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的5%和王石的25%,背後是什麼?

雷軍的5%和王石的25%,背後是什麼?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 王石

前言:

王石25%一刀切之後,萬科在短短几年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房企,這是最好的榜樣。

雷軍的5%和王石的25%,背後是什麼?

雷軍 武漢大學新品發佈會現場

4月25日,雷軍在母校武漢大學公佈了小米董事會的一項決議:小米的硬件綜合稅後淨利率不超過5%,超過5%的部分,小米將用合理的方式返還給用戶。

此言一出,舉世皆驚。因為智能手機整體利潤率還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蘋果達到了35%,三星在15%左右,國產手機低一點,平均淨利率大約為10%,就這任正非還非常不滿,幾次在華為內部批華為手機利潤率太低。

大家都追求利潤率,小米為什麼反其道而行之?

雷軍的解釋是,小米要做“與眾不同的偉大公司”;有小米投資人表示,利潤率不超過5%,是小米“控制利潤、剋制貪婪”價值觀最重要的體現。去年雷軍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曾表白心跡:“

小米永生永世不會以利潤為中心”,有人覺得小米賣得便宜“拿出去丟人”,但雷軍說自己從來沒有一絲動搖。

這個解釋貌似說得通。在決定企業前進方向的各種因素之中,價值觀的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谷歌就是因為價值觀原因,撤出了中國市場。阿里更是高揚價值觀大旗,“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我聽螞蟻金服的一位同學講過一個段子:一位新來的高管,躊躇滿志的提出一項產品計劃,這項計劃從各個方面都無懈可擊,錢景光明。這時候一位同事提出了問題:這個產品對社會有什麼價值,有什麼好處呢?

那位新高管一下就懵了:社會?關社會什麼事?我們在商言商,為什麼要考慮社會價值?

但就是因為他答不出來,這個完美的產品計劃被否決了。因為追求社會價值是阿里的價值觀之一,價值觀通不過,在阿里就是一票否決。

大公司為何重視價值觀?歸根到底,價值觀是一種觀念。在我們所受的教育裡,觀念只是上層建築,是低於利益的。但事實未必如此,蘇格蘭哲學家、經濟學家大衛·休謨曾經指出:儘管人是由利益支配的,但利益本身以及人的所有事物,都是由觀念支配的。經濟學家張維迎在《理念的力量》中表達了一種觀點: “

人作為理性存在物最重要的是目標理性,也就是說我們究竟應該追求什麼,而不應該追求什麼。”所謂目標理性,也就是價值觀。

雷軍的5%和王石的25%,背後是什麼?

不過,讓我們回到現實世界來,對於我們現在所處的市場環境,對於企業家掛在嘴邊的口號必須得保持懷疑。雷軍喊出5%,真的是出於價值觀的驅動嗎?

王石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萬科超過25%的利潤不做。”

我問王石:“這是出於價值觀驅動嗎?”

王石的答案出乎我意料,不是出於價值觀,而是利益權衡。在將萬科利潤率一刀切到25%之前,王石將萬科1984年到1992年的貿易記錄整理了一遍,發現結果是賠錢超過賺錢。王石由此意識到,“市場不可能(持續)暴利,暴利是一定要懲罰你的。”

理解了王石的25%,也許有助於理解雷軍的5%。

蘋果已經下滑了,三星、華為、OV,以及小米,還會遠嗎?如果800億美元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怎麼辦?

智能手機之前,最重要的硬件產品是PC,PC的利潤率也曾經在10%以上,但在智能手機崛起之後不斷下滑,2013年DELL的利潤率還能達到7%,去年就只有4%,DELL已經是PC行業裡利潤率最高的企業了,一些國產品牌利潤率也就2%。

從PC的前車之鑑來看,雷軍旗幟鮮明地將利潤率紅線定在5%,既是小米價值觀的體現,也是在為可能到來的寒冬做好準備。如果不可避免,那就不如主動擁抱。

雷軍的5%和王石的25%,背後是什麼?

結語:

利潤率降價未必是壞事,沃爾瑪利潤率很低,照樣雄踞五百強,最重要的是把握市場的趨勢,做出最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決策,哪怕這個決策得暫時忍受眼前利益的損失。雷軍的5%沒準真的會將小米帶向偉大之路——王石25%一刀切之後,萬科在短短几年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房企,這是最好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