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頭救了一隻狐狸,它得道之後,兒子遇仙娶妻!

大宋朝,有個村莊,這個莊上有兄弟倆,老大叫張發,已娶了媳婦,生了一女。老二叫張二,二十多歲了,也沒混上家小。兄弟倆的日子過得很不寬裕,家中只有兩間草房,案板只有三條腿,那一條腿還是用爛磚頭支撐著的。

民間故事:老頭救了一隻狐狸,它得道之後,兒子遇仙娶妻!

這一天,張二跟哥嫂說:“在家也是受窮,不如出去混去。”經哥嫂同意後,張二離家外出了。但出門就得要飯,張二心想:要飯也得找個好地方要。他一路要飯奔東京汴梁而來。一直走到汴梁城邊,見一座樓瓦雪霜的莊園,肚子餓了,張二就進去要飯。進第一道大門,沒人答應,進第二道大門還沒有人理;等進第三道大門喊一聲,還是沒人答應,四下一看,院裡沒有人。西北角有一個廚房,走進一看,鍋上有兩起籠,正熱氣騰騰。張二心想,院內無人,我正餓得慌,吃飽再說。他打開籠帽,只見四菜一湯,有酒有饃,張二又吃又喝,酒足飯飽後,心想:堂樓上肯定有好東西,捎點再走。張二上了堂樓,頓覺酒上頭了,平時他哪喝過酒,加上一碗熱湯一頂,好了,受不了了。他看到室內有張床鋪,紅羅帳,絞緞被,便往床上一躺,呼呼大睡起來。一覺睡到天黑才醒了點酒,就聽有人喊“小姐”有人上樓來了。張二心驚肉跳,一下躥到裡間躲起來了,張二偷眼一瞧,是兩個女的,長得真俊,就和仙女一般。

他卻不知來的是狐仙和丫環,她倆走進堂樓,狐仙往椅子上一坐,便說:“丫環,快叫姑爺出來。”張二一聽心想:剛才屋裡我瞅了一遍,沒人呀?哪來的姑爺?丫環走到張二藏身跟前說道:“姑爺,俺姑奶奶喊你吶,快出來吧!”張二沒法,哆哆嗦嗦地出來了。狐仙又吩咐丫環:“叫您姑爺洗洗身子去,快給您姑爺取衣裳來。”張二洗完澡,更換好衣服。剛才渾身上下不值半刀火紙錢,現在換上了紫袍大褂,又洗了澡,一下子變得精神多了。狐仙又吩咐丫環取酒端菜來,張二心想:剛才我已經吃飽了,酒是不能再喝了。不多時,丫環端來了幾樣菜,狐仙親自給張二斟酒。狐仙說:“我是仙女,俺爹當初在世間時曾遇一大難,是您爹救了俺爹一命。俺爹得道之後,把我許配給你,並願你我白頭到老,我已在這等你三年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今日你來,從今後咱倆就結為夫妻吧!”張二心想:聽家裡老頭說過年輕時候救過一隻狐狸,我長這麼大,一直受窮,一路要飯,一進汴梁城就這麼容易娶了個仙女妻子,當家享福,全託老爹的福。狐仙接著說:“從今後你就住這裡,千萬別出院。一出院,就要惹出事來,我白天外出有事,每天晚上來。”張二點頭答應。兩人越聊越熱乎,越過越親熱,不覺個把月過去了。張二老是蹲在院子裡,悶得慌,京城是什麼樣?我得逛逛去,反正仙女不在家。

民間故事:老頭救了一隻狐狸,它得道之後,兒子遇仙娶妻!

這天,張二出了大院,在大街上溜達幾圈子,路上擺攤的、賣菜的都驚慌得不得了。原來,過去這個院住著一個大財主,後來來了個女妖,鬧得這家財主死的死,亡的亡,都絕戶了,現在又來了一個男妖,那一定更厲害。一街兩巷,議論紛紛,都在注意張二。

於是街上有一夥青壯年就結夥要揍死這個“男妖”。這天晚上,百名青壯年各拿木棒、槓子什麼的,來到大門口大喊起來。光喊就是不敢進,心裡都害怕,你擁我,我擁你,你叫我先進,我叫你先進,人多一鬨,擁進院裡了。張二呢,天天無事,正在堂樓睡覺,這時就聽一陣風響,是狐仙來了,狐仙一瞧,是一幫人要揍張二,便牙一切,嘴一咧,吹口仙氣,使得百十名壯年你看我像妖怪了,我看你也像妖怪了,這樣互打起來了,輕的哎喲,重的喊娘,打了一會,各自沒命地躥了。

狐仙上了樓堂,看見張二睡得正香,喊醒他,把剛才發生的事說了一遍,嘆道:“張二,咱不在這裡住了,還是回家吧。明天你到城裡車行僱百輛馬車,把這裡貴重的東西拉回家,再僱一輛轎子,咱倆坐。”張二說:“行。”

第二天,張二來到車行,找到車主,說僱車百輛。車主哪敢怠慢?昨晚發生的事,他也聽說了,可惹不得啊!百名抱鞭的車伕,也個個提心吊膽,誰知一去是死是活?不去吧也沒法,誰敢不拉這趟車!

百輛車都裝滿金銀財寶、綢緞衣物等,他倆呢,共坐一輛轎子回家了。

他哥張發正在村外拾糞,一看從遠處來了一幫車馬,可高興了,這下準能拾不少的糞,走近時,所有的車輛都停住了。張二從轎上下來,喊聲“哥哥”。張發一愣,張二變闊氣了,張發一下哪敢認得。張二說:“車上坐的是你弟妹,這百輛車上的東西全是咱的,你快回家安排一下,叫些人來把這東西卸下來。”張發心想:家裡還是那兩間草屋,東西這麼多,哪放得下。四鄰都過來看,看到張二在外發財了,又領來這麼俊的媳婦,往日都瞧不起現在都巴結了。這個說我家有地方,那個說住在俺家吧。都幫忙卸車,一陣忙乎,一切安排停當了。這時給車伕些銀兩打發走了。

民間故事:老頭救了一隻狐狸,它得道之後,兒子遇仙娶妻!

第二天,狐仙便說家中貧寒,居住偏窄,蓋處房舍吧。不多日,兄弟倆兩進院子的房舍建好了,房舍式樣是一樣的,老大在上首,老二在下首,又置百十畝地,日子過得當然很好了!

大哥的丫頭不小了,人一過富,說媒的也上門了。南莊一個大財主託人前來說兒媳。張發心想,過去人家瞧不起,現在攀上一個有錢的人家,當然願意了。一過生辰帖,二過柬,接著就擇了結親的吉日。離日子還有半個來月,張發媳婦沉不住氣了,和弟媳商量嫁妝的事。不幾日嫁妝打好了,嫁衣還沒做,張發媳婦三天兩頭急著嫁衣的事,到了日子前一天,狐仙才安排一輛車去鎮上買衣料,一下買了一大馬車:綢、羅、緞、紗的。明日就發嫁了,一大車衣料怎能趕做出來?狐仙對嫂子說:“你彆著急,今兒一夜我來做,一定不誤事。”張發媳婦不信她一夜能趕做成,晚飯後她就躲在一棵花樹下面想看看究竟。夜深了,只見狐仙手拿一把“信香”,點著一支,這信香有方向地鑽入夜空。一連點了十來支,不多會就聽一陣陣地風響,一個個仙女飄飄進屋,剪的,裁的,縫的,繡的,只忙個把時辰,一匹匹布料變成了一件件衣裳。張發媳婦心慌了,忙跑回家推醒張發說:“弟妹不是人,是妖怪!”她把剛才親眼看到的光景講了一遍,張發說:“管她是什麼,咱只要能跟著沾光享福就行。”

閨女嫁出後,張發媳婦跟張發說:“聽說人和妖一起生活,好景不長。還不如把弟妹害了,再給張二說一個,光現有的家產就足夠咱生活的了。”

一天,張發媳婦和弟妹一起在後花園閒玩,走進井臺邊時,張發媳婦一下把狐仙推進井裡,只聽“撲通”一聲,張發媳婦忙跑出大門外大聲叫喊:“救人哪!張二媳婦掉進井裡啦!”四鄰來打救,瞎忙乎一陣,沒撈著啥,嫂子一看弟妹正坐在堂樓上繡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