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之戰:如何才能搶占先機、破敵制勝

2018開年,一篇名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了朋友圈,作者的岳父從感染流感到肺炎、從門診到ICU,僅僅29天便與家人生死相隔。悲劇的發生讓人措手不及,而在唏噓之餘深究其緣由則不難發現,這一切與對流感的認識不足、以及輕視流感的危險性脫不了干係。

流感病毒易變異,且全人群對其易感,所以每年“中招”的人層出不窮,更可怕的是伴隨流感所出現的肺炎、心肌炎、腦炎等各類併發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多達 65 萬人死於由季節性流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文章中作者的岳父出現的併發症就是嚴重肺炎,這也是流感致死的首要原因。

|別輕敵:千萬別把流感當成普通感冒

想要區別普通感冒和流感,可以先根據以下幾點症狀來判斷:

- 普通感冒會伴有咽部幹癢或灼熱、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症狀。發熱及乏力、頭痛等全身症狀較少出現;

- 流感會出現突然高燒、持續發熱且全身症狀更為嚴重,如頭痛、乏力、全身痠痛等,有些患者還會伴有胃腸道症狀。

|

放大招:“感染界雙煞”助你儘早揭開“感染”真面目

流感的病程來勢洶洶,不過大家也不必過度驚慌,只要應對及時、診斷準確、儘早對症下藥,都有可能在較短時間內治癒。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如何才能做到準確診斷流感、儘早揭開感染的“真面目”呢?

這兩個名字陌生又拗口的“感染界雙煞”正是醫生們鑑別流感的得力助手,它們對於幫助臨床鑑別感染與非感染、動態評價疾病嚴重程度和預後、指導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PCT履歷

Ø PCT是一種功能蛋白,正常情況下在健康人血液中濃度非常低,但在炎症刺激特別是細菌感染或膿毒血癥狀態下,身體各個組織、多種細胞類型均可產生這種物質,並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因此這類物質在判斷感染類型、判斷感染程度、指導抗病毒感染都有較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尤其在細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應早期,PCT檢測表現迅速,2-3小時即可檢測到,感染後12-24小時左右達到高峰。

IL-6履歷

Ø IL-6是參與膿毒症等感染的重要炎性介質,在感染髮生後很快釋放入血,可作為感染程度的指標。在炎症反應中,IL-6的升高早於其他細胞因子,2小時即達峰值且持續時間長,因此可用來輔助急性感染的早期診斷。

強強聯手,1+1>2

伴隨近年來疾病教育的普及,大家對流感等感染性疾病的瞭解逐步加深,但仍存在著不少誤解。想要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僅要掌握日常基本的預防手段,也應該對疾病有更多的瞭解,對可疑症狀保持警惕、及時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