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駐村故事|張弓鎮管莊村第一書記姜國昌

我的駐村故事|張弓鎮管莊村第一書記姜國昌

2015年10月,我從縣史志辦被選派到張弓鎮管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兩年多來,收穫很多,感慨很多,期間更是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令我備受鼓舞。兩年來,我始終圍繞第一書記職責任務紮實開展各項工作,現將工作開展情況與大家分享交流。

主動學習,迅速轉換角色

我的駐村故事|張弓鎮管莊村第一書記姜國昌

駐村第一書記,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如何從縣直機關人員轉換為農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心骨”?是我剛入村,最常思考的問題。我一學第一書記職責任務,弄清楚自己駐村要幹什麼;二學各項農村政策、扶貧業務知識,弄清楚要怎麼幹;三向領導、村幹部、老黨員請教,弄清楚怎麼才能幹好。一段時間後,完成了村情調研報告、年度工作計劃、村集體建設規劃,理清了工作思路,從而實現了從一名機關辦事員到村第一書記的轉變。

築牢堡壘,發揮支部作用

我的駐村故事|張弓鎮管莊村第一書記姜國昌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深知村級黨支部戰鬥堡壘重要作用,我通過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健全和落實議事、學習、辦事公開等多項制度,在黨員發展、村級項目建設和低保評議等重大事項上都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步驟實施。認真準備每一次黨員學習材料,精心設計每一次“主題黨日”活動內容,駐村以來共發展了2名年輕黨員,增強管莊村黨員隊伍活力,通過今年村“兩委”換屆,新增2名村幹部,進一步增強了村級幹部隊伍力量。

落實項目,改善民生條件

我的駐村故事|張弓鎮管莊村第一書記姜國昌

駐村兩年來,圍繞落實九大基礎設施,積極爭取各類項目政策,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投入資金200萬元在管莊村新修水泥道路20000平方米,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新打農田灌溉機井7眼,使管莊村1488畝地灌溉全覆蓋;安裝太陽能路燈12盞,普通路燈75盞,完成照明電路、農網改造;建設3200平方米健身文化廣場1座;建100平方米圖書閱覽室1座;建30平方米公廁一座;建109平方米衛生室一座;建80平方米文化大舞臺1座;道路拓寬500米;種植綠化樹木450棵;修建村內下水道500多米。

發展產業,實現增收脫貧

我的駐村故事|張弓鎮管莊村第一書記姜國昌

一是通過考察與旅遊揹包廠簽約在管莊村建1500平方標準化廠房一座,安置貧困人口16人、非貧困人口80人就業,使就業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達到了5000多元。二是爭取村集體經濟項目160.8萬元,在管莊村建標準化廠房一座,可容納200人就業。三是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將城鄉勞動力職業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雨露計劃”統籌納入貧困家庭勞動力培訓規劃,整合各類培訓項目,轉移勞動力就業20人。四是為29名貧困戶爭取公益性崗位29個;五是經過多方協調,為貧困戶李超章流轉了土地200畝,併成立了田豐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帶動了更多的貧困戶穩定脫貧。

為民解困辦好惠民實事

我的駐村故事|張弓鎮管莊村第一書記姜國昌

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

我的駐村故事|張弓鎮管莊村第一書記姜國昌

自移風易俗活動開展以來,管莊村迅速成立了紅、白理事會並制定了規章制度。舉行了“移風易俗新時尚 文明管莊正能量”表彰大會。表彰“鄉賢”、“孝賢”、“好媳婦”、“星級文明戶”、“道德模範”、“好妯娌”、“好婆母”共19位。2017年4月16日村民候洪德的父親過三週,根據管莊村白事理事會制度,一是取消了嗩吶,二是減少了桌席。通過理事會的辦理使其節省了13000元。“移風易俗新時尚、文明管莊正能量”的開展,使管莊村的紅白事大操大辦得到了遏制,婚嫁訂親彩禮由以往的十幾萬元降到兩萬元,宴席由原來的600多元控制到200元以下,受到了群眾的歡迎。

傳承文化,留下記得住的鄉愁

我的駐村故事|張弓鎮管莊村第一書記姜國昌

以鄉村歷史文化特色為背景,對村史館主題進行設計。編修鄉村簡介、村訓、幸福管莊、長壽福地、武術名村、管莊之變、扶貧產業、領導關懷等板塊,用圖文資料、實物展陳、榮譽展示和視頻影像等方式展現管莊村翻天覆地的變化,並將重點放在鄉村歷史沿革、經濟發展、先進典型、村容村貌、文化生活、民俗風情的展示上,集中反映了村莊的歷史底蘊和在黨領導下農村的發展變化的概貌。用一件件物品承載歷史,用一幅幅圖片記錄進程,用一處處實景濃縮記憶。注重鄉村特色,展示了民俗風情、生產建設、經濟發展等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