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道四川特產菜,上桌妥妥好評

歷史:清朝末年,成都街頭巷尾便有許多挑擔、提籃叫賣涼拌肺片的小販。用成本低廉的牛雜碎邊角料,經精加工、滷煮後,切成片,佐以醬油、紅油、辣椒、花椒麵、芝麻面等拌食,風味別緻,價廉物美,特別受到拉黃包車、腳伕和窮苦學生們的喜食。20世紀30年代在四川成都有一對擺小攤的夫婦,男叫郭朝華,女叫張田政,因製作的涼拌肺片精細講究,顏色金紅髮亮,麻辣鮮香,風味獨特,加之他夫婦倆配合默契、和諧,一個製作,一個出售,小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一時顧客雲集,供不應求。由於採用的原料都是牛的內臟,而這些原料的來源大都是不食動物內臟的回民所丟棄的,所以當時被稱作“廢片”,四川的方言,有的也念“薈”。因其價廉味美,既受買不起肉食但想吃葷腥的貧民的歡迎,又受愛其美味的市民的追捧,很快就打響了名氣。牛肚白嫩如紙,牛舌淡紅如樺,牛頭皮透明微黃,再配以夫妻倆精心搭配的紅油、花椒、芝麻、香油、味精、上等的醬油和鮮嫩的芹菜等調料,因此涼拌出來的“廢片”具有顏色紅亮、軟糯入味、麻辣鮮香、細嫩化渣,成為當時挑擔、提籃叫賣的“廢片”中最具特色,最受歡迎的一種。由於夫妻倆總是默契配合,所以被稱作“夫妻廢片”。後公私合營,郭氏夫婦併入成都市飲食公司,公司覺得“廢片”二字不怎麼好聽,將“廢”字易為“肺”字,並註冊“夫妻肺片”,這就是成都這個著名菜品名字的由來。這道菜有牛舌,有牛心,有牛肚,有牛頭皮,後來也開始加的有牛肉,但唯獨就沒有牛肺,可偏偏又叫“肺片”,因緣巧合造成的名不副實而已。

這兩道四川特產菜,上桌妥妥好評

夫妻肺片做法:

食材

牛肉100克,牛舌100克,牛頭皮100克,牛心150克,牛肚200克,香料(八角、三奈、大茴香、小茴香、草果、桂皮、丁香、生薑等)、鹽、紅油辣椒、花椒麵、芝麻、熟花生米、豆油、味精、芹菜各適量。

夫妻肺片做法:

1.將牛肉切成塊,與牛雜(牛舌、牛心、牛頭皮、牛肚)一起洗乾淨,用香料、鹽、花椒麵等各種調料滷製,先用猛火燒開後轉用小火,滷製到肉料耙而不爛,然後撈起晾曬,切成大薄片,備用。

2.將芹菜洗淨,切成1cm長的段。芝麻炒熟和熟花生一起壓成末備用。

3.盤中放入切好的牛肉、牛雜、再加入滷汁、豆油、味精、花椒麵、紅油辣椒、芝麻、花生米末和芹菜,攪拌均勻即成。

這兩道四川特產菜,上桌妥妥好評

下面來看第二道菜的歷史由來:

20世紀40年代,沙坪壩磁器口古鎮水碼頭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低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於是當街賣起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入老薑、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味道特別好。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裡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毛”是重慶方言,就是粗獷,馬虎的意思。且有毛肚百葉等雜碎為主料。

這兩道四川特產菜,上桌妥妥好評

毛血旺做法:

1、將鴨血切成條塊,入沸水氽煮後撈出;

2.、黃豆芽切去鬚根;

3、火腿腸切成大片,豬肉(肥瘦各半)切成片,萵筍頭切成條;

4、黃花抽去睢蕊,幹辣椒切節;

5、火鍋底料用水化開,放入鍋內燒沸熬味;

6、下精鹽、味精,放入血旺、鱔片、水發魷魚、火腿腸、肉片、黃豆芽、水發木耳、大蔥及各種蔬菜共煮;

7、等黃豆芽斷生後起鍋轉入盆內,放入水發毛肚;

8、炒鍋置旺火上,倒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辣椒節炸呈棕紅色,下花椒炸香,淋在盆內上桌。

這兩道正宗川菜上桌,肯定妥妥的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