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 应理性看待网贷平台频频“爆雷”现象

近段时间,P2P网贷行业颇不平静,“爆雷”不断。

从6月中旬开始,先是“上市系”平台钱满仓逾期后“爆雷”,接着在端午节过后,两大高返平台唐小僧和联壁金融接连“爆雷”,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此外,五星财富、钱妈妈、小诸葛金服等多家平台也密集出现问题。

据P2P网贷行业门户网站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66家,其中问题平台52家(提现困难49家、跑路3家),停业平台14家。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期网贷平台频频“爆雷”,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与严监管有关,在金融监管不断趋严之下,一些无法满足合规要求的平台自然难以继续运营。

4月初,监管部门紧急叫停地方备案细则的发布,随之而来的是合规备案工作的延期。随后,《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的发布,使各平台都在想方设法完成平台自身转型,否则就会面临被“清盘”危险。在此压力下,部分资质不良的平台开始“爆雷”。事实上,最终“爆雷”的平台本身就存在不少问题,违背了互联网金融运行的规律和原则。而这样的平台出问题也只是早晚的事。

其次,在去杠杆背景下流动性趋紧,导致部分平台借款人逾期率快速上升,实力较弱的平台难以维系正常经营进而“爆雷”。雷潮之下,反过来会加剧投资者恐慌情绪,导致部分平台出现盲目挤兑现象,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与部分平台涉嫌非法集资和自融有关。一些问题平台会以高返现或高利率为诱饵,骗投资者上钩。以唐小僧为例,该平台一度被誉为“民间四大高额返利平台”之一。为了吸引用户注册投资,最高返利甚至达到100元返现30元的程度,仅注册就有30%的收益。而且,就在出事的前一天,唐小僧还推送了一波诱人的高返广告。

纵观上述三种情形,以最后一种对行业的影响最为恶劣。圈内甚至流行一句话,“当你只盯着它的高利润,它却盯着你的本金”。“这类平台涉嫌设立资金池、开展自融甚至触及非法集资的法律红线,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网贷平台。但因此体量大,用户多,出事后对整个行业的负面影响极大,不仅加剧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也让正常运营的平台受到牵连。”开鑫贷总经理鲍建富说。

因此,应理性看待网贷平台频频“爆雷”现象。一方面,投资者应当转变投资策略,以稳健和保守为宜,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尽量远离高收益、高返的诱惑。正如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对投资者的告诫:“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

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对“爆雷”的平台加以分析和区分,不能说网贷行业都是“坑”。事实上,倒掉的平台,哪一个是真正积极合规、运作规范的呢?据媒体报道,多家“爆雷”平台被爆假存管、无存管的问题。换个角度看,不良平台的退出尽管给行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这也使行业朝着良性轨道发展,从长久来看这反而会进一步增强行业发展的稳健性,使得优质平台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积极合规,主动接受监管和社会监督,按照监管各项细化要求进行整改,开展资金存管,满足广大民众投资需求;为实体经济赋能,积极满足庞大的小微企业和普惠人群的借贷需求,这才是发展网贷平台的应有之义,也是监管方所愿意看到的。事实上,不少平台在往这方面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