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想跳槽 這世上沒有完美的工作

來源:經濟日報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是完美的,或者更好,所以會有跳槽者。跳槽應是你晉升的階梯,而不是迴避問題的手段。很多時候基層員工會把跳槽當做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的有效手段。當你成為一箇中高層管理者的時候,你更多會把跳槽作為個人事業發展的梯子,而不是用來回避問題的途徑。還有以下幾種場景是不太適合跳槽的:1.剛畢業,在一個行業裡積累的經驗少於一年2.距離上一次跳槽不超過半年的3.跟老闆吵了架,一時不爽就想辭職的4.被人忽悠了,沒有行業積累就想去創業的出現以下3種信號,你需要考慮跳槽。1、行業存在明顯天花板2、行業下滑,人才流失,從業人員老齡化3、不靠譜的老闆動一動之前的準備。1、更新項目經歷,突出亮點2、與獵頭朋友保持聯繫,瞭解行情3、上招聘網站看看目標公司的業務發展和職位需求4、與同行交流,瞭解目標公司文化與背景當然,對於完美工作的認識,也有另外一種直接明瞭的觀點:別再幻想完美工作。很多人幻想著離開自己現在的工作崗位,以開創一份有意義的事業,比如教書或非營利性工作,或是一份具有明顯自主權的工作,如創業。還有一些人則被地位和高薪所吸引,比如想當律師和諮詢師等(當然這也不是想當就能當的),或者想在充滿魅力的播音或出版行業工作。諷刺的是,正如許多人渴望躋身這些行業一般,這些行業中的許多從業者也渴望脫身。不僅僅是這些,在任何行業中你都很容易發現人們不喜歡他們現在的工作。為什麼聰明的人也有這樣奇怪的盲點?堅持一份你愛的工作為你一舉解決所有的問題提供了可能——比如來自於老闆的問題、收入問題、選擇問題。也許最重要的是它給我們提供了兩樣貴重的東西:意義和娛樂。理想工作似乎滿足了從多樣性和完成任務角度來說的深度需求,以及目標實現後的成就感。許多人想要一個對自己進行宏觀指導的老闆,而不是在所有細節之處步步緊逼。還有許多人想要一個如企業宣傳那般的企業文化。當人們談論理想化的工作時,他們也經常表達對一份值得做的工作的渴望:“我想有所作為”或“我想回饋……”所以你在尋找既令人滿意又有意義的工作時,有什麼問題呢?只有一點,就是你永遠不會找到這樣的工作。完美在擇業時是一種奇怪的目標。在選擇假期、房屋或者夥伴時,我們都漸漸學會不要將自己限制於完美。為什麼又要對一份填補我們所有幻想的工作這麼入迷呢?當人們考慮獲得理想的工作,他們其實已落入一個“全或無”的陷阱。這是一種對於宇宙的挑戰——給我一切,要麼就離我遠點。這當然地揭示了這種期望是多麼的被動:你可以大談特談“找到”完美的工作,但私底下你希望完美的工作找到你。“全或無”的深層黑暗面是:它允許你我什麼都不做。如果有美好的事情出現時,你可能會看一看,否則這個不冷不熱的計劃就持續著。玩“理想對現實”的這個遊戲意味著你可以玩弄各種對於未來的想法,但卻沒有對實際變化採取最簡單的第一步行動——這幾乎總是意味著向別人談論他們工作的現狀。我們需要“理想工作”這一概念,或者至少知道有一些工作是很令人興奮的。找到令人鼓舞的工作意味著學習如何正確地將自己和工作現實進行匹配,並知道如何繼續努力直到找到一個更理想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一筆生意,一筆關於你想要從中獲得什麼和企業(或者顧客)需要你提供什麼的生意。不接受二手信息,從內部找出這份工作的真實模樣。不要讓公司的品牌宣傳或媒體的報道讓自己變得過於樂觀。如果一個職位讓你的簡歷處於危險的方向,作為投資者,你就要進行儘可能多的調查。完美意味著希望和等待,但是卻少有行動。那些使自己變得足夠好的行為才能真正幫助你轉變你的事業。(責編:張葦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