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斷驅動裝配式建築行業發展,未來增量空間廣闊

裝配式建築目前是我國建築行業上比較注重的一種新型建築,近年來,我國不斷有出臺相關政策去鼓勵它的發展。當前我國正處於當代工業化發展階段,環保任務緊迫疊加人口紅利消失,預製式結構建築迎來發展契機。同時,鋼鐵產能過剩背景下,裝配式鋼結構一再受到政策鼓勵,未來增量空間廣闊。

政策不斷驅動裝配式建築行業發展,未來增量空間廣闊

裝配式建築——“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

裝配式建築採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的模式,以預製構件在施工工地現場裝配,而非傳統的現澆模式。相對於傳統建築模式,裝配式建築具有更加“環保、高效、高質”的特徵。

我國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應用最為廣泛。鋼結構具備輕質高強、可塑性強、抗震性強、綠色節能等優勢,多應用於非住宅類建築中,較少應用於住宅建築,其單位造價比PC 40%的預製混凝土結構高約300 元。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由現澆走向預製式,是現代工業化的重要途徑,成本比傳統現澆方式高20-25%。

政策不斷驅動裝配式建築行業發展,未來增量空間廣闊

行業政策密集出臺,裝配式建築發展瓶頸有望快速突破我國政府近年密集出臺相應政策,沿上下游佈局實施共同著力。目前全國31省份已出臺裝配式建築發展規劃(其中26 個省份已出臺相應補貼政策)。據估測到2020 年,約8 個省份的裝配式建築面積佔當期新開工面積的30%左右,約5 個省份可達20%,預計其餘17 個省份該比例低於15%。

近期我們通過宏觀政策、產業研發、以及下游地產需求來分析,發現行業已到質變時刻。從宏觀政策角度來看,全國裝配式建築推廣與補貼並進,推進力度較大,行業有望乘政策春風,早日完善規範化產業化體系;從產業研發及成本角度來看,裝配式成本比傳統施工高,但傳統施工依賴於現場人員,人口紅利消失之際,勞務成本不斷走高,傳統施工方式成本優勢逐漸削弱,且技術研發加速之際成本有望降低;從下游來看,當前融資環境偏緊,地產板塊具有高週轉要求,裝配式建築需求有望擴張。

政策不斷驅動裝配式建築行業發展,未來增量空間廣闊

“十三五”要求裝配式建築到2020年佔比達15%,行業空間釋放在即我們根據“十三五”要求的最低裝配比例作出了裝配式行業空間預測,經測算可知未來三年裝配式建築總規模約12705 億元,2018-2020 年我國裝配式建築規模有望達2521 億元、3961 億元、6223 億元,分別佔2017 年建築業總產值的1.18%、1.85%、2.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