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兩千多年前已經有火炮了嗎?象棋里的「炮」怎麼解釋?

關於象棋的起源,有人說象棋起源於上古炎帝皇帝時期,“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黃帝驅猛獸象為陣”,象棋是行兵佈陣,宇宙變化的具體表現。實際上,在春秋戰國時期,象棋已經十分流行,象棋被稱為象戲,下象棋正是諸侯爭霸,將死則對應著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難道兩千多年前已經有火炮了嗎?象棋裡的“炮”怎麼解釋?

那為什麼在兩千多年前,象棋上已經有“炮”這個棋子?難道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火炮了嗎?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炮”在以前被寫作“砲”,“砲”在象棋裡代表的是拋石機。據史料記載,拋石機發明於春秋戰國時期,《范蠡兵法》記載,“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三百步”。

難道兩千多年前已經有火炮了嗎?象棋裡的“炮”怎麼解釋?

眾所周知,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發明於隋唐時期。和豆腐的發明一樣充滿樂趣,火藥也是古代的修仙問道之人無意間發明出的作品。煉丹家雖然發明了它,但硫、硝、碳的混合物放在丹爐裡容易著火,煉丹家對他並不感興趣。

在火藥發明之前,不管攻城還是守城,都用拋石機拋擲石頭。但在唐朝末代皇帝李祚時期,利用拋石機拋擲火藥包以代替石頭,這是火藥攻城的最早記載。

難道兩千多年前已經有火炮了嗎?象棋裡的“炮”怎麼解釋?

在北宋,火藥製成的武器進一步發展,霹靂炮、震天雷出現了!因為拋石機常常與火有關,“砲”在這時常常被寫作“炮”。

在南宋,有人發明了用竹筒製作的突火槍,這種管狀火器內裝有“子巢”,火藥點燃後產生強大的氣體壓力,把“子巢”射出去。到了元朝,人們把突火槍的竹筒改成銅管,這時火炮才被髮明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