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不会答怎么办?“万能模板”助你一臂之力,让你有话说

公务员面试不会答怎么办?“万能模板”助你一臂之力,让你有话说

这里再次详解公务员面试计划组织类题,让你有话说!

该题型中的检查调研题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针对单位内部检查调研;另一种是针对单位外部检查调研。

1、单位内部检查调研类。可能很多同学会问,单位内部检查和调研的区别在哪里?可以说,去基层检查本身也带着调研的目的,但是重点在于检查,那肯定就存在考核,也就涉及了相关的检查痕迹材料。而去基层调研,程度相对较弱,遇到问题也只是口头的反馈和提醒,不涉及任何的检查材料,只涉及相关的调研信息或调研报告。

另外,检查和调研本身也区分并不明显,检查的过程本身也有调研的目的,而调研本身也会发现问题,所以一般去基层检查的通知会写成检查调研,这点需要同学们注意。同学们不要对两个词语过于纠结,因为他们的操作流程和作答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内部检查类的题目较比活动类常规流程多一些,所以作答起来相对容易。

①内部检查类的一般出题方式:

通过对近5年的真题总结,内部检查类题目基本上是以给定检查内容的方式来提问,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你们部门让你组织一次关于XXXX的检查,你怎么做”另一种是“某群众反映XXXX,领导让你去开展检查调研,你怎么做”,两种提问方式区别不大,只不过第二种提问方式有反应的主体,可以是群众,也可以是基层员工等等,所反映的内容可以是涉及基层的单位,也可以是基层的人,通常指定的内容具体,而且是不好的事情,也可以理解为调查,简称内部调查类。而第一种检查仅仅是对一项或几项常规工作的检查,简称内部检查调研类,这点需要同学们理解。

②内部检查的一般作答方法。所谓一般作答方法,是针对所有该类题型的必答内容,不论关键词如何给定,这些步骤不能省略,具体道理跟会议类比较类似。

一是要拟定一个通知下发给各基层单位,告知检查的时问和内容,以便他们做好迎检事项。(这里只针对第一种常规检查,如果是第二种,则不需要下发通知,也不需要告知检查的时问和内容)二是

要通过领导谈话、查阅痕迹资料、员工交流、实地走访等形式来进行检查。这里需要注意,上述几种检查方式需要同学们活学活用,有的检查可能都可以用到,有的仅可以用一部分。三是对于所检查的内容对被检单位进行反馈,并保留好相关痕迹材料。四是撰写检查的通报呈领导阅。

一般作答方法只能称之为套路或模板,并不能直接带人考场使用,同学们需要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对题目中所给定的具体关键词加以分析、加工,这样才能得出完整的答案。

例题:要检查“送文化下乡”活动的情况,如何保证真实性?

参考答案:

第一,我会拟定个检查通知,下发给各基层单位,告知检查的时间和内容,以便他们做好迎检事项。

其次,我会与下级文化部门谈话,了解全年开展“送文化下乡”的整体情况,是否符合我们年初的文件要求。

第三,我会检查相关部门的痕迹材料,如下乡巡演是否留有演出照片,是否具有演出前的座谈会议记录等痕迹材料。同时我还会与全年的财务支出报表对照,是否能够一一对应。因为材料可以作假,照片也可以补拍,但如果与财务报表对照,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活动开展情况的真实性。

第四,我会挑选几个文工团工作者进行谈话,主要围绕全年共开展了几次演出,分别在哪几个乡等,看看他们的口径是否一致。

第五,我会去乡镇所在地随即找几个村民询问,了解全年是否有文化下乡活动开展。通过以上几个方法来进行调查,以保证调查的真实可靠性。

例题属于内部检查题,在主流程的作答基础上,通过对“送文化下乡”的关键词加以分析,同学们需要思考跟领导和员工谈话需要谈哪些内容,需要查阅哪些痕迹材料,实地走访要做哪些事情?这样题目的作答就细致入微了,内容也比较丰满。

另外,由于答题的字数较多,分点比较细,对于所提到的反馈和检查通报就可以不说了,因为在这里并不是相关重点,同学们在实际答题中也要学会抓大放小。

2、外部调研类。该类题目主要侧重于“调研”二字,它本身并不涉及任何检查,而是对于一项政策的实施情况或是对于当前的社会问题、现状进行调研。这类题目一般给定调研对象(即社会问题、现状或政策实施情况),同学们更应该侧重于所采取的调研方式来进行分析和答题。而一般所涉及的时问、地点、人物、调研对象、分工统统不需要进行详尽的作答或者干脆不进行作答。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依然通过出题人的角度进行分析。假设,你进人单位以后,你的领导让你开展一次调研,问你有什么想法?请大家想想,这个想法其实就是通过哪些方式来进行调研而不是确定时间、地点、分工。或者领导让你写一份调研的计划或方案,其中调研人员、分工、时问、地点、统统可以复制,而调研采取的方式是需要同学们结合实际来想出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整篇书的组织类题目中,很少提及“时间、地点、分工、甚至是资金预算”等元素,因为他们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

那么,调研的方式该如何进行细化分析呢?

通常,调研的方式包括问卷、走访、电话等形式,同学们需要通过以下几个维度来进行思考和分析。

范围维度。通过题目中的关键词分析所需调研的范围,是全省还是全市,还是只针对某一社区,这对后续调研所采取的方式是有影响的。

样本维度。在上一个维度分析的基础上,就需要对调研的样本进行分析,一是样本的数量,例如一个市平均100万人口,多少样本才算合适。二是样本的结构,可以从年龄段、工作、收人等进行分析调研。

分类维度。问卷可以分成网络和纸质问卷两种;走访也可以分为座谈会议、听证会、实地采访等等;当然电话就不需要分为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了。

可行性维度。同学们需要通过分类维度的思考,来确定采取哪种细化后的方式例如让你调研农民工法律意识程度,就不建议采取网络问卷,因为农民工上网比较少,即使少部分上网也未必能与你所发布的网站形成交集。那在作答过程中就没必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无法突出重点。

例题:某地规定购车要有相应的停车位才给上牌照,这项措施实行半年之后,领导派你去调查实施的效果,你怎么调查?

参考答案:

首先,我会去车辆管理所了解近半年来新增车辆数目,以及所增加车辆上牌是否提供了停车位所属手续,并查阅相关痕迹材料。

其次,我会抽取一些新上牌照的车主样本,并调取所提交的停车位信息,联合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走访,查看所上牌照车主是否都拥有自己的停车位。

第三,我会以购车者名义去车行进行调查,提出自己想购车,但没有车位,看售车人有没有什么办法?通过暗中调查,了解当前政策执行上是否还存在一些不足。

第四,我会结合相关调查信息,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政策执行半年来,车辆增速情况、政策执行情况、以及当前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有何不足,以及该如何改进,最后报领导审批。

组织类题目没有固定的答题模式和答题套路,虽然这里也提出了一些分析方法,但仅限于分析,并不能直接带人作答,我写的标题虽然是“万能模板”,但此“模板”是一种思路,而不是模板!不要太过于依赖模板和答题套路,因为你所能看到的套路和模板都是驴唇不对马嘴,没有任何借鉴意义。更应该运用合理的复习方法,加强对题目的分析,辨别题目之间的区别,以形成一种个人的答题风格,这样才能真正的在考场上胜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