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縣這個村的貧困戶終於有了自己的合作社,還種上了中藥

玉龙县这个村的贫困户终于有了自己的合作社,还种上了中药

玉龍縣魯甸鄉太平村委會由於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發展相對滯後,2014年,太平村委會1737人中,仍有建檔立卡戶285人。靠貧困戶自己的力量很難脫貧致富,那麼有什麼辦法能把大家組織起來,共同脫貧致富呢?

玉龙县这个村的贫困户终于有了自己的合作社,还种上了中药

在魯甸鄉太平村委會大水溝村小組和仕珍家的精準扶貧明白卡上我們看到,在記錄全家務工情況的一欄中,和仕珍個人的務工情況為鄉內務工,務工企業為太平村委會。

玉龙县这个村的贫困户终于有了自己的合作社,还种上了中药

魯甸鄉太平村委會大水溝村小組和仕珍:去年是去了40多個工,分紅分到了4000多。

在村內就實現了務工,而且務工又與分紅產生了聯繫,這就不得不說到魯甸鄉先行探路,於2016年率先建起了玉龍縣第一個貧困戶靠勞動力入股的合作社——平康農業專業合作社。

玉龙县这个村的贫困户终于有了自己的合作社,还种上了中药

玉龍縣魯甸鄉太平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和吉英:老百姓只要出力、出工,他就可以在基地裡面分紅,去年我們做工共計2979個工,然後最高的一家是分了6800元,最低的一家是分了3700元。

魯甸鄉太平村委會大水溝村小組和仕珍:到年底分紅,大家就過年不愁了,有錢了,買菜買點水果買點什麼都有錢了,大人也高興,孩子也高興。

短期內實現貧困群眾增收,是合作社組建之初的目標之一,但更為重要的是能讓貧困群眾參與其中,學到技術。為此,這個以勞務入股為主的合作社出臺了對用工的考核評價制度,對出工人員進行集中考核,評出優良中差,考核結果直接與年度分紅掛鉤。

玉龙县这个村的贫困户终于有了自己的合作社,还种上了中药

玉龍縣魯甸鄉太平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和吉英:評出來以後,優我們就獎勵一千塊、良八百塊、中六百塊、差四百塊,這樣的來補助,他們積極性也提高了,收入也不錯,他們在那裡相互也學到了技術,學到技術以後我們又到自己的家裡面發展這個產業。

讓貧困戶學到技術的同時,合作社以種植基地為基礎,為社員提供免費種苗,輻射帶動貧困戶利用自家土地參與到中藥材種植。

玉龙县这个村的贫困户终于有了自己的合作社,还种上了中药

玉龍縣魯甸鄉武裝部部長張志鵬:我們把今年的種苗留下以後,剩餘的苗我們還進行了一次苗的分紅,去年合作社成員分的現金將近四千塊的現金除外,還有一部分拿回去自己家種的苗。

玉龍縣魯甸鄉太平村村民王秀芳:我們又自己做了這個基地,家裡面有十來畝,收入還是可以的,加起來有五、六萬左右。

如今,參與合作社的7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有68戶實現了脫貧,僅有7戶22人還未脫貧。合作社儼然成為一個種苗基地、技術培訓基地,據負責人介紹,除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始種植中藥材以外,通過基地提供的種苗,其他群眾種植中藥材的面積已經超過兩百畝。而隨著建檔立卡貧困戶陸續脫貧出列,合作社更多考慮的是脫貧成果的鞏固提升和今後大家的增收致富,從今年開始,合作社的基地裡增加了十畝滇重樓種植,今後,價值更高、效益更好的滇重樓種苗將逐漸從基地培育出來,移栽到社員自家的土地中。

玉龙县这个村的贫困户终于有了自己的合作社,还种上了中药

監製/和紅軍 和麗星 總監製/段成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