形性能。

采用DIS进气道

该进气道在F35之前就在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开发的JF17上实用化了。因为DIS进气道去除了附面境界层,从构造上减轻了机体重量,拓宽了实用速度范围。也减低了不利于隐形的因素。到发动机部为止,进气道呈S形弯曲,消去了了发动机叶片的电波反射,并遮挡电波照准线,如此提高了进气道的隐形效果。还可调节气流,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

J20的隐形性能等同于F22。

机体合理化

由于自动化与合理化,飞机驾驶舱内省略了不少设备。使系统的重量减轻,体积减少,更增加了隐形性能。一些传动及备份已经不再是机械装置。加上埋入机体的装置较多(如一些光学装置等),各开口部都使用锯齿状平滑吻合,尽可能排除机体表面的突起物,减少了维护开口部(主起落架开口较大,此处兼用于维护点检设备)。特别是主弹舱几乎有F22的2倍大。

最新的J20的座舱盖与F35相同,均为一体化座舱。

机动性能

J20在机动性,敏捷性和大迎角能力上都很有特征。鸭翼,边条翼,主翼前后的升降舵面,全动尾翼都可以减低空气阻力,有利于空战时的机动性。

对主翼的安装角度也进行了计算。减低了翼面荷重,增加了敏捷性。V字形尾翼增强了横向机动控制能力。翼身融合的机体,加上主翼前缘,大边条,鸭翼成为一体,产生了强力空气流,提高主翼升力。如果将内载的武器外挂的话,由于武器的空气阻力将对机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及限制。后部的腹鳍也对机体的机动性和安定性起了很大作用。

格斗战术

J20和F22都有视野极好的一体化座舱。J20还装备了综合武器控制系统,通过AESA雷达和EODAS系统获得信息并加以解析。将信息投射到座舱显示屏。必要时还可以使用ECM(电子对抗装置)等发射电磁波。或者采用本身不成为电波发射源的EODAS系统获得信息,向飞行员提供空情信息帮助操纵飞行。还可以将这些信息投射到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上,再加上AI(人工智能)将对近距离空战的格斗能力起到极大辅助作用。

十.编队攻击

J20作为第五代战斗机,具有EODAS光电系统,在同型几架飞机编队飞行时可以通过数据共享,而形成一个巨大的感知空域。更加上强有力的主动电子对抗能力及超音速巡航能力。J20可以发挥凌驾于F22之上的性能。

十一.多重任务能力

J20作为具有建立达到第2岛链空中走廊的能力的护航战斗机,用远距离空战能力能够达到护航的作用。以该机破坏对方的战斗机,巡逻机,AWACS预警机等组成的空中防御网,在空域里撕开突破口。

且担负以下多重任务。

电子攻击作战任务: 使用ECM电子对抗装置或以电磁假目标破坏对方的雷达及通讯设备,具有类似美国EF-111A那样的电子对抗机的能力。长距离战场监视任务:J20与像美国RF-111C/D,及RA-5C,F-14/TARPS(战术空中机载侦察系统)相同的收集雷达信号,图像信号,电子信息的能力。可以实现隐形的战场区域侦察任务。反卫星平台任务:J20作为导弹载机,可以作为反卫星导弹的发射平台。具有与F15的发射ASM-135A同样的能力。战斗区域攻击任务:与美国F/FB-111,F-15E,及曾经企划过的FB-22相同,可使用常规诱导炸弹,巡航核弹等攻击海上目标。此时可挂载极限为3000磅的炸弹。

十二.J20vsF22,F35

【航空知识】2018年5期发表了一篇[J20如何进行空战]的文章。这里作为最新信息加以引用。

今年2月9日,中国空军发言人申进科对媒体公布了J20装备了前线作战部队的消息。这在中国空军历史上为及其重要的节点。J20与F22同台竞技,理论上两者性能相同。就中国而言,J20凌驾于过去所有的战斗机之上。隐形战机也完全压倒了对手的4代以下的战机。但在世界上5代机还没有过相互空战的经历。准确地说5代战机还没有实战记录。即使有异机型空战训练(DACT),但也只是虚拟战场而已。

J20和F22均为隐形战机,性能相同,人的因素就是关键因素了。很多人相信F22更强。就隐形战机而言最根本的就是比较RCS和电子设备了。

实际上也没有F22和f35的异机型空战训练(DACT)报道,F22和F35犹如兄弟,F22可以超巡,F35装备的电子设备更加优良。J20与F22相比,J20的发动机还在研发途中,其它指标与F22相同。但F35装备的EODAS光电系统J20也同样装备了,因此J20应该比F35的性能要好。

隐形战机的优势在于失踪。在看不到你的情况下,只要对方不发出主动扫描电波就发现不了你。5代机和4代机交战时,一般不会有两架单机相向的情况,多是2~4架的复数相对。F35在复数机当中,一架持续或段续的使用主动雷达,而另外一架(僚机)采用数据共享方式,根据数据来搜索,追尾,识别,判断,且通过EODAS光电系统感知战场态势。僚机就可以瞬时启动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发射导弹。但复数编队作战战术也有缺陷,那就是编队太密集时容易被发现。

十三.结论

5代机即隐形战机的优越性能是明确无误的。但是系统复杂,成本高。一个国家的空军不可能全部装备隐形战机。而RSC较小的所谓半隐形战机也仍然是非常有效的。目前中国还成功研发了J-10C战机。例如以2~3架4代机,一架5代机编队组合的话,也能发挥相当大的效果了。因此4代机在载弹量,机动性,维护性,出勤率,单机价格上也具有难于舍弃的优点。另要说明,虽然这样的混合编队是强有力的方式,但由完全不同的空气动力性能飞机组成的编队并不适合以编队方式进入格斗战。

战斗机的ECM(电子对抗手段)多用于自卫。如果对方实施大规模电磁干扰时自己方也要实施反电磁干扰(ECCM)。美军曾经有信息杀手之称的电子战机,企图利用电磁波来让雷达,导弹,机载计算机,通信系统失效。

追记:2018年5期的航空知识里刊登了【矢量喷管的出现】之文。

据称2017年12月25日,J-10B的编号1034飞机上出现了太行WS-10改进型发动机。显示了TVC推力矢量发动机已经成功。在其后还出现了1035号机。

这两架飞机类似于日本的X-2技术验证机。

如果这种发动机装备到了J20上的话,那大概可以说J20是世界最强战机了。

目前,J20战机正在中国西部进行训练。

J20成为了中国空军之翼。

转载:日本《航空迷》杂志对歼20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转载:日本《航空迷》杂志对歼20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转载:日本《航空迷》杂志对歼20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转载:日本《航空迷》杂志对歼20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