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上涨之后油价终于下跌了,外媒:美国原油“野心”昭然若揭?

尽管众多石油国依然在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协议范围内进行着原油生产经营,但是,近期,OPEC对油价的控制力已大不如从前。华尔街日报近日称,OPEC可能正失去对油价的影响力。那么,左右油价的幕后推手是谁呢?几乎可以确信的是,自今年年初美国宣布其为能源输出国开始,尽管美国官方曾经大为指责任OPEC抬高了油价,但油价的大多数走势都是在美国经济的操控之下。但是,

美国原油来势汹汹欲占有更多市场份额而大发横财的“野心”却无法实现。因为目前,石油和美元从行情上看,或正在进入矛盾重重的焦灼期

美元上涨之后油价终于下跌了,外媒:美国原油“野心”昭然若揭?

观察过去数十年的油价历程,不难发现一条固有的规律,即美元大涨以后,油价都会暴跌。这很好理解,因为石油是以美元计价,如果美元在数据上处于强周期,用其计价的一切商品单价则都会降低。不过,今年上半年的油价似乎有打破这一规律之意,市场一度形成美元与油价双升的景象,其实,这仅仅是一个插曲,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经济通过对石油大国伊朗和委内瑞拉的种种举措,人为制造了原油供应紧张的迹象,这样一来,美国原油似乎可以实现一箭双雕的目的,既扩大了原油的出口,又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比如,据路透社报道,能源顾问公司FGE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美国对伊朗的经济计划现在昭然若揭,他们想让伊朗原油、凝析油和成品油出口降至零。但是,令美国经济或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是,由于保护主义的喋喋不休,一些主要的原油进口市场或突然降低对美国原油的进口,也就是说,美国经济精心策划的原油计划可能正在戛然而止。

美元上涨之后油价终于下跌了,外媒:美国原油“野心”昭然若揭?

图片来源cmcmarkets

与此同时,在OPEC宣布原油增产之后,国际原油买家市场却反应平平,对原油的实际需求或也在降低。比如,调查显示,初步预估亚洲7月原油进口量为每天1,670万桶,是连续第二个月减少;5到7月平均进口量为1,930万桶,比去年同期的2,020万桶明显减少。我们以韩国原油进口为例,韩国能源经济研究所专家指出,基于贸易等问题,预料下半年韩国石油需求可能减缓。

这意味着,美国原油的计划非但没能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反而可能拖累了像沙特、俄罗斯等已宣布原油增产的石油国,油价或正在进入骤然下跌的通道。就以7月2日油价为例,全球指标布兰特原油盘中一度下跌2.4%,终于逆转了前一周上涨5%的升势。布兰特原油下跌1.93美元,报每桶77.30美元;美国原油下跌0.21美元,收报每桶73.94美元。值得注意的是,6月OPEC日产量增加32万桶,12个设定了减产目标的成员国的石油产量较5月增加68万桶每日。沙国6月原油日产量比5月大幅增加70万桶,接近2016年11月减产前的高峰水准1,072万桶,沙特7月将产量增长将在25万-40万桶每日。俄罗斯能源部7月2日宣布,6月俄罗斯石油产量从5月的1,097万桶增加至1,106万桶,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稍早前也表示,俄罗斯或还将增加原油产量至17万-20万桶每日。

美元上涨之后油价终于下跌了,外媒:美国原油“野心”昭然若揭?

图片来源novosti

如果按俄罗斯能源部长此前暗示的油价60美元的理想值来看,可能接下去油价或向这个区间行进,但如前面分析,假设来自于美国的保护主义依然毫无休止地进行,国际市场对原油的实际需求也将不断下滑,届时可能出现美国原油,中东原油等库存飙升的景象,60美元的油价或也将无法保持了,受损的将是包括美国经济在内的一系列能源出口国。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