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规模最大县衙 门前罕见“写错”两个字 却成史上著名错别字!

全国规模最大县衙 门前罕见“写错”两个字 却成史上著名错别字!

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的山西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古城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以来,不仅完好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城墙、街巷以及古民居,还保存着一座全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县衙。

全国规模最大县衙 门前罕见“写错”两个字 却成史上著名错别字!

平遥县衙始建于北魏时期,据《平遥县志》记载“元大德七年(1303年)八月六日夜,县境发生大地震,古城建筑倒塌殆尽。”仅存二堂院内一棵汉代古槐依然屹立。

全国规模最大县衙 门前罕见“写错”两个字 却成史上著名错别字!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当地对县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占地26000余平方米,为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县衙。

全国规模最大县衙 门前罕见“写错”两个字 却成史上著名错别字!

二堂是知县日常办公的场所,一般民事案件均在此审理。门前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此联中“愧”字少了一点,“民”字多了一点,意即给民多一点爱,少一点愧。实在是意味深长。

全国规模最大县衙 门前罕见“写错”两个字 却成史上著名错别字!

平遥县衙内随处可见的楹联、匾额,以直白易懂的的语句诠释着明清时期对官吏的道德操守要求,以及为官者自勉的清官情结。值得一提的是,平遥县衙在清代晋商兴盛的百余年间,官员都非常清廉。

全国规模最大县衙 门前罕见“写错”两个字 却成史上著名错别字!

始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的“大仙楼”是县衙中唯一的元代建筑,楼下的窑洞冬暖夏凉,知县在窑洞里吃饭喝茶后,登楼观察天气,故而得名“观云楼”。后来因知县为求仕途在楼上供奉“狐仙”,清朝时改称为“大仙楼”。

全国规模最大县衙 门前罕见“写错”两个字 却成史上著名错别字!

衙神庙的正中供奉着汉高祖刘邦的开国丞相萧何,因刘邦封萧何为酂侯,衙神庙也被称为“酂侯庙”。萧何的左右两侧为张良和韩信,这三人为西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被誉为“汉初三杰”。县衙供奉萧何的目的,是为了让知县仿效萧何,精忠报国。

全国规模最大县衙 门前罕见“写错”两个字 却成史上著名错别字!

平遥县衙现被辟为平遥县衙博物馆,每日还会为游客表演仿古的“升堂断案”的节目。大堂前一位“县令”操着抑扬顿挫的山西音腔升堂断案,其干练睿智的断案技巧和缜密推理,令人击节叹服。

全国规模最大县衙 门前罕见“写错”两个字 却成史上著名错别字!

位于平遥县衙外的观风楼,处于全城的制高点,楼东侧的匾额上书“听雨楼”。从县衙里登楼俯瞰平遥全景,店铺林立,一派祥和景象,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妈妈去烤火

爸爸回到家,问儿子:“你妈呢?”

儿子:“妈妈去烤火了!”

爸爸:“这是夏天,怎么还烤火?”

儿子:“我也不知道,我听王叔叔说,妈妈和他旧情复燃,所以我想她肯定跟王叔叔一起出去烤火了呗!”

爸爸:“我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