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疫情之后养老行业的六大趋势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乱了庚子年新年的喜庆。如今,疫情防控曙光初现,然而防控阻击战还在硝烟弥漫之中,各行各业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而清晰。这场疫情对各行业运行秩序及社会心理的影响既令人措手不及,又会是长期而深刻的。

疫情发生之后,各界忧国忧民的社会精英,纷纷建言献策。这其中不乏有经济学家预测宏观经济的走势、提出宏观调控政策的设想,也有管理学家关注企业家和企业面临的困难、呼吁社会各界的支持、解惑排忧、帮助他们走出难关。不同于那些宏观或微观层面的论述,我们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灾情的影响,即从养老这个细分行业的角度,审视新冠病毒的若干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相信这种行业中微观的视角会有益于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鉴于各行业之间的不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同时也有益于本行业的企业家、经营管理者明晰本行业的发展趋势,看准方向,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

(一)“十四五”期间基层医疗资源医疗有望获得更多政策和资金倾斜

一个月以来,全社会都深切感受到了医疗资源和照护资源的严重短缺,卫生体系与民政体系的政策办法密集出台,并且将持续进行改进甚至改革。而在“买菜”的刚需之下,社区移动互联网经济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做到了全民普及教育。

“新冠”爆发于“十四五”即将开官之际。若将中国卫生体系现状与政策指引结合起来看,“十四五”期间基层医疗资源医疗有望获得更多政策和资金倾斜。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呈现倒三角模式,大量的优质卫生资源集中在高层次卫生服务机构,而基层卫生机构占比严重缺乏。我国卫生人力情况有着分布不均衡、待聘比例较高、整体素质偏低等特点。这次疫情当中,这种资源配置结构的问题充分地得到了暴露。疫情过后,这种模式将会加快得到纠正。

而对于养老行业而言,老年人的个体特征、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参保情况对于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医疗机构的选择上都有一定的影响;老龄化程度加深还伴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加大了倒三角结构的占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总体满意度低,利用率低,面对这些因素,都要求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而现阶段我国的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无法迎合老年人对社区卫生人力需求的增速,形势非常严峻。

深度观察:疫情之后养老行业的六大趋势

近日,黄奇帆在《中国经济周刊》中写道:“在各级政府制定“十四五”计划时,建议加大公共卫生与防疫的比重。这次新冠疫情应该是给我们各级政府上了很重要的一课,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引以为戒,加大公共卫生与防疫基础设施、运营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在“十四五”的五年时间里,从中央到地方花上2000亿—3000亿元把整个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的短板给补上,善莫大焉。”

养老机构、特别是医养结合型的机构无疑是基层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建立村医参与健康养老服务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支持家庭医生出诊为老年人服务,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对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推进医养结合要避免多方博弈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应当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责任共担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跨部门协同机制,促进多方面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的共享、整合。”

深度观察:疫情之后养老行业的六大趋势

(二)重视在线教育:另一种途径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缓解职业技能培训压力

为解决养老护理人员用工不足的问题,国家放宽了养老行业服务人员特别是护工的准入条件,通过各种渠道输出和培养老管理和护理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为确保老年人的权益以及服务的品质,对服务的标准和安全也逐步地进行规范。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养老机构管理、运营、医疗护理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很多养老机构在经营管理和职业技能方面的短板暴露无遗。短期内,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养老机构人员进出的管制延续,使得面对面的集中培训无法实现;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特别是在护理人员上本身就存在照护比不足、外派培训难的现实情况,在这种情形下在线培训便成为养老机构培训的首选。而本身有较好的机构内专业资源及培训能力的,反而可以在这个时候借助在线教育的风口,开发培训课程利用互联网平台输出智力资源。

疫情期间,在资本市场中,在线教育相关概念股则涨停或接近涨停,在线教育将持续保持快速扩张的势头。资本市场高度看好在线教育发展,大批资金持续涌入在线教育行业。

深度观察:疫情之后养老行业的六大趋势

在宏观政策层面,为解决教育培训资源的分布不均问题,助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等需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多个政府类文件均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助力,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

另一方面,支撑在线教育发展的底层技术日趋成熟。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开始在行业获得重要应用,包括5G技术也开始进入商用阶段,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养老行业普遍疑虑的“线上培训是否能够指导实操?”,在直播、VR等技术的成熟应用下也逐渐消融。这也是政府和养老行业通过大规模的在线教育解决用工难的问题成为可能。

另外,为解决养老护理人力紧缺的问题,更多自动化、智能化、可以代替人工服务的照护设备也将逐步得到进一步进入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

深度观察:疫情之后养老行业的六大趋势


(三)重视在养老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等专业资源的介入

这次疫情中,给许多养老机构中的管理人员、护工、老人甚至家属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甚至焦虑。面对老人和家属的不满意,养老院该怎么办?当护理员与老人之间产生问题,谁来沟通解决,谁来抚慰双方?吃喝之外,老人的精神需求、心理问题该怎么解决,活动如何策划?

社工不同于医务人员、护理员,他们关注老人身、心、灵的全方位满足。社工的工作对象不仅是入住机构的老人,还包括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长期照顾老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无疑会对工作人员产生各类心理压力、不良情绪,社工通过对老人的服务将促进老人对工作人员的理解,也可以通过专业活动的组织直接纾解工作人员的心情。

社工可以在不同层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养老机构管理者可以通过了解社工,进而在机构中设置社工岗位,或者购买社工机构的岗位服务。养老机构需要为老人重构环境,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而这些需要专业的调查评估、方案设计、活动组织。

谁来做这些呢?护理员是不可能胜任的。

在国际上,老年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已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很多发达国家,包括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其养老机构的人员构成中是一定要包含专业社工岗位的。养老机构的竞争力必将体现在服务上,只有先走一步才有竞争力。

深度观察:疫情之后养老行业的六大趋势

(四)“互联网+”医疗、线上线下联动将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效率

在这次疫情当中,线上线下联动,互联网医疗成为抵抗疫情重要保障手段。随着疫情发展,部分地区的发热门诊、医院床位已严重超载,多地出现医疗物资短缺、医务工作者超负荷运转的问题。同时,大量民众涌向线下医疗机构,大大提高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了疫情的控制难度。“互联网+医疗”积极发挥自身线上咨询问诊、远程诊疗、自我筛查等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的独特优势,助力对抗新冠肺炎的战役。

目前,提供免费在线咨询问诊服务的互联网医院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公立医院建立的互联网医院,主要提供新冠肺炎在线咨询、问诊等服务,有些地方还建立了互联网医院24小时值班制度。另一类是互联网企业建设的互联网医院,主要提供在线轻问诊、网络家庭医生等服务。

通过专家咨询平台,通过更加优化,分级诊疗的方式,通过 AI+,互联网+等智慧医疗的方式,以基层和公共卫生职能真正实现的落实落细为核心,夯实整个医疗健康行业的根基,发挥高端医疗机构的高精尖专业素养,不断理顺和优化医疗健康行业的结构,有效分工协作,此次疫情的爆发为更好提升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具备“催化”作用。

深度观察:疫情之后养老行业的六大趋势

(五)智能硬件、穿戴设备及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将在养老领域迸发出有利优势

这次疫情当中,对于一些独居老人的疏忽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的发生,对于老年人特别是社区独居老人的智慧化监测成为必须。而另一方面,在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的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就极大地缓解了照护人力不足的问题并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

从目前的功能上看,智能机器人在服务功能的设置上更加贴合居家养老需求,除了可以进行SOS远程智能呼叫、智能看护、亲情互动、健康数据动态监测外,还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有助娱功能,贴合文化养老和居家养老需求。智能服务机器人实现了自主行走、避障、漫游和充电;在服务模式上有了较大的创新,前端供给侧接入政府、社会力量、市场等服务信息;信息整合端整合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等基本信息,需求终端对接老年人需求,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为特质的信息化服务。

平台和机器人将可以借助“互联网+智能机器人+养老”的服务链条,打造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使得整个养老服务行业在推进智能化养老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智能化养老的多种模式,不断扩大智慧居家养老的受益人群。

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智能养老服务模式“系统+服务+老人+终端”,以养老机构为 依托、以健康大数据服务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机器人为纽带、整合社会资源,倾力打造以“人机交互、居家照料、健康服务、健康档案管理” 为中心的智能养老服务网络,可有效为人工智能养老场景落地提供有效支撑。

深度观察:疫情之后养老行业的六大趋势

(六)养老行业风险预案机制将得到加强和完善

1. 此次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性极强,对防护措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养老机构的易感老人群体,相信疫情过后常态化防护措施必定成为大家的运营举措。

2. 各家养老机构必将完善传染病防控的应急流程。从日常健康管理工作内容开始,如何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如何快速响应启动应急流程;如何区分识别密切接触者;如何设置污染区与隔离区;如何启动汇报和反馈机制,获得上级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如何加强医护力量,保证老人和员工的身体生命安全;都值得逐项逐条固化为制度流程。

3. 养老机构一定要强化传染病防控的日常培训与演练,让每位医生、护士和护理员都提高防范意识和操作标准,毕竟在生命面前,任何其他运营问题都是放在第二位的。

4.此次疫情对养老项目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细化的物资储存室、家属视频探访区、护理人员进入通道、员工休息区、返工隔离观察区、污物医疗垃圾运输通道等设置内容,需要运营服务人员结合使用特点与设计人员一起研究产品并呈现其安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