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區,那美麗被吹燈的大學生女村官

震區,那美麗被吹燈的大學生女村官

至誠大兵

在統稱為汶川大地震的災區,有個東南接壤汶川、相鄰汶川的縣,叫理縣。理縣與汶川兩縣城之間,僅隔著不到40公里。然而就是這不到40公里的距離,卻讓外界的人們對同樣是“5·12大地震”中的重災區的理縣知之甚少。

在如今知名度就是財富、眼球聚焦的地方機會就多的情況下,顯然理縣需要人們的關注,理縣在“5·12大地震”三年後的巨大變化,更需要人們的瞭解。

理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縣,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就建縣,距今已經2000餘年。理縣4318平方公里土地,受災面積100%,房屋100%受損,其中倒塌12萬餘間,地震造成理縣經濟直接損失達247·8億元。

“5·12大地震”三年過去了,如今的理縣怎樣了呢?

我要報告朋友們的是,截止今年3月底,全縣340個災後重建項目已完工306個,累計完成投資83億多元。理縣特別突出了民生重建,突出產業重建,突出設施重建,突出生態重建,突出文化重建,使得如今的理縣重新崛起,更加美麗漂亮。

汶川震區,那美麗被吹燈的大學生女村官

奔波在理縣的大地上,大兵我看到的都是災後重建的奇蹟。在此,我重點要對朋友們講述一個災後重建中熱愛故鄉、哪怕是被男朋友“吹燈”也執著的大學生“女村官”的故事。

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理縣西南部,距縣城10公里的樸頭村。樸頭村有407戶人家,人口1700多人,是理縣戶數和人口最大的自然村。“5·12大地震”,樸頭村受到了重創,房屋倒塌,損失慘重。

“5·12大地震”重建後,全村的房屋都煥然一新。我們走在美麗的樸頭村,鮮花此時正盛開,這盛開的鮮花彷彿映襯了今天樸頭村人的幸福生活。

給我們一行人講解情況的,是一位身著豔麗民族服裝的美麗姑娘。起初只以為她是尋常的導遊而已,可隨著參觀考察的進程,姑娘的健談與氣質,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介紹講解的間隙,我悄然採訪了她。

至誠大兵悄悄詢問女大學生村官情事(攝影:大時)

汶川震區,那美麗被吹燈的大學生女村官

雖然她滿臉的笑容,哪曾想,她內心隱藏了不少的故事與情感!

她叫陳慧佳,身分具有雙重性,既是樸頭村大學生女村官“村主任助理”,又是迴歸故鄉重建的藏族女子。去年她在阿壩師專畢業後,熱戀了一年多的男朋友,邀約陳慧佳一起遠走高飛,到大城市尋找更多更好的機會。陳慧佳心裡雖想與愛人遠走高飛,卻想到故鄉理縣遭受“5·12大地震”後,全國人民都在支援和關懷,家鄉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希望,自己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是不是更應該回歸故鄉,為故鄉重建盡力呢?

就這樣,因對未來的理解不太相同,這位藏族女子遭受了戀人的“吹燈”。儘管受到了“吹燈”重創,陳慧佳仍然堅定不移地投入到了故鄉懷抱,成為了每月津貼不到千元的大學生“女村官”。

大學生女村官陳慧佳在解說(攝影:大時)

汶川震區,那美麗被吹燈的大學生女村官

我幻想著,在那畢業離開校園的前夜,一對戀人相偎在草坪上,月光如水。他倆述說著情感的交匯,試圖合併畢業後對未來的分歧。小夥子顯得急迫,不願意放棄,一往情深。女孩子更是耐心啟發,盡力挽回這眼看要破碎的愛情。是啊,一年多的時間,比365個日日夜夜還要漫長的時間裡,彼此雙方付出了真情多多。

陰雲遮蓋了月光,他倆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只有草坪的露珠知道,這夜晚是多麼地寒冷……

眼前不是幻影。姑娘依然是那麼鎮定美麗。

女村官陳慧佳對村情如數家珍(攝影:大時)

汶川震區,那美麗被吹燈的大學生女村官

我問這位美麗的姑娘,“您現在失悔嗎,對您的這一段情感的選擇?”

陳慧佳目光炯炯,堅定回答我:“我愛故鄉,我不反悔。”

陳慧佳堅實的腳步,執著的目光,深情的敘述,村情瞭然的如數家珍,讓大兵我看到了這“絕情”故事之後的人生的另外一種美麗……

笑臉坐在我們一行中間的女村官陳慧佳(攝影:大時)

汶川震區,那美麗被吹燈的大學生女村官

我感動了,因為我看到的並非孤獨的樣本,她是理縣美麗風景外的風景線。我深信,正是眾多陳慧佳這樣的理縣人(包括一直陪同我們採訪、同樣摯愛故鄉理縣的縣官王曉琳女士)傾情投入了故鄉的重建,才使得“5·12大地震”重災區的理縣,顯得如此異常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