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

用戶59725205727

雖說在古裝劇裡,秀才們常是看上去清貧的角色,好些“窮秀才”更是一幅又窮又酸的模樣。

但放在真實的歷史上,“秀才”身份的含金量,也曾無比高大上。

比如兩漢時期,秀才也叫“茂才”,與兩漢的“孝廉”一樣,屬於國家從民間徵召的優秀人才。
而比起常有平民人才的“孝廉”來,兩漢的“秀才”(茂才)門檻卻極高,必須要有列候丞相王公等高官們推舉,人選也主要來自於在職官員們。且一旦被推舉為“秀才”,官職最低也要從縣官做起。儼然官僚階層裡大有前途的身份。

而在隋朝初創科舉制度時,但凡考中者,那時一律稱為“秀才”。發展到唐宋元年間時,“秀才”的身份一度貶值,只要參加過科舉考試的讀書人,一律都可以稱為“秀才”。直到明朝開基建國,重建了科舉制度後,“秀才”這個身份,才再次扶搖直上。

雖說野史裡的“窮秀才故事”,大多發生在明朝,可在明朝開國時,秀才的身份卻是相當誘人:每個月都享受官府的錢糧補貼,優厚的時候每月有兩斤米,而且可以免除徭役差役。這時的秀才,非但和“窮秀才”不搭,相反身份相當火熱。

但是,就是在明朝制定這優厚“秀才待遇”後,僅僅一百年時間,秀才的含金量就急轉直下:明朝商品經濟發展,開國初那點補貼秀才的錢糧,到了明朝中期時,就已嚴重不值錢。但要想在科考路上繼續闖,錢財更是不能少。明中期北京城的秀才,每年至少要掙50兩白銀,才能維持讀書生活的基本開銷。
所以當時大多數明朝秀才,都要一邊討生活,一邊咬牙苦讀,生活清苦無比。僅明末貴州一省,官府登記請求補助的窮秀才,就有八百人之多。

生活既然清苦,那明初時曾威風無比的“秀才”身份,自然也就越發貶值。就如《儒林外史》裡中舉後差點樂瘋的范進,做秀才時卻活的無比憋屈,老母親餓得眼睛都看不見,硬著頭皮去找做屠戶的老丈人借錢,還被人家劈頭一頓罵:“明年在我們行事裡替你尋一個館,每年尋幾兩銀子,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孃和你老婆是正經!”在成為受人敬仰的舉人前,明朝的窮秀才,就是這麼悲催。

這樣的身份,放在現代意味著什麼?恐怕各行各業,各位奮鬥中人,都是一把辛酸淚在其中。

歷史風雲錄

中國古代長達2000多年,秀才含金量隨著時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漢唐時期“秀才”待遇最高,明清下降很厲害,我這裡就簡單談一下明朝秀才所享受種種特權,至於相當於今天什麼,那是題主你自己體會。


在明代秀才在徭役上是有優免政策的,在萬曆三十八年之前,明朝秀才可以優免糧二石、丁二人,在萬曆三十八年以後,秀才可以優免八十畝地。


看上去這點優惠似乎不算什麼,但是這要看和誰比。


如果和明代普通老百姓相比,那麼明代秀才所享受的優待和普通老百姓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的人。



明代社會相比之前朝代,對社會控制很嚴。明朝戶口,分為三類,即民戶、軍戶、匠戶。民戶中包括儒戶、醫戶、陰陽戶,軍戶包括校尉、力士、弓鋪兵(負責巡查、警戒的地方武裝);匠戶包括廚役(供京師太常、光祿寺辦膳時驅使的戶)、裁縫(供官府役使的裁縫匠人)、馬船(駕駛運河中運送官物官船的民夫)。此外,沿海有煮鹽的灶戶,寺院的僧戶、道觀的道戶等等。


明朝徭役對這三類戶口都有嚴格的規定,明代徭役有多重?到了宣德、天順(明英宗)時代,因為徭役太重而逃跑的老百姓根據統計,差不多有一兩百萬之多。相比負擔沉重徭役的普通老百姓,免除徭役的明朝秀才簡直就是天上人。


除了徭役,還有政治待遇與經濟待遇。


明代百姓見官員時,行拜首禮的,別說民眾,就連利瑪竇這樣的西方傳教士,因為沒有明朝功名,一樣必須跪著和官員說話,直到官員要他起來的時候才能起來。


而秀才是可以見官不跪的。


像秀才裡的優秀分子,比如廩膳生,國家甚至給予補貼,一個廩膳生每月國家補貼一石大米,而在明朝,除了明末,根據歷史學家估算,一石大米賣0.8—0.9兩白銀。


再加上學田等收入,一名秀才大概每年可以獲得12兩銀子的補貼。


而根據歷史學家們的統計,一般明朝秀才,低的一年可以拿到8兩銀子,多的可以拿到18兩,而同時,明朝衛所兵裡的徵操兵(戰兵),一年收入4.8兩—6兩。


明代秀才收入遠高於明朝衛所戰兵。


更何況明代秀才除了這些正常收入,還有許多不正常的額外收入,明代史料有如下揭示:


至於請託行私,起滅罔利;包攬錢糧,隱蔽差役;請祀名宦、鄉賢,管分齋膳、廩糧;鄉飲邀速賓介,祭祀營求監宰;進學先為保引,行禮圖充導贊;扳親人族,上書獻詩;奪授生徒,勒索束脩;霸佃學田,佔種拋荒;放債收租,過取利息;科舉起貢,爭論盤纏;身具衣巾,雜乞人而待賑;手提秤鬥,作牙儈而不辭。傍驛遞,撥馬差夫;予裡甲,掛牌銷卯;當行坐鋪,賭博贏錢。彼方得意,何有愧顏?


這則史料揭示了明代秀才的不正常的額外收入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包攬錢糧、硬幫中保,藉此獲得“二三錢轎馬”;第二部分是包攬詞訟,囑託公事,從中獲利,亦即到府、縣衙門裡去說人情。


所以說,明代秀才相比舉人等高級士人,當然整體可以算是窮困潦倒,然而對比普通明朝百姓,明代秀才含金量那是相當的高。


蘭臺

秀才是古代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的功名,加上古裝劇中秀才總是以貧窮、迂腐的形象出現,導致了多數人對秀才的誤解。


事實上,在古代,特別是明清時代,秀才的待遇很好,“含金量”很高,比現今的公務員一點都不差。



具體如下:


一、可以免除徭役。


不僅秀才自己不用服勞役,而且可以有兩名親戚跟著沾光!勞役,即是做苦力,如挖河修堤,修陵建城等,是古代一種繁重的義務勞動,家家戶戶必須出勞工。


二、可以免除賦稅。


也就是不用交公糧。家裡一旦考出了一個秀才,全家就可以不用交公糧。在那個年代,這條誘惑實在太大,從此全家人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實在令人羨慕。


三、可以不跪縣令。


我們看到,在古代,老百姓一旦疑似犯了法,拖到公堂上,不問三七二十一,先打幾十大板,再問罪。


但是,秀才與人發生糾紛,作為嫌疑人的秀才,不必親自到衙門起訴,應訴,由家人代理即可。

地方官員,也不得隨便抓人。到了大堂,享有不跪縣令、不準隨便用刑這樣的特權。“刑不上大夫”,就是這個意思。


若要批捕,需報到省學政批准,或取消了秀才功名才可以,確實有罪,不受體罰,只要拿錢贖罪即可。

這些在法律面前所享有的特權,讓秀才掙足了臉面。



四、秀才享有言論自由的特權。


在古代,只有博取了功名的人,才可以對世事進行評說,有言論自由,可以監督地方官史,甚至可以質疑縣令,叫“心憂天下”。


但如果你是個平民百姓,那就叫“妄議朝政”,對朝廷發洩不滿,輕則大刑伺候,重則身家性命難保。


五、秀才在穿戴上也與普通老百姓不同。


中了秀才,可以穿盤領長衫,頭戴方巾,腳蹬長靴,一副知識分子派頭。

著長衫是古代讀書人的象徵,而普通勞動者只能穿短衣。


在魯迅小說“孔乙己”中,穿長衫者被稱為“闊綽”,能“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而普通勞動者被稱為“短衣幫”,只能在店外站著喝酒。身份、階層立見分曉。

由此看來,古代的秀才不僅有諸多的特權,“含金量”還特別高。


所以,有書君認為,古代的秀才,從社會地位來說,絕不亞於今天重點大學畢業生及公務員。

但是,由於古今考試製度及科目不同,秀才考試的內容主要以八股文、經論、律賦、策論等為主。


所以秀才在詩詞歌賦、寫文造字方面的才能更為突出,超過如今的碩士都是有可能的,其它專業技能方面,與現代相比,就基本沒有可比性了。


因為那個時候,讀得起書的人很少,一般讀私塾或請家庭教師,教授若干年後,要有4名莊裡的頭面人物和1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的縣試、府試,通過之後,參加院試,合格後,才能成為秀才。


可見,秀才在當地也算是百裡挑一的人才。


這樣說起來,秀才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985、211大學的學生,但從他們享受的特權來看,含金量似乎還要更高一些,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於讀書的重視程度。



有書共讀

看了幾個網友的回答,感覺,他們把問題給帶偏了。用“秀才”來對應今天的學歷、職稱或官階,這樣只怕永遠也說不出“秀才”的含金量來,也說明不了“秀才”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或學位。要弄清楚,還是先看看過去的秀才都要讀哪些書吧。


啟蒙類的有:《聲律啟蒙》、《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等,然後才是“四書”、“五經”,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是《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讀完這些書才可以考秀才,有資格考秀才的人必須把上述書中的內容爛熟於心才行,絕大一部分人窮盡一生的苦讀,還不一定考上,停留在“童生”階段。那麼,一個合格的“秀才”的含金量出來了。講《論語》的于丹什麼學歷職稱?講《三國》的易中天什學歷職稱?怕是古時“秀才”們只比這二位高不比這二位低吧!另外,一個“秀才”的“算數”的水平一定得過關,都得珠算高手,讓他們搞個什麼工程預算、建築肯定沒問題。過去,各級官吏的師爺和幕僚們大多都是落第秀才出身。但是,要比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秀才”們肯定連聽說都沒聽說過,就別比“含金量”和學歷、學位了。



燕北林叢

中國科舉制度到了明清兩朝已經到了巔峰狀態,各項程序已經很成熟了。

從考試的種類來說,分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其中院市又包括(縣試、州市、院試),讀書人如果通過了這每一級的考試,這都會有一個頭銜。

最開始在私塾讀書的,或者從私塾畢業後在自己家中學習的讀書人,都叫童生,這和年齡沒有任何關係,在古時候還有六十多歲的童生,很正常。

如果這個童生通過了院試裡面的三場考試,那就通過了所謂的童試,具備向上升級的能力了,那可被稱為生員,也就是我們稱的秀才。

秀才下一步參加的考試是鄉試,上面說過的院試是在省城進行的,而這個鄉試也是在省城進行。不同的是院試的主持者是本身的學政,而鄉試的主持者是朝廷從中央派下來的官員。

秀才如果通過鄉試,則就是舉人了。舉人已經可以當官了,而且身份很高,見知縣級別的官員都是可以有座位的。

舉人下一步是參加在京城由禮部組織的會試,通過會試的舉人被稱為貢士。

貢士下一步就有資格參加最後一部的殿試了,殿試一般由禮部尚書主持,皇帝參加,過了殿試,就是進士,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所以秀才的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考中了秀才,雖然不能直接做官,當時也能保證你這一輩子吃喝不愁,不用務農為生了。今天的考試級別和古代不同,不是升級制的,而是根據年齡和學歷的增長而進行的考試,沒有可比性。

如果真要硬性比較的話,按照今天的學歷劃分:專科、本科、碩士、博士來算,秀才勉強可以對得上本科這個級別。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想知道古代秀才含金量有多高,首先咱們得把這個問題細化一下——請問你說的哪個朝代的秀才?

要知道,漢朝就有秀才,唐朝也有秀才,明清兩朝更有秀才,這不同朝代的秀才含金量,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在唐朝,秀才如鳳毛麟角,考取非常難,地位非常高,甚至比進士的地位還要高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唐朝科考,進士可以搞出來幾百名,秀才最多搞出一兩名,有時候乾脆就沒有。換句話說,很可能所有人都當不上秀才,你只有當進士的資格,而沒有當秀才的資格。

打個比方,如果說唐朝的秀才是吳彥祖,是林志玲,是劉亦菲,是埃及豔后,而唐朝的進士則只能是三線藝人、九流明星、海天盛宴的外圍模特

可是到了明清兩朝呢?呼啦一下子完全顛倒過來了。所有人都知道,明清兩朝的秀才只是科舉考試的初段,考中了秀才之後,還要再考舉人和進士。進士第一,舉人第二,秀才只能屈居第三,被壓在科舉金字塔的最底層。

假如各位想知道唐朝秀才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我舉個例子就清楚了:

唐憲宗在位的時候,有一年科舉考試,大約39000名考生參加了州縣一級的初級選拔,1200名考生得以通過,成為地方官府保送到中央的“舉人”;這1200考生到了京城,其中170名考中了進士。

可是那一年有多少人成為秀才呢?答案是:只有一個人。

為啥只有一個人成為秀才?因為那時候的秀才是必須得到皇帝御筆親點的全才!既要精通詩詞歌賦,又要精通文韜武略,同時還要在道德層面出類拔萃!

秀才在唐朝的含金量,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中科院院士+社科院院士+諾獎得主。

可是到了明清兩朝呢?秀才的含金量驟然下降。如果說進士是院士級別,則秀才只能是普通本科生的級別


開周說宋

封建社會,秀才是最低功名,府考為秀才,府:相當於現在地市級別。秀才相當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中專文科生,雖有功名,但不能做官,做官必須是舉人及舉人以上的功名,可以教書授課,在地方上受人尊敬。要說他的含金量,真不好說,過去考一個秀才真的很難,一個縣三年也只十幾個名額。不過古代讀書人真的很奇少,在鄉下幾乎百分之九十多的文盲率,婦女識字率更是麟角鳳毛,百不逢一。

我的祖上是兩代秀才,我算是第三、第四代孫。祖上沒有官職,相傳有一家學,其故址仍在,以前哥哥在那蓋了房子,現已搬遷了,只是後來家道中落了,只能說是地方一個殷實之家。在封建社會,一般窮人是讀不起書的。秀才也就相當於現在大學文科師範生,我們不能以人數多少來衡量其社會地位,畢竟時代不同了,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就是現代初中生所學的知識,或許一個舉人,甚至進士也完成不了的。相反,一箇舊時代的秀才,今天一個文學博士也不能達到對古文學剖析的高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規律,社會總在規律中進步。


蘄陽秀士

要想說明白古代秀才的含金量,就要先了解古代的科舉制。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成形於隋朝,在此之後,就成為了歷代朝廷命官的選拔制度。這個制度的特點就是採用一個統一的考試製度為唯一門檻,不分貴賤不分老幼,使得人才(官員)的選拔範圍非常廣泛,同時也給寒門之子提供了一條與豪門之後公平競爭的機會和平臺。

科舉制度的優缺點不在這裡討論,這裡只是說明一下科舉的具體步驟,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通過科舉入仕,應該過幾關。

首先,要成為童生。童生也是一種身份,可以進入官家學堂的身份,童生也是要經過考試,只不過這種考試是在縣以下的基層進行 。

考試通過,成為童生就可以進入公辦學館繼續讀書。一年以後進行第二次考試,這次考試一般是在縣一級衙門進行,多稱為“院試”。

院試通過,即被授予“秀才”稱號。不過每年的秀才名額是有限的,所以,院試中了秀才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的童生考一輩子也中不了秀才。

所謂秀才,就是“優秀之才”,也是待選之才。既然優秀,既然待選,就有了特權。簡單的講特權有兩個:第一,家裡出了秀才,這個家庭就可以不用交稅了,這叫“不納糧”。第二,秀才本人可以不從事勞動,不服徭役。朝廷每月補貼錢糧 專心學習,只要有了秀才的功名,一輩子如此,所以在古代考上秀才就相當於“跳龍門”。當然,光宗耀祖也算。

秀才們每年都要再進行一次更高層級的選拔,也就是考“舉人”。

秀才,儘管已經算是準“朝廷的人”了,但也只是“優秀人才”而已,在人生的競賽中,只能算是“海選通過”,要想入圍就要不斷的考,考,考。

舉人考試一般都在州,府(省級)進行,通常稱作“鄉試”。鄉試的選拔更為嚴格,名額也是有限。但是鄉試的意義已經有了本質的變化,那就是鄉試選拔的“舉人”已經算是“士紳階層”,明朝的“祝員外”、“趙員外”都是舉人出身。

“舉人”,就是朝廷官員的“候選人”。中了舉人,就算一隻腳踏進了官場的大門。

所謂“一隻腳”就是舉人做官,有兩個條件,第一是“捐官”,也就是有了花錢買官的資格。第二,是“候補”,先在朝廷籤個到報個名,然後排隊等著。

但是舉人已經不簡單的是不納糧,不服役這麼簡單的待遇了,舉人開始有“工資”了,就像現在的碩士博士有工資一樣。

在“鄉試”中取得第一名(省內)的稱作“解元”。

在接下來,人生的關鍵時刻帶來了,那就是中了舉人的“候選人”進行更高一級的全國統一“高考”,一般呢朝廷每年進行一次,特殊年份加“恩科”——皇帝特許加試。

全國考試稱作“會考”,會考過關的舉人們就有了新的稱呼“進士”。

進士也是分等級的,一般全國前十幾名(名額不固定)被稱為“一甲”(一榜)進士,這是硬邦邦的功名。其他的稱作“二甲”,二甲有區別於一甲,叫“賜同進士出身”。

會試當中的第一名(全國)成為“會員”

會試結束,還要進行最後的總決賽(殿試),決出年度總冠軍以及年度前三名,總決賽由皇帝親自出題,親自監考,總決賽前三名,由皇帝欽封一甲第一名(狀元),一甲第二名(榜眼),一甲第三名(探花)。

能夠一路第一名的傢伙就叫“連中三元”。

所有的進士,包括同進士出身,都會被授予各種官職,至此,就完成了從平民到官僚的全過程。

瞭解了這個科舉的過程,應該大概知道秀才是什麼地位了。

首先,秀才是在讀書人裡海選入圍的那一部分人,成為競賽專業戶,直到自知無望,退出賽場。

第二,海選入圍相當於獲得了一定的特權,這個在現今是沒有可比性。

按照性質來講,秀才應該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畢業。

簡單類比一下:

童生就是完成義務教育的初中畢業生

秀才就是高中畢業,可以考大學,也可以選擇工作,但是學歷不高。

舉人就算大學畢業,有資格參加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但是入圍要難得多。

進士相當於考取公務員或事業編制。因為“進士”就是“進入仕途”。基本上和我們現在的碩士博士不沾邊。


步武堂


“秀才”顧名思義,才能優異,突出。古代秀才的含金量那是相當的高。


因為時代不同,“秀才”兩個字的含義不同,所以分成兩種情況來說。


隋唐時期。


自隋朝成立科舉制以來。秀才是一門考試科目。


在所有科舉考試科目中,秀才科位最高,屬於優異之科,也是最難考的科目。


其次是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明學、明算。


整個隋朝,中秀才者不過十幾人。


據《唐登科記》記載,從武德五年到永徽元年,每年錄取進士二十幾人,秀才一至二人。


也就是在這29年時間中,錄取的秀才,一共只有39人。


在唐代流傳一句“50少進士”。意思是50歲考取進士的人還算很年輕的。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韓愈、柳宗元,皆是進士身份。


而另外一個著名的詩人杜甫,卻未能高中進士。可見考取進士的難度已然很高,考取秀才的那真的是鳳毛麟角。


以唐憲宗年間有一年的科舉為例:經過縣、市、省層層篩選的1200名考生,170人考中進士,而中秀才者卻只有一人。



隋唐時期的秀才。經過層層考試,脫穎而出的,由市長縣長一起舉薦,參加中央出卷的五道方略題。


考察範圍貫通古今,內容多樣。從詩、辭、斌,到聖賢之道,治國方略……內容包羅萬象。


考試者必須具備博大精深的學識,明晰的思辨能力,還要文采可觀。


要有文韜武略、治國安邦的才能,還要有高層次的道德水準。


假設沒有考中秀才,或者考中了秀才,被查出德行不好,舉薦的市長縣長全部要受到處分。


在《文獻通考》中記載了隋朝大臣楊素對市長縣長推薦杜正元考取了秀才科的故事。


當時楊素大怒,“即使是周公、孔子這麼博學的人都不一定能考得上秀才,你們推薦的人考上秀才?”對杜正元滿是懷疑。



從文武全才的冷血人物楊素眼中,我們可以看出秀才科的難度有多大。


隋唐時期的秀才,大概要比我們現在的知名學者水平還要高。


明清時期。


秀才不再是考試科目。它是科舉考試最低級獲得通過者“生員”的別稱。


它的含金量較唐以前有明顯下降。


但它含金量依然很高,並不是隨隨便便可以獲得“秀才”兩個字的稱號的。


首先報考的資格認定。唱戲的,衙門裡的差役,士兵,娼妓行業的子孫以及居喪守孝者不能報考。


需要五個報考的童生相互連保,有作弊行為五人同時受牽連。


還必須請一個秀才裡面的優等生“稟生”作保,保證其身家清白,不冒假。符合上述條件,才具備報考資格。


他必須通過每年二月舉行的縣級考試,成績優異進入前50名的。再參加每年四月舉行的市級考試,成績優異考中者,稱為童生。


具備童生資格的人,再參加三年一次的省教育廳主持的考試,成績優異通過者稱為生員,也就是秀才。


他們的錄取比例那是相當的低,大概就是2%一3%。



考試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國學經典,還有前三史等。考試者還必須具備書法功底。


考試者必須要把考試內容讀熟、讀透。要做到倒背如流,隨便從中抽取一個字、詞,知道它的出處,甚至知道它在哪一頁,哪一句。


還必須明白它的內涵、註解。給個字、詞就要寫出一篇文章。


考試場數非常多,光縣試就五場。前一場沒通過的,直接淘汰,不能進入下一場考試。


更別說後面還有市考,省考。真的是過五關斬六將,才能獲得一個“秀才”稱號。


即便考取了秀才,每年還得進行一次鞏固考試,以防學業退步。


只有取得了秀才資格的人,才具備中 央到省裡的招考資格,考中舉人,才是真正走向仕途的一個起點。


所以當時有很多60來歲的老童生,在廣東地區甚至還有白髮蒼蒼的百歲老童生,參加秀才資格考試。



大家應該還記得《范進中舉》裡面,考上了的范進,喜極而瘋的場面。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由上看來,即使是明清以後的秀才含金量也還是相當的高。


按現在我們高考的錄取率來說,最少也是重點本科。


有書課堂

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都想問,但看到一些人的回答沒有答到點子上,我說說官方認可的說法吧。這個在歷史上被稱為學堂獎勵出身制度,是晚清歷史研究的重要話題。以下略介紹一二,以享讀者。

古代學制跟今天完全不同,本來不好類比,但真的面臨這個問題的時候,教育主管部門和民間必須要給一個說法。很顯然,

只有晚清時期才會碰到,到底應該怎麼換算的問題。

之所以要換算,是因為晚清時期,中國傳統教育開始遭遇西式教育。

晚清時期,歐洲列強在中國開辦教會學校,甚至西式學校。晚清政府也推行洋務運動,向西方學習,開辦一些官辦西式學堂,比如魯迅就曾經讀過南京水師學堂,南京礦物學堂。還有,民間也創辦過一些西式學堂。

讀書是要有出路的。古人讀書的出路主要是為官出仕。雖說古人看不起讀書都為稻糧謀,表示讀書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實際上大部分讀書人還是通過科舉獲得仕途。

西式學堂只有讀幾年書,畢業獲得畢業證書,問題是沒有科舉功名,而沒有科舉功名,就不能獲得有關部門推薦當官的機會,那還有誰會去讀西式學堂?

教會學校有歐洲教會的特殊目的,當時吃洋教的中國人也不少,他們不需要官方推薦當官的機會,就可以在教會系統獲得生存資源,所以無需考慮太多。

但晚清政府官辦西式學堂,尤其是光緒皇帝百日維新實行廣學堂,廢科舉政策,總得給個說法吧

所以晚清政府給了一個獎勵出身的說法,也即是按科舉制度授予相應的獎勵出身和官階品級。讀書人也有鄉試,會試,殿試,這樣三級考試,基本對應小學,中學和大學這樣現代學校教育的三個階段。所以自維新開始,小學畢業生可授廩生、增生、附生等

就是同秀才出身,中學畢業授予貢生,相當於同舉人出身,大學堂畢業的就相當於進士了。辛亥革命之後,許多讀封建時代最高學府國子監,後來改革成的北京大學,就沾沾自喜為進士,這種官本位思想被蔡元培先生批評過。

實際上政府雖然採取這種認可的做法,但當時民間仍然認為傳統科舉才是正途,有些輕視西式學堂的學歷。魯迅小時候去讀南京水師學堂,還是很憋屈的,讀過他的小說集吶喊自序就知道。魯迅在這篇文章中說,投異路,走異地,尋求別樣的人生。這是說他脫離了科舉正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