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放水能否拯救樓市!

剛剛,央行降準1個百分點置換MLF,將釋放增量資金750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降準所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這部分MLF當日不再續做。除去此部分,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這次已經是央行年內第四次降準。第一次是1月25日,主要是支持普惠金額;第二次是4月25日,主要是置換MFL到期;第三次是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

而此番央媽再次放水!加上近期樓市瘋狂降價以求自保的舉動,不得讓人產生聯想:

央媽要出救市了?

要理解這次央行降準對房地產有什麼影響,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央行降準。

什麼是央行降準?

降準即央行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你去銀行存了100塊錢,銀行會用你的錢來放貸,但不能全部貸出100塊,依法至少需要留存一定的錢在央行賬戶,比如20塊,那麼20塊就是法定存款準備金(20塊也可以說是基礎貨幣,基礎貨幣法定存款準備金)。央行降準就是降低你必須存到央行賬戶的資金比例,比如從20塊下調為18塊,那麼銀行最多可用於貸款的資金就會達到82元,相比原來的80元顯然增加了市場流動性。

此次降準對樓市有哪些影響?

央行這一輪降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保證市場的流動性,主要小微企業的流動性,精準向實體經濟注水,目的絕不是樓市、股市。但難免,最後獲益的依然是樓市為主。

廣州(樓盤)PLUS也第一時間採訪了幾位房地產專家,聽聽他們是怎麼解讀的?

獨立地產點評人 黎文江

雖然說大水漫灌不能流入房地產,但央行降準,對與房地產有關聯的上下游的實體經濟解渴,還是有大的效果,間接地利好房地產。降價+貸款鬆動=入市好時機。

至於此次降準與近期樓市降價的關係,只能說是碰巧趕上。

廣州鏈家研究院院長 周峰

10月15日定向降準,而不是全面降準,就是不想一下子放鬆,僅僅是局部放鬆,特別會傾斜給某些超級大行。貨幣政策繼續“穩健中性”,既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對房地產領域也是相對利好的。二手房市場會慢慢有改善的,但價格在短期內還是會繼續下調,因為“買方市場”的特徵仍舊會維持至少6-8個月的時間。對買家而言,今年11月中旬會是最合適的入市時間,一切就緒了。對業主而言,想賣個好價錢,要麼繼續等多一年,要麼現在先讓步,落袋為安。

合富置業首席市場分析師 龍斌

這個時候降降準,我覺得應該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首先經濟大家都知道還是比較困難的,貨幣適度的寬鬆,為經濟輸血,有好的作用。第二,整個股市樓市不好,特別是股市很差,反映資金面不寬裕。樓市因為政策嚴格管控,整個市場開始往下走,此時降準有穩定市場的效應,會有提振信心的作用。第三,貿易戰我們要好好應對,再用原來的緊縮政策,不合時宜,此時降準提供更充裕的資金,是正確的。

但樓市和房價會不會就此往上走?可能性不大,因為樓市嚴格管控政策短期裡不會改變,再加上經濟不是特別理想,降準動作應該不會帶來樓市即可逆轉上升,但穩定市場和預期的效應還是不容忽視的。

“央媽”放水能否拯救樓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