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中的!央媽終於讓馬雲實現了當年的諾言

記得馬雲曾經說過:"只要國家有需要,支付寶隨時會上交國家",這一"諾言"恐怕快要實現了。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了《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該"通知"指出:從7月9日起,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交存比例將會逐月提升,到明年1月份將會實現100%交存。

一語中的!央媽終於讓馬雲實現了當年的諾言

其實,備付金交存比例從今年2月份就在上漲,每月上漲10%,三個月的時間從20%上漲到了50%,也就意味著50%的備付金將會交存至制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而該賬戶暫時不計付利息,並且由央行進行監管,而支付機構不得私自佔用或者是挪用用戶的備付金。7月份之後,這個比例會越來越大。

說到此,相信有很多人不理解什麼是支付機構的備付金,備付金指的就是支付機構在為用戶辦理業務時,用戶提前支付的貨幣資金。

可以用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支付寶來舉一個例子,我們平時在網上購物的時候,需要提前支付貨款,這部分貨款就會進入支付機構,當我們收到商品後,在購物端點擊"確認收貨",這部分貨款才會從支付機構進入商家賬戶,如果沒有進行點擊的話,那麼等平臺的系統自動確認收貨後,支付機構才會將錢轉給商家,這個時間短則15天,長則30天。

一語中的!央媽終於讓馬雲實現了當年的諾言

那麼,這部分資金在這段時間就被稱為是備付金,即便是上交50%之後,支付機構手中仍然握有很大一筆資金。據數據顯示,在2016年的時候,客戶的備付金有4606億元,而到了今年5月份的時候,該數字已經達到了5000個億。

在沒有相關政策或者是法律進行約束之前,支付機構是可以拿這部分資金去投資或者是去購買一些理財產品,從而賺取利息的。但是,在央媽將交存比例進一步提升後,留在支付機構的資金會越來越少,支付機構能夠賺取的利息也就會越來越少。

那麼將比例提高到100%,支付機構每年流失的錢究竟會有多少呢?按照3%的年化來算,5000個億的利息就有150億,而實際上,每年的備付金可不只這麼多。這樣算下來的話,佔大頭的支付寶、理財通等比較大的支付機構每年損失的利息收入絕對不會低於百億。

一語中的!央媽終於讓馬雲實現了當年的諾言

不過,該通知針對的主要還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是不會產生影響的,

因為不管是支付方式還是支付流程目前都不會發生改變,未來就說不定了。但是,國家加強對支付機構的監管,對整個金融行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陰影地帶的減少,會更有利於該行業的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