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帶四個娃淨身出戶,離開丈夫的她,把自己活成了一世傳奇

董竹君:帶四個娃淨身出戶,離開丈夫的她,把自己活成了一世傳奇

01

傳奇

她曾是上海灘最美貌的女老闆,黑幫老大杜月笙,大地主黃金榮都是在她店裡排隊等位子的顧客,幽默大師卓別林多次在公開場合,向人描述她店裡的美味鴨。

她為何能擁有如此牛逼的朋友圈?

她把自己活成了人生逆襲的傳奇,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董竹君(1900—1997),出生在上海底層,貌美如花,歌聲如詩,曾因家境貧寒被迫賣唱,後因與大自己12歲的革命黨人夏之時相識、相戀、結婚,雙雙赴日本留學,懂日文和法文。

她15歲就成了督軍夫人,30歲的時候離婚,選擇帶四個女兒淨身出戶的她,終身為自由而戰。

她在沒背景、沒資源、沒錢的情況下,歷盡艱難,耗盡後半生,憑一己之力,創辦了上海赫赫有名的“錦江飯店”,又將其贈予國家。這裡曾接待過三百多位國家元首,是無數人夢想上海必去的美食尋覓處。

而她這名創始人,同“錦江飯店”一樣命運多舛,卻走出了一段絕美的人生旅途。

不僅如此,她秘密資助當時的地下黨員,還在上海辦起了第一份《婦女之友》的女性雜誌;她的錦江飯店,是當時第一個招女性服務員的餐廳,為女性實現經濟獨立,提供平等的就業崗位。

她吃過很多苦頭,卻有著比男人更硬的骨頭。她的墓碑上,這樣概括自己的一生:

“我從不因被曲解而改變初衷,不因冷落而懷疑信念,亦不因年邁而放慢腳步。”

02

初見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洋涇浜邊上的矮小平房裡,父母們稱她阿媛,因為長得像極了她英俊的父親,周圍鄰居都叫她“小西施”。

董竹君:帶四個娃淨身出戶,離開丈夫的她,把自己活成了一世傳奇

貧窮的父母只有她一個女兒,甚是疼愛。父親靠拉黃包車、母親靠給人打零工送她去私塾讀書,後來父親病重,全家斷了生活來源。走投無路時,她學了唱戲,13歲去青樓賣唱,計劃三年後返回家。

進了青樓,命運就不是自己說了算的。作為歌聲最美的她,是那裡的頭牌,每天都與三教九流相遇,慢慢懂事的她,知道來這裡的,都不是什麼好人。

她與眾人保持著嚴格界限,從不說話。直到遇見了夏之時,這位從日本留學回來的革命青年,相貌堂堂、熱情大方,對她很是關心。

後來她才知道,夏之時這群革命黨人,受孫中山先生的影響頗深。

他們來青樓,並不是找樂子,而是因為這裡隱蔽性強,聚在一起從事革命活動。這讓她慢慢打開了心結,和夏之時的交往漸漸多了起來。

那時夏之時已經在鄉下有了包辦婚姻,還有了一個12歲的兒子,她雖然出身卑微年紀小,但不曾想去給別人當小老婆,始終與夏之時保持著距離。

夏之時的妻子患病身亡後,15歲那年,她初潮了,此時作為“大人”留在青樓裡是非常不安全的。在反覆考量和日久生情中,她愛上了比自己大12歲的夏之時。

他們分隔很久後再次相見,夏之時正在被官府通緝,局勢很是緊張,兩人相擁而泣。

在夏之時動身,再次前往日本前,勇敢的她從青樓裡逃了出來,同夏之時一起前往日本。

那一年,她15歲,夏之時27歲。

在日本期間,她在夏之時的支持下,努力讀書。短短几年時間,不僅學完了東京女子師範的課程,學會日語,還學了法語,還準備日後再去法國留學。

此時,是她跟夏之時感情最好的時候,他們在日本生下了大女兒。

因國內革命形勢的需要,他們先後返回夏之時的四川老家。

03

情變

從上海底層小家庭走出來的董竹君,第一次發現和一個傳統封建的大家庭,相處是多麼的複雜。

夏之時雖然是一個革命進步人士,但終究由於其革命的不徹底性。在家中,總是用封建禮數那一套與董竹君相處。

這讓一直追求自由平等的董竹君,感到非常不舒服。她覺得丈夫變了。尤其是在她連續生下了四個女孩後。

在她患重病生命垂危時,以及女兒們遇到生死挑戰的時候,丈夫表現出的那種冷漠,讓她寒心。

隨著丈夫事業上的衰敗,在家中,更是家暴頻頻。這個時期的丈夫,與那個多年前為愛痴狂,滿身革命熱情的夏之時,儼然成了兩個人。

彼時,董竹君為了緩和夫妻感情,也一直默默付出,努力經營著家庭。儘管她出身卑微、還曾有在青樓賣唱的經歷,但她的知書達理以及過人的智慧和才幹,還是贏得了夏之時所有家人和朋友的尊重。

在成都生活期間,為了補貼家用,也為了幫助周圍的女性有工作機會,她在家中開辦了女工織襪廠,還辦了一個黃包車公司,把家務和企業都打理的井井有條。董竹君的商業才能,也許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初見萌芽。

丈夫仕途不順時,總是鬱鬱寡歡,迷上了賭博,這讓董竹君難過不已。尤其是丈夫夏之時重男輕女,總覺得女孩沒必要讀那麼多書,以後嫁個好人家就行了。

董竹君在家中設立了一個圖書室,請家庭教師上門為孩子們輔導學習,在家庭內營造讀書的氛圍。還讓女兒學習樂器,這在當時看來都是非常超前和西化的家庭教育。

但夫妻關係破裂的導火索,也是因為女兒的教育問題。董竹君堅持四個女兒接受高等教育,可丈夫不同意。

他還經常藉著生活瑣事,和妻子發生爭吵時大打出手。最終董竹君心灰意冷,帶著四個女兒返回上海,與丈夫兩地分居五年後,執意結束了這段婚姻。

儘管夏家開始走下坡路,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可離婚的時候,董竹君還是分文未要。

當著離婚律師的面,董竹君僅僅提了兩個條件:“儘可能的給四個女兒提供一些生活費,讓孩子們知道自己不僅有媽媽也有爸爸。如果她因為意外離世,希望夏之時把她的遺願完成,送四個孩子讀大學。”

在場的所有人,無不潸然淚下。

從此她獨自帶著四個女兒在上海重新打拼,從針織廠做到錦江飯店,她付出了太多。

最艱難的時候,董竹君的母親都哭著說:“你在夏家的生活多好啊,要不是丈夫不爭氣,你現在怎麼會吃這麼多苦啊!嗚嗚……”

期間,她坐過牢、遠渡菲律賓、遭遇下屬背叛、生意慘淡,父母相繼離世……

任何一個苦難,都能讓她放棄生存的希望,但她依然選擇堅強活下來。

04

錯過

離婚後,董竹君沒有再婚,與四個女兒一起成長,患難與共。後來還把遠在四川的兒子也接到身邊,把一生的愛,都給了子女和自己的事業。

回想起她和夏之時的愛之往事,可以肯定的是,夏之時是非常愛董竹君的。

他不嫌棄她出身卑微,滿足她提出去日本留學的願望,也遵守與答應妻子“一夫一妻”的約定。

在那個年代,夏之時周圍的國民黨軍官全都是三妻四妾,夏之時還是拒絕了很多誘惑的。他為了幫助妻子融入自己的封建大家庭,讓妻子在家中有地位,默默為家裡做了很多事。他還是個“炫妻狂”,當著朋友和外人的面,總是表揚妻子賢惠能幹。

可往往愛之深也會失去理智,他會把妻子當成自己的私有產物,兩人之間並不是真正的平等關係。

找一個“大叔”結婚,危機感最強的是大叔,不是妻子。妻子年輕貌美,又有知識和新思想,這對夏之時來說,深感容易失去控制。

他把封建家長制的大男子主義作風,用在和妻子的相處上,最終因為過度控制,反而失去了心愛的妻子。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的遺憾,才讓中國企業家歷史上,閃耀著如此燦爛的東方明珠。

董竹君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誰說女子不如男”,努力勤奮工作和生活,一切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1951年,夏之時受處決身亡。51歲的董竹君,得知這個噩耗後,把夏之時27歲的照片擺在自己床頭,這一擺就是40多年,直到逝世。

多年以後,一位姓劉的年輕人來到董竹君家,他受夏之時後來的妻子唐婆婆所託,捎幾句話:“夏先生在世的時候,總說她不如您,在她心裡,你們不該離婚。”

年邁的董竹君微笑著讓年輕人問候唐婆婆。

那一刻,她抬頭看天空,雲捲雲舒,那些有關愛的記憶,無論欣喜或是傷痛,終成往事。

這一世,孩子們都成了她期待中優秀而努力的人。她對15歲那年遇見夏之時,沒了遺憾。

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留下遺言,入葬的時候,為自己播放《夏天最後一朵玫瑰》:

夏天最後一朵玫瑰,

還在孤獨的開放。

所有她可愛的伴侶,

都已經凋謝死亡。

再也沒有一朵鮮花,

陪伴在她的身旁;

映照她緋紅的臉龐,

和她一同嘆息悲傷。

……

這首古老的愛爾蘭民歌,是15歲那年,她和夏之時在日本留學、生活時,最愛的歌曲,從此愛了一生。

@作者妮妮:

12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和網絡,感謝原圖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