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綠色能源正式退市 「531新政」或令債務重組承壓

儘管英利綠色能源(中概股)此前已經發布了相關風險提示,儘管對英利而言,目前是否撤除ADS(美國存託憑證)交易似乎並不重要,但正值世界盃,以及“531光伏新政”發佈一個月,人們卻看到這家中國光伏曾經的“名片”,藉助多次贊助世界盃而進一步聞名全球的中國企業,對紐交所的“退市決定”給予了“不會提出申訴”的答覆,心裡多少有點不是滋味。

根據英利綠色能源6月30日發佈的消息,紐交所依據相關規定,認為由於英利綠色能源未能連續30個交易日內維持至少5000萬美元的平均全球市值,且其股東權益不足5000萬美元,因此判定英利綠色能源不滿足紐交所有關持續上市的標準,並向公司發送了決定著手撤除其美國存托股票的交易通知。

對此,英利綠色能源回覆紐交所稱,將不會對退市決定提出申訴。因此,紐交所暫停該公司股票交易的決定立即生效。截至目前,英利綠色能源市值約2599.4萬美元,股價為1.43美元/股。

按此前王亦逾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的表述,無論是否轉板,美國市場早就難以為包括英利在內的一眾中國光伏上市公司提供通暢的融資渠道了。對於英利而言,目前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如何做好債務重組。

對此,王亦逾介紹,“債務重組工作在有序推進中。但介於和相關方簽署了保密協議,包括與誰在談,有多少個意向方,暫時都無法透露”。

將停止定期發佈季度收益

英利總部位於河北保定,2007年於紐交所上市,曾是中國光伏名片式的企業,連續兩年(2012年、2013年)穩坐全球光伏組件銷量第一,更是以“首家贊助世界盃的中國企業”而聞名。

但在2015年10月份,英利子公司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曝出一筆超10億元的債務未能按期足額兌付;此後的2016年5月份,天威英利發行總額14億元的債券也宣告違約。

而在此後的將近三年裡,債違約務一直壓得英利喘不過氣來。儘管管理層認為“英利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製造企業之一,掌握多項核心技術,社會影響大”,表示了對英利債務重組的支持。並且,相關報道顯示,截至目前為止,銀行對英利的貸款採取的態度均為“停息掛賬,保證不抽貸”。但不可否認的是,從2016年初至今兩年多來,英利的債務重組仍沒有實質性突破。

一邊是懸而未決的債務重組,另一邊,紐交所於2017年2月份時,就以上文“未能連續30個交易日內維持至少5000萬美元的平均全球市值”等理由,向英利發出了“退市警告”。

不過,按照規定,公司有18個月的觀察期或者恢復期(2017年2月9日-2018年8月9日)來改善市值,以符合紐交所相關持續上市標準。只是,2018年6月30日,18個月還沒有期滿,在紐交所的“催促聲”中,英利選擇了放棄申訴。

在美國,絕大部分企業在退市後都會進入櫃檯交易市場。英利方面對此表示,其ADS過渡到OTC Pink市場交易將不會影響持有人的合法權益,也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業務運作。英利綠色能源將繼續服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公開報告要求,但計劃在進入OTC市場後停止定期發佈季度收益。

“531新政”

或令債務重組承壓

根據2017年財報,期內,英利綠色能源淨虧損5.1億美元。

細究其中,2017年第四季度淨虧損值為7560萬美元,與第三季度(3.549億美元)相比有所改善。

在債務方面,英利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各貸款銀行同意把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未償還短期借款人民幣104.07億元(15.995億美元),展期17.028億元人民幣(合2.617億美元)。

與此同時,儘管大多數債權人對英利的債務重組提供了支持,但截止到目前,還是有兩家債權人已提起訴訟,其中之一要求天威英利(英利的一家主要子公司)償還0.744億元人民幣,支付訴訟費用;另一家則要求英利償還1.064億元人民幣。

不過,王亦逾曾經強調,虧損主要是由減值導致的。“這是按照美國會計準則需要對賬面資產做出減值,屬於非現金減值,不會影響公司運營和現金流。” 此外,關於訴訟,英利也在與相關方尋求通過協商解決問題的途徑。

在英利綠色能源發佈2017年財報之時,相關信息還透露了積極的一面,彼時,英利綠色能源光伏組件出貨量超預期,2017年第四季度環比增長40%,達837.9MW。2017年全年出貨量近3GW,較2016年增長36%。甚至英利方面才做出預測,2018年第一季度光伏組件出貨量將達到在400MW~420MW。

但在不久前,管理層下發了旨在“加強光伏規模管理、加速補貼下降”的《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業界稱“531新政”),加之光伏業進入以“平價上網”為目標的衝刺階段,製造段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的現象十分普遍。

上述相關人士認為,“儘管初衷良好,‘531新政’短期內令行業以及英利債務重組承壓,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英利绿色能源正式退市 “531新政”或令债务重组承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