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来佛祖只传三分之一的三藏真经给唐僧?孙悟空知道玄机

别人的一日游,是散心,唐太宗的一十八层地狱一日梦游,是玩命。

引魂幡引领,唐太宗过背阴山,跨奈河桥,眼见着曾经「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扯着他索命,魂飞魄散中,唐太宗许下了「做一个水陆大会」超度这等「枉死的冤业」的誓言。

然而,就在大德高僧陈玄奘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打算用小乘教法遍施法泽、渡化众生之时,观音菩萨突然显象,并说不,「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真正「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的教法,唯有如来佛祖的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这就是如来佛祖所谓的「三藏真经」。其中包含「《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陈玄奘也正是因为发下「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的弘誓大愿,指「三藏真经」取号,「号作三藏」。

然而,当唐三藏骑着白龙马,带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跋山涉水十万八千里,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得偿所愿,抵达灵鹫仙山雷音宝刹如来佛祖座下,如来佛祖却没有如约给他完整版的「三藏真经」。

按照如来佛祖的安排,他只是传佛旨令阿傩、伽叶开宝阁,从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传给唐僧师徒,「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

为什么如来佛祖只传三分之一的三藏真经给唐僧?孙悟空知道玄机

如来佛祖

也就是一套删减版的「三藏真经」,阿傩、迦叶都要索取人事费,因为在他们看来,「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而当唐僧师徒真的没有人事费可交付时,阿傩、迦叶竟然自作主张的传了唐僧一套「无字真经」。

多亏燃灯古佛。

若不是他及时派出白雄尊者一阵神风,揭穿了阿傩、迦叶的把戏,弄不好唐僧一行真要兴高采烈的挑着一担子白纸打道回府了。

阿傩、迦叶真有这么大胆子,敢把一箩筐的白纸假经传给唐僧,让他空手而归吗?

显然,阿傩、迦叶的龌龊行径,如来佛祖是知情并默许的。

而且如来佛祖也认为,「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也不宜「忒卖贱了」,搞得「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他甚至认为,白本的「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先有燃灯古佛慧眼破局,后有孙悟空殿前折辩,如来佛祖果断责令阿傩、迦叶二次传经,不得有误。

人事费,却一分不能少。

于是,唐僧留下了吃饭的家伙事儿——紫金钵盂。

最终,唐僧从藏经宝阁领取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数」,一部分由白龙马驮着,剩下装了一担,由猪八戒挑着。

为什么如来佛祖只传三分之一的三藏真经给唐僧?孙悟空知道玄机

唐僧和李世民

而这个数字,也是唐僧回到东土大唐向唐太宗汇报的标准数字。「此经有三十五部,各部中检了几卷传来,共计五千零四十八卷,此数盖合一藏也」。

这只是「三藏真经」的三分之一。

但,极富洞察力的观音菩萨突然发现,如来佛祖佛颜察不悦,好像做亏了买卖一样。

于是,观音菩萨对如来佛祖奉献一策, 经过自己核查,从「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至此,「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

就凭这句话,唐僧师徒凭空必须增加一难,被八大金刚和通天河老鼋联手放水,让原本就是删减版的「三藏真经」又粘在晒经石上,少了几卷。

说到底,如来佛祖宁愿食言,也不情愿将「三藏真经」完整的传给唐僧带回南赡部洲东土大唐。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如来佛祖传经前的一段话,已经讲得很明确。

东土大唐李世民治下乃属于南赡部洲,那里虽然「天高地厚,物广人稠」,怎奈,斯民「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甚至于「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虽然孔子重儒,「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再加上「那方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

绕了一大圈。如来佛祖无非想说,东土之人愚昧无知。即便全套「三藏真经」传授,关口是,你们不识货。

为什么如来佛祖只传三分之一的三藏真经给唐僧?孙悟空知道玄机

孙悟空嫉恶如仇

如来佛祖对东土大唐的针砭,孙悟空没有做丝毫的反驳,因为,他心知肚明。

孙悟空初世为人去寻仙访道的时候,他曾踏上南赡部洲的地界,并「穿州过府,在市廛中」游荡八九年之久,然而,尽管他「学人礼,学人话」,但他深深的发现,此方世人继子荫孙、争名夺利,「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

孙悟空了解了如来佛祖,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封印之苦,真不是白受的。金蝉子是什么样的蝉,他不知道;但唐三藏是什么样的人,他很清楚。

而自始至终,如来佛祖就没有瞧得起东土大唐。

作为南赡部洲的代表,东土大唐也真是人伦道德尽丧,不争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