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生存在哪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我是学霸0011

高考过后,一些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学生纷纷选择复读,然而复读的这一年也充满了变数,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

本人常年从事一线教育,现就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一下:

一、心理问题

高考复读生的心理在种种复杂原因的作用下,比如付出与所得的心理落差,家长的高度关注,老师的强化刺激教育,自己的过高要求与无法企及的现实等等形成多种多样的矛盾,这些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上,以致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1、焦虑躁郁心理

焦虑躁郁心理是高中复读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体现为对自己的表现极度不满意,进而扩展到对周围的人事不满意,迁怒于家长,同学或老师。特别是走读的学生,要么跟家长不交流,要么就是无法交流,其实这都是焦虑躁郁心理的表现。

危害:

焦虑躁郁心理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往往易产生自卑、不自信的心理,加重学习压力,削弱学习效率。



解决方法: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循序渐进。

2.紧跟老师的步伐,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要搞“单打独斗”。

有些复读生,总不愿跟着老师的步伐,觉得老师讲的他已经会了,不应该把精力浪费在自己会做的题上,殊不知知识的融会贯通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过程,只有跟着老师的步伐进行有序的复习,才能找到自己最薄弱的那一环,并补牢漏洞。

3.准确客观的评价自己,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好高骛远。

高考从来都是持久战,复读班更是,谁能长久的掌控自己的情绪,高效的学习,谁就可以取得最大的对自己要求过高,

4.积极乐观的心理暗示,恰当的自我减压。

简单来说焦虑躁郁的心情来自对自己的高要求,来自付出与所得不达预期的愤懑,每天要在心里暗示自己:“付出就有所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即使看不到希望,并不代表我没有进步,一天进步哪怕一点点,也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相信不断平和自己的心态,不被不良情绪所控制,才有助于更有效的发挥自己的潜力。


2.封闭压抑的心理

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成为复读生是一件极其丢脸的事,不但自己丢脸,也让家人蒙羞,于是恨不得谁也不见,谁也不交流,封闭自己,逃避一切,久而久之,极度压抑的心理无处发泄,就可能更加轻视自己,甚至产生伤害自己的行为。

这种心理和焦虑躁郁的心理真好相反,前一种心理偏重于向外发泄,这一种心理偏重于自我折磨。


解决方法:

1.端正态度,正视自己,悦纳自己。

真正的强者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选择,不断激励自己而不是看低自己。每天肯定自己的付出,坦然接受自己的所得,无怨无悔的拼搏一年,对自己不苛求、善待自己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2.打开心扉,相信来自家人、朋友、老师的关爱和力量。

封闭抑郁的心理往往极度敏感,过度在意别人的言行评价,要相信即使跟你亲近的人说了不恰当的或者你不乐意听的话,那也是希望你好,否则又怎么叫亲人、朋友,即使不是你的亲人朋友他们说什么又有何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并敢于交流善于交流,只有敞开心扉才能拥有更健康向上的心理。

3.善于寻求学习伙伴,勇于寻求来自别人善意的帮助。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结伴学习更有学习的氛围,而积极寻求别人的帮助,无论老师、家长或是朋友都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大的力量,看到更大的希望。

二、不能正确面对平常考试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所带来的压力。

高中复读生面对的压力不同于新生,他们更在意自己的成绩,有了一次失败的经验,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少了侥幸和幻想,所以频繁的考试所体现的成绩浮动带给他们无穷的压力,如果不能正确面对的话,就造成对自己能力和未来的误判。

解决方法:

埋头苦干,不问前程。

“埋头苦干,不问前程”,这是我常对复读的孩子说的话,既然这是一场持久战,那么就把结果的角逐放到最后的高考上,不要被平常的小考分散了精力,过度在意平常的考试成绩,无论考好考坏都会分散自己的精力,反而得不偿失。
1

以上种种情况,无论来自心理,来自学习成绩的影响,还是来自外界的舆论等都是复读生在复读期间常见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高中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内心还没那么强大,因此,家长和老师也要做好复读生的心理疏通,特别观察平常考试前后学生情绪的浮动,并及时与学生交流,为迷茫的孩子打开一扇光明的窗,让他们看到更多的阳光,对未来充满希望。


指尖教育帝国

復读先明确自己科目差距和自身不足之处;①记忆力一一如果记忆力差就要多付出点努力,做好笔记,多学多问。②注意力不集中一一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要抛开杂念,耳听一方眼成一线,不为外音所扰,能克服缺点和困扰就一定能成功的。


用户93957325655

我感觉最重要的品质是自信和勤奋,勤能补拙,如果高考失利是因为自身不够努力,或者学科知识漏洞多,那复读的目标和方向就很明确,克服心理和身体上的惰性,多下功夫,多和老师交流,肯定会有收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