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进口美国大豆?

栖云小镇

中国为什么要进口美国大豆,原因很简单:

第一,我们产不了那么多大豆;

第二,美国大豆“物美价廉”。

这么说吧,如果稍微熟悉国内大豆市场的人,就不会问出这个“门外汉”的问题了,当然笔者不奢求每一位国民都是粮油行业的专家,这样的话,笔者这样的三农媒体人就没必要存在啦,哈哈。

我国每年大豆需要1.1亿吨大豆!

下面,笔者就为大家详细的说一说为什么中国要进口美国大豆!

首次,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7年,我国大豆消费量在1.1亿吨左右,也就是11000万吨。

2017年,我国大豆产量在1450万吨左右,是的,你没有看错,是1450万吨。

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总量在9700万吨左右,是的,你也没有看错,就是9700万吨。

国内大豆需求量突破了1.1亿吨,而国产大豆的总产量只有区区1500万吨左右,这其中有超过9500万吨的缺口,怎么办?只能依赖于进口。

大豆需求为什么不能全部国产?

看完上一个问题,想必很多朋友都应该要问了,既然我国每年的大豆需求量那么高,为什么不能够完全由我们自己来产呢?每当看到这个问题,笔者心中都有一句你们真是“图样图森破”要说。

首先,你要知道,我国目前的大豆平均亩产只有不到150公斤每亩,也就是不到300斤/亩的平均产量,要想实现1.1亿吨也就是220000000斤的总产量,至少要用7.7亿亩土地,这对于我国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来说是不可能的!

用将近8亿亩耕地来种植大豆?还种不种小麦了?还种不种玉米和稻谷了?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可是要闹饥荒的,是要出大乱子的。

为什么进口美国大豆?

那么,咱们接着来聊下一个话题,为什么偏偏要进口美国大豆?

原因很简单,美国大豆价格便宜。

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三个大豆生产国——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中,就数美国大豆平均亩产最高,种植成本最低,其市场价格最低,所以,和其他国家的大豆相比,美豆在市场价格上有明显的优势,目前,美豆的到港完税价多在3200元/吨左右,较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有100元/吨左右的价差。

而且不管是美国、巴西还是阿根廷,种植的都是转基因大豆,目前世界大豆贸易中90%以上都是转基因大豆。不仅中国没得选,欧盟、日本等国也是如此,只能进口这些转基因大豆。

2018年,我国进口美豆总量不低!

所以,综合考虑,我国每年要从美国进口数千万吨的转基因大豆,2017年,这个数值是3300万吨左右。

2018年,虽然这个数值将会有所降低,但依旧会比国产大豆的总产量要高。

可以这么说,即便是2018年进口美豆总量较去年减少一半,很有可能还是比2018年的国产大豆总产量要高......

每当想起国产大豆,笔者都忍不住一声叹息。

我是钟情三农。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会积极与大家交流。


钟情三农

中美贸易战,让进口美国大豆走上前台。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大量进口美国大豆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纬度找到答案。

第一,从需求来看:

大豆是中国饮食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居民植物蛋白消费的重要来源。进口大豆在中国的用处,不仅在于豆腐、豆浆等豆制品的消耗,更重要的是榨油和豆粕,而豆粕是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

随着国人饮食多元化,对油、肉、蛋、奶等需求也不断加大,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2017年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8431万吨,禽蛋3070万吨,牛奶3545万吨。而养殖家禽,每年约需3亿多吨的饲料,其中,需豆粕7000万多吨。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也曾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1995年以前,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出口一些,但如今,进口依存度接近90%。



第二,从国内供给来看: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1.17亿亩,比上年增加871万亩;产量1916.9万吨。近两年产量出现回升趋势,即便如此,缺口依然很大。依照目前国产大豆平均单产120公斤/亩,如单靠自己供给,换算下来需8亿亩的耕地种植大豆才能满足需求,而我国粮食播种面积2017年实际仅为16.83亿亩。

考虑我国现有的20多亿亩耕地资源,重点是保口粮、保谷物,加上棉、油、糖、菜等作物,增加大豆面积的空间确实有限。如果大量增加粮种豆,又会带来其他主粮的进口高企。再加上国内种植的大豆为非转基因,相比玉米等性价比低,行情不稳定,农民种植意愿不高。

第三,从内外价差来看:

美国大豆源自中国,如今却早已反客为主,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大豆种植国和第二大大豆出口国。2010年,美国的大豆播种面积是4.65亿亩,2017年为5.43亿亩,增幅达到了16.8%,产量也从9066万吨增加到11951.8万吨。其主要源于对大豆转基因技术的改造。

转基因大豆抗除草剂和抗虫害等功能让种植成本大大降低,从这点来讲,转基因大豆解决种植大豆的痛点。如今美国95%的大豆是转基因大豆。同时美国土地相对丰富且利于规模化作业,再加上美国疯狂的大豆补贴政策,美国大豆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美豆成为美国的“黄金豆”。

在“比较优势”下,最终美国大豆以低价的生产成本扰乱了国际大豆市场,造成了大豆倾销的不公平贸易。以2018年3月2日为例,到港进口大豆价位看3420元/吨(1.71元/斤),而国内大豆市场价在1.8-1.9元/斤。

第四,从综合利用价值来看:

转基因大豆蛋白含量低,口感较差,但出油率可以达19%-22%;中国大豆蛋白含量较高,口感也更好,但出油率只有16%-17%左右。美国大豆比国产大豆高出2%-5%的出油率,压榨利润高。到岸价低、综合利用率高,让进口美国大豆成为市场的必然。

当然对于转基因大豆,国内消费者普遍较为敏感。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中,5类17项中的转基因大豆相关占据一类,包含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要求必须标识。



第五,从进口占比来看:

据海关统计,2017年中国进口大豆9554万吨,同比增加13.9%,创历史新高。自2010年到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已由5479.8万吨增加到目前这一数据,增幅高达74.3%。中国对进口大豆的依存度在飞速上升。

第六,从贸易合作来看:

我们有需求,美国有供应,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原本只是正常的贸易行业。一直以来,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且占比不断上升。 2010年至2017年,中国自美国大豆进口量从2359.7万吨增至3285.6万吨,增幅39.2%。2017年,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占美大豆出口总量的57%,超过其他国家进口美国大豆的总和。单品类产品中,美国对华出口大豆最多。对华大豆出口金额占对华出口总金额的11%,占对华出口农产品金额58%。所以,大豆出口对美国农产品贸易举足轻重,甚至对美国经济也具有重要影响。



第七,能否改从其他国家进口替补:

对于大豆对美国的依赖度,中国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前些年我国政府也针对美国大豆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并逐渐将进口的大豆方向从北美向南美转移,现在巴西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大豆出口国家。

目前,巴西大豆产品增至10年前的1.8倍,并与居全球产量首位的美国大豆产量的差距缩小至650万吨;且巴西大豆的平均蛋白质含量38%高于美豆34.1%。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9554万吨。其中,自巴西进口5092.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3.3%。

4月11日,据咨询机构Agrural公司称,2017/18年度巴西大豆产量有望达到创纪录的1.19亿吨,因为大部分产区的大豆单产高于预期。本年度阿根廷大豆作物一直受到持续干旱的影响,大豆产量数据可能进一步下调。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背景下,正在静观其变的南美大豆贸易商可能会坐地起价,再加上港口距离问题,中国要找到其他替补进口将面临更高成本。



有利的因素是,此时,东欧及俄罗斯等地的贸易商也都寻求开拓中国市场。

第八,贸易战的影响:

长久以来大豆被喻为中美贸易战的杀手锏;在以往美欧的贸易争端中,农产品一直是美方的软肋。中国反制措施消息一出,美国农产品期货全线大跌,当日美大豆跌4%、美豆粕2.59%、美豆油2.75%。

但贸易战是双刃剑,一旦实施,对中美两个超级大国未来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对粮油市场的影响不大,可替代花生油、菜籽油等食用油品种供应充足。但考虑国内肉奶蛋白消费正日趋增强,豆粕价格上涨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养殖业成本的上涨。并传导到农产品以及养殖业的涨价,形成连锁反应。但考虑饲料中豆粕用量一般为20%左右,可以一部分用玉米替代。中信建投证券的分析认为,对美大豆加征关税后对国内CPI的影响约为0.08至0.23个百分点,通胀仍属可控。



而对于美国豆农来说,失去了像中国这样的大卖家,出口难以实现,收益将大幅下滑。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在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如果中方关税制裁落地,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可能暴跌71%。中美贸易摩擦已经影响到美国豆农春播。往年3月底至4月初,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的农场主开播大豆,但今年却还未开始。虽然美农场主还有机会调整种植作物,但高粱、玉米等替代作物同时入围中方贸易反制名录。美农忧心忡忡。

所以,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想打贸易战,但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美国出狠招,我们必然要亮利剑!


三农之声

看来题主是圈外人的概率极大,圈里人不会问这样的基础性问题,下面我就从不同的维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分享。

1、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9554万吨。其中,自巴西进口5092.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3.3%;自美国进口3285.3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4.4%。另外,2017年国产大豆产量不过1455万吨。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产大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必须要大量进口。

2、有人说,中国以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沦落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实在是不应该,我们应该多种大豆,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然而,从耕地面积上看,中国一年进口近亿吨大豆,相当于8亿多亩耕地的产量,占中国18亿亩耕地总面积的40%。中国的耕地需要优先保证水稻、小麦等主粮的生产,哪有这么多耕地种大豆。另外,国内种植的大豆主要是非转基因,相比玉米等性价比低,农民不愿意种。

3、2017年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8431万吨,禽蛋产量3070万吨,牛奶产量3545万吨。每年养活这些猪、羊、鸡、牛等需要3亿多吨的饲料,需要消费7000万多吨的豆粕。由于国产大豆数量有限,只能依赖国外进口。

4、昨天,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玉米、汽车、化工品、飞机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消息传出后,美国农产品期货跳水,芝加哥CBOT美豆1805盘中一度跌幅超4%。除了美国大豆期货跳水外,美国农产品期货全线大跌,玉米下跌超3%、大豆下跌3.3%、小麦下跌1.7%、豆油下跌1.8%、豆粕下跌2.9%。

5、进入2018年,豆粕价格涨幅已经达到400元/吨。若中美贸易战真的打响,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将受到重大影响,由于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量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0%左右,据相关专家分析,如果实施的话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将暴跌50%以上。

总之,我们有需求,美国有供应,所以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原本只是正常的贸易行业。但如果美国真的悍然掀起贸易战,中国也能承受美国大豆进口量大幅减少的冲击,进口的缺口可以通过南美国家填补。比如,巴西、阿根廷等。

上述分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畜牧大集网

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9554万吨。其中,自巴西进口5092.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3.3%;自美国进口3285.3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4.4%,美国居中国第二大豆进口国的地位。此外,2017年国产大豆产量不过1455万吨。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大豆上已经不能自给自足了。

过去我国东北黑土地上盛产东北大豆,但后来美国来了改变品种的大豆对国内大豆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美国大豆好在哪里呢?一方面美国大豆改良品种的出油率要比中国本土大豆高出不少;另一方面美国是现代化农业生产,3%的人口养活了全美人口还有富余,他们生产出来的大豆的价格要比中国更便宜。中国老百姓当然是买便宜的,不会买贵的,如此一来,中国大豆就逐步退出市场。不要说大豆,就连我国的玉米、豆油等农产品也还是要依赖于国外进口的呢!

此外,中国14亿人口都要吃动物类肉制品,很少有人纯粹吃素的了,所以肉类的需求量也在快速上升,2017年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8431万吨,禽蛋产量3070万吨,牛奶产量3545万吨。每年养活这些猪、羊、鸡、牛等需要3亿多吨的饲料,需要消费7000万多吨的豆粕。中国人近年来对肉食需求大增,所以对肉类的需求增加,也就激发了对进口豆类需求的增长。

最后,国家现在的主粮还勉强够吃,但是对粮食的需求也在增加,原因是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粮食以外的深加工产业也耗用了大量的粮食,比如酿造大量白酒,最近传言茅台酒供不应求,就是国人有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深加工的产品需求开始扩大,而中国的可耕土地面积有限,政府先要确保粮食需求稳定,那么就会把大豆放在稍微次要的位置,近年来主要还是依赖于进口大豆,以解决国内对大豆的需求。


不执著财经

我来回答,国家也会向国内的豆农收购大豆只是国内大豆种植的太少了从国内的行情来看,国产的大豆在同美国进口大豆对比时显的没有太大的优势,为什么要从美国进口大豆,因为我国的国产大豆供给不足,这会影响我国的食用油的供应,在加上美国的大豆质量好价钱低。

根据我国在2017年,全年进口的大豆就有9500万吨还要多,其实我国在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大豆产量为1900多万吨,差距以经达到了近5倍多如果我国不去近口大豆,想单独的依靠我国的国产大豆供给,决对满足不了我国国内的需求国内的粮食就会危机,国家进口大豆可以说是这是国家的即定方略,随然国家也增了900多万亩的大豆,但是我国的大豆土地面积不会永远的增下去的,还的满足我国国内的需求,还得避免国内粮食的危机,所以我国指能从美国进口大豆。

现在我国居民平均每人平均食用油数量为20升,我国是一个消费大豆最多的国家,绝大部分被用做于豆制食品的制作如果我国不进口这9500万吨的大豆,食用油市场的缺口太大了我国也指有从美国那里进口大豆了。

由于美国的大豆产量高,美国大豆补贴很高人家的成本很低,导致了美国大豆的出口价格比国内价格还要低,从国内的大豆的需求量上来说,我国的大豆跟国内大豆的生产量来说跟本满足不了国内的大豆市场,消费量最大的不是,豆腐,豆花,豆油,其实消费量最大的是我国的养殖业,优其是中国的消费量是巨大的,如果我国要保证自己的生猪产量,和肉蛋的供给等,都需要很多的豆粕来作饲料,我国必须要进口大量的美国的大豆。

如果我国不从美国进口大豆,把美国进口的大豆的订单给巴西,可是把巴西的大豆给买光了也达不到我国进口的数量,所以说,在大豆进口这一项上,想一下子直接不从美国进口大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指有一点点的来,规跟接底就是因为我国的老百姓是一个消费豆制食品最多的国家,还必须的要买美国的大豆。


农叔LIFE

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的粮食安全。这些年,美国政府的大力补贴发展大豆种植,蚕食了中国大豆市场的很大一部分,几乎摧毁了中国的大豆产业。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量由5479.8万吨增加到了9552.6万吨,增幅高达74.3%。2017年中国前三大的大豆进口国分别为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量分别为5093、3285、658万吨。与此同时,中国大豆产量连年下滑,2016年产量仅有1294万吨,不及进口量的七分之一。

其中美国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比例也很高。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的数量超过了美国总出口量的57%,近年来进口量整体呈现不断加大趋势。根据美商务部数据表明,单品类产品中,美国对华出口大豆最多。前些年我国政府也针对美国大豆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

但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国也在加大大豆产业扶持力度,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大豆在2017-2018年度的产量增长15.07%,达到1489万吨,近两年产量出现回升。

我国进口大豆目前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饲料豆粕,二是食用豆油。中国有着十几亿人,食用油使用现在是大量增加,人均使用量年消费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6公斤增加到目前的22公斤,所以我国进口大豆也是难免的。但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看,不能对外形成很大的依赖。


牛熊交易室

中国为什么要进口美国大豆?
我国生产的大豆不能满足本国市场需求吗?为什么要花钱进口美国大豆?

中国是大豆的消费大国,也是大豆种植生产大国,也是进口美国大豆的大国。1996年是中国大豆的转折点,由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了大豆净进口国。随后逐年上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净进口国,美国大规模种植大豆,于是美国成了大豆主要进口国。

2015 年中国进口大豆 7835 万吨,占全球大豆进口的 63.4%,是国产大豆产量的 6 倍,占国内大豆消费量的 90%左右,大豆消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升。

中国自产大豆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豆需求量,需要进口大量大豆补充市场的需求量。在我国大豆主要用于豆粕饲料,食用豆油和食用大豆。

1、我国大豆种植的现状。种植面积减少,大豆需求量却连年增长。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大豆的需求也大幅增长,而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已经饱和,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大豆需求。种植大豆每亩的利润比玉米的利润更低,黑龙江等大豆主产区,很多都种植玉米代替大豆的种植。

从2009年开始,大豆的种植面积连年下降,而大豆的需求量却连年增长,使得不得不依赖进口大豆满足日益增长的大豆需求。

2、豆粕饲料的大豆原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豆粕饲料是猪饲料等其他饲料的主要来源,2016年豆粕的消费量达到6000万吨,豆粕的需求量还在上升,增速开始放缓。主要原因是现在大规模的养殖,需要大量的豆粕为原料做饲料。已生猪为例,在2000年以前还有很多农村人散养生猪,散养猪主要是以野菜,蔬菜等五谷杂粮喂养,饲料的需求量很少。2000年以后,散养生猪越来越少,都是规模养猪,规模养猪都是饲料喂养。规模养殖户的增长,带动饲料的需求量增长,也带动了豆粕的需求量增长。

3、食用豆油的大幅增长

在以前市场很少看到大豆食用油,现在市场上的大豆食用油随处可见。大幅增长的大豆食用油,带动大豆的需求量增长。

4、大豆的食用

在我国大豆的食用产品主要有毛豆,豆腐,腐竹,豆类小吃等等我们常见的产品。我国是食用大豆的主要消费国,人们对都大豆及豆制品的喜爱源远流长。大豆被我们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大豆也是我们最喜爱的农产品之一。

结语:我国人民对大豆是情有独钟,用大豆做成的美食,加工成的豆类副产品种类繁多,大豆的使用量和需求量一直稳步增长。而我国的大豆产量却没有跟上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我们从大豆主产国美国进口大豆。


昕瑞生态

正如题主所说国产大豆确实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此外我们分析一下另外两个问题不进口美国大豆是否有其他备选对象?美国大豆价位是不是比国产大豆低廉?下面我们逐条来看一下。

国产大豆的现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从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蛋白及油料需求就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了。于是从上世纪1996我国开始批准进口大豆来弥补国内的市场需求。这也是我国国产大豆供给不足的一个体现。从进口这么多年的大豆情况看,我国的大豆产业可以说是止步不前的,产量基本稳定在1300万吨上下。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看,所有豆类(大豆、绿豆、蚕豆等)作物的产量也不过1917万吨。单一看这一数字可能没太大概念,我们看一下2017年的大豆进口量:9550万吨;2016年大豆进口量8300万吨。对比下来就显得我国国产大豆对于国内巨大需求面前显得多么微量了。

或许会有朋友说,不去进口大豆,我们国家自己也可以生产,满足国内供给。我想说这个想法真的太幼稚了!如果不依赖进口大豆,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需要再提高7倍,什么概念呢?我国2017年的大豆种植面积为1.07亿亩,产量为1310万吨,换算下来也就是说需要拿出7.75亿亩的耕地来满足国内大豆的种植需求。而我国当下耕地总面积还不到21亿亩,占了三分之一还要多,试问由此造成的粮食短缺该如何解决?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情况恰好同美国相反,美国人少地多,有条件拿出耕地种植大豆,并且不为口粮短缺而发愁,我国如果真的拿出那么多耕地种植大豆的话,恐怕就要有人上街乞讨了。此话虽然夸张,但是粮食短缺的局面却是肯定的。

是否有其他备选进口对象?

很多朋友提到美国就来劲,但是美国技术等先进的事实却也不容否认。谈到当下话题,如果不进口美国大豆,还有别的国家替代吗?当前世界三大大豆生产国:巴西、美国、阿根廷。

有数据表示当前巴西和美国大豆产量均在1.17亿吨,但是巴西稍微比美国低一点。也有报道称,很快巴西大豆产量即将超越美国。而阿根廷大豆大豆今年产量在4000万吨附近。加之今年气候干旱因素,美国巴西大豆也都可能出现大面积减产。暂且不论减产的因素,通常三大大豆出口国的大豆一半出口一半自销。也就是说如果不进口美国大豆的话,以巴西阿根廷大豆总产1.56亿吨的一半来计算,尚无法满足我国的大豆需求!更何况巴西和阿根廷出口大豆还要供给世界其他国家。这种情况下,不进口大豆可能吗?

进口大豆价位低出油率高

从大豆价位来说,进口大豆普遍要比国产大豆价位低出1毛甚至更多。并且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出油率普遍还要比国内大豆出油率高出1-2个百分点。面对国内食用油供给如此短缺的情况下,榨油也是大豆的主要用途。从榨油来说,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那种更加受到欢迎自然不言而喻。而大豆加工企业来说,有更为便宜、出油率高的大豆为何不用呢?

从上面的几条分析看,当前进口大豆、美国大豆的局面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国产大豆确实无法满足国内大豆市场的需求,并且,不去进口美国大豆,其他国家也难以满足我国的需求。除非我国放弃食用大豆制品,但是这可能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添加关注,为您分享更多农业科学信息。


科学兴农

美国现任的驻华大使叫特里·布兰斯塔德,这位先生出生在艾奥瓦州一个农场主家庭,他先后6次出任艾奥瓦州州长,可以说他对艾奥瓦州的了解应该是了如指掌。童靴们可以上网查公开的资料,你会发现,他跟咱们的老大有交往,这也说明了2点:

1、川普对咱们老大的重视

2、美国对农业(出口中国)的重视

为什么提到农业了呢?

因为艾奥瓦州号称“美国的粮仓”,它与咱们有不少农产品贸易的交往。艾奥瓦州又译作爱荷华州、爱我华州或衣阿华州,你看这名字起的,爱我华,依阿华,似乎证明着什么。

也的确,这个州主要的农产品有玉米、大豆,畜产有牛与猪,而玉米产量在50州内居第一位,大豆和燕麦产量居全国第2位。

而这些农作物产品对咱们来说是最感兴趣的!

这几年国人吃肉的数量翻番的增长,国人“天天吃肉”的事实也有证据可寻

1、城镇化进程使得中国每天新增大约2000万的城镇人口,而城镇居民往往会消费更多的肉类。

2、1989年,上海第一家肯德基(KFC)门店在外滩一个英国绅士俱乐部的旧址开业的时候,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是每年20公斤。经过近30年的收入增长,如今这个数字已超过每年62公斤。

总之,国人是越来越能吃了(是不是也暗示未来是医药的天下?)为了满足国人的胃口,势必养殖业发达才行,因此养猪养牛羊等的饲料就要有足够的充足。

我们这片土地的粮食不可能只喂牲口,人口这么多,人还不够吃,只有向外采购才行,所以我们从美国进口大豆,需求量近1亿吨了,可以说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市场。

饲养牲口的食材有了,畜牧业肯定跟着就会发展起来,我们从日常能接触到的畜牧业经营模式的改变就能发现,比如猪以前的养殖方法是弄一个后院,然后给猪喂食剩菜,现在不是了,现在是流水线工业化企业模式。

农业部有一组数据虽然不是最新的,就可以看到这几年的惊人变化:

从2005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大型家禽养殖场占全国养殖总数比例从三分之二提高到逾90%,大型养猪场占全国养殖总数比例从16%提高到估算的50%

产业的繁荣伴随的就是产业的合作,例如:美国嘉吉在安徽省投资3.6亿美元打造了一个养鸡产业链,每年处理6500万只鸡。

资料:美国嘉吉是世界四大粮商之一(另外为ADM、邦吉、路易达孚),最大的动物营养品和农产品制造商,总部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

去年4月份,嘉吉与中国新希望集团和另一家合作伙伴在天津投资了1亿美元的大豆压榨厂,你看最近的贸易战争吵,新希望集团的老总刘永好还出来说话了,他表示针对大豆进口的任何长期行动都会导致中国通胀上扬,他还说,原料价格上涨会影响饲料价格,最终影响到中国的所有人,当然,他也说了一些额外的冠冕堂皇的话。

可以说,也正因为能吃,有庞大的吃的需求,国内又不能满足,才会出现来自于国际大豆产品的供应链!

(新美大使一家)

那么国内国外的大豆是怎么一种情况呢?

国内大豆:收成很少超过1500万吨的,且本土大豆的生产成本比进口大豆成本高。为什么这么低?有一个原因,我们禁止本土大豆使用转基因作物。

国外大豆:因为进口的大豆主要用于动物饲料和食用油,所以我们没有转基因的限制,

目前我们从国外进口的大豆比例大概是这样:

55%巴西、35%美国、10%阿根廷

巴西和美国的比例也会变,取决于价格、政治考量等多方面因素。

如此巨大的大豆需求量对大豆输出国影响很大,比如:

美国的哥伦比亚河上原本是小麦出口的码头被改造成用于大豆玉米出口的码头,以便于服务中国。

美国北达科他州本来不适合种植大豆,这个美国本土气候最寒冷的州被开垦成种植大豆的产地,用于出口中国。

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索里索市大草原的面貌被逐渐的破坏掉用以种植大豆。

等等

整理了大豆的相关资料后,我有一个最大的感悟,我们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受益者,同时我们又都会受到全球化经济的影响,也就是从今天起,中国人在对外平台的每一句表态和每一个行为,都可能影响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丑岛君

中国大豆必须依靠进口,只靠本国大豆肯定是满足不了人民的生活需要。

首先给大家算笔账。如果中国每人一天按照0.6两豆油,这个数字包括了所有的熟食品,比如火腿肠以及点心和油炸食品等。那么一个人一年大约需要20斤豆油。全国有近14亿人口,一年全国食用豆油为280亿斤。根据本人最近几年种的大豆亩产为500斤,出油率最好为14%,也就是说一亩地可以出70斤豆油。如此而算中国一年大豆种植面积为280÷70=4亿亩。

国家统计局所统计的数字显示:2017年豆类种植面积为1035.2万公顷。可换算成1.55亿亩。玉米种植面积为3544.52万公顷,换算成5.3亿亩。

如果大豆不进口,那么在现有的种植面积基础上还的增加4—1.55=2.45亿亩。通常只有种玉米的土地才适合种大豆。这样玉米种植面积少了5.3—2.45=2.85亿亩。根据统计局调查玉米一亩地产量为700斤,玉米缺口为2.85✘700=1995亿斤。换算成9975万吨。

也就是说如果不进口大豆,就的进口近1亿吨玉米,如此庞大的数字是太难了,不如进口大豆合适。

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价格也低,所以选择了进口大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