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從都督夫人到帶四女淨身出戶,因悟透這句話打開人生格局

看民國奇女子董竹君的一個世紀,真的可以讓每一位女性都受益匪淺。她的一生經歷了大多平凡女子會經歷之事,甚至是更坎坷更曲折,然而,這位充滿智慧的女子憑著

堅強、堅韌、有原則、不屈辱、不苟活的人生態度,積極克服一個又一個發生在她身上的難關,最終將自己活成了一本傳奇之書。

董竹君:從都督夫人到帶四女淨身出戶,因悟透這句話打開人生格局

淪為青樓賣唱女,靠自己跳出火坑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小破屋裡,他的父親是一個拉黃包車的車伕,母親是一個四處找活計的幫傭。雖然身在這樣一個貧寒之家,董竹君卻沒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她的父母雖然不是什麼文化人,家裡條件也差,但是,他們都十分疼愛她。為了能夠讓董竹君去讀書,即使是借錢,他們都會想盡辦法供董竹君上私塾。

很可惜,董竹君上了6年學後,在她12歲這年,父親由於常年的勞累,身體不堪負荷生了重病。家裡唯有靠母親一人東家西家地找活幹,勉強能夠維持一家人的吃喝,董竹君要繼續上學,就實在是供不起了。為了給父親治病,家裡不得不向外去借高利貸,日復一日,利滾利,債務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得這一家人喘不上氣來。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父親思付良久,決定把董竹君送到附近的長三堂子做“清官人”,並與他們簽定了一個三年之約,期滿就可以把女兒接回家。

天真善良的董父董母並不清楚,這長三堂子裡具體是什麼個情況,他們只以為女兒在裡面唱唱戲曲即可,為此他們還特意給董竹君請了一位年近40歲的老先生,教她學習唱京戲。

13歲的董竹君進入了長三堂子,她感到非常不太適應,在老鴰的引領下,董竹君開啟了賣唱生涯,因為學過京戲,她又生得一副好歌喉,模樣也清秀,頗受捧客們的喜歡。此時的董竹君內心十分煎熬,她只想著這三年趕快過去。

董竹君:從都督夫人到帶四女淨身出戶,因悟透這句話打開人生格局

董竹君(左一)

長三堂子裡來的各路閒雜人等十分多,其中也包括有一些鬧革命的英雄豪傑,夏之時就是其中之一。他入長三堂子,不打花牌,不找女人,只是來聽聽曲,董竹君初見他時,覺得這個人還瞞特別的。兩人交流時,夏之時也不像其他的來客,對她亂開玩笑,十分的有禮貌,後來,董竹君知道了夏之時原來還是一個年輕有為的革命者,早年留學日本學軍事,還加入過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為辛亥革命也做出過貢獻,人非常積極上進。

打小就對書本里的英雄豪傑充滿敬佩的董竹君,在慢慢的接觸下,漸漸對眼前的這位革命英雄產生了崇拜之情,而夏之時也十分欣賞這位非常獨特的青樓女子。

在長三堂子,董竹君還認識了一位溫文爾雅的孟阿姨,她是她在這裡面難得的能說得上幾句貼心話的人。孟阿姨見董竹君小小年紀,不諳世事,不落忍這天真善良的小女孩被老鴰欺騙,就偷偷地將長三堂子明裡暗裡的規矩告訴了董竹君,並跟她說老鴰只會把她當成搖錢樹,不可能再送她回家的,待她生理期來成了大人就會安排她去接客。末了,孟阿姨還提醒董竹君,讓她最好趁著清白之身趕緊找一個人先嫁了。

14歲時,董竹君來了生理期,她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危險。這時,本來就對董竹君有意的夏之時提出來要她跟著他一起去日本,董竹君非常認真地問他:“你是打算留學日本?日本可以有與女人讀的書嗎?”夏之時答:“當然有啊。”

董竹君想了想,跟夏之時說,跟他走可以,但希望他答應她三個條件:

第一,她不做小老婆;

第二,她要隨他去日本讀書;

第三,他們要組建一個家庭,共同經營,她支持他去為革命事業奮鬥,她在家主內。

夏之時欣然同意,之後,他提出要為董竹君贖身,但是老鴰開口就要3萬元,而董竹君當時籤進來時才給了她父母300元,夏之時一下子也拿不出這麼多錢。

董竹君得知後,她拒絕了夏之時幫她出贖金的想法,並非常堅定地告訴夏之時不要再去管這件事情,會自己想辦法出來,她之所以這樣講,自有自己的道理。沒有過多久,董竹君趁堂子輪守的人不注意,成功從火坑裡面逃了出來。

日本學業完成後,做好賢內助

同年,她和夏之時在上海結婚,組建了家庭,成為了都督夫人,這年,她不過14歲。結婚之後,董竹君跟著夏之時去了日本,開啟了一段非常努力向上的生活。白天她讀書學習,晚上做完家務照顧好夏之時後,還經常挑燈夜讀,十分刻苦,但此刻的她,是幸福快樂又充實的。

董竹君:從都督夫人到帶四女淨身出戶,因悟透這句話打開人生格局

夏之時

1915年,夏之時奉命先回國,臨行前,他掏出了一把手槍給到董竹君,並囑咐她用這把手槍一來可以防身,二來若是她做了什麼對不起他的事情,就用它來結束生命。可以看得出來,在夏之時的心底深處,是介意董竹君在青樓呆過的這個身份,也並沒有那麼的信任她。後來,夏之時還安排了他的四弟到日本來陪年輕的二嫂讀書,說是陪讀,其實也無非就是監視了。

1917年,董竹君完成了在女子高師的學業,她本想著前往巴黎繼續留學,但是夏之時不肯,並要求他立刻返回四川合江。

同年,董竹君跟著夏之時回到了合江老家,走進了夏家這個封建大家庭。她的婆婆是一個思想守舊的人,夏家的一干親戚,對這個新來的小媳婦也都戴著有色眼睛,對她青樓賣唱的出身更是明裡暗裡的冷嘲熱諷。董竹君想著既然嫁給了夏之時,而他對自己也不錯,就必須不要讓他為難才行。於是,她給家裡人買了禮物來討他們的歡心,當然,這遠遠是不夠的。人心還得要用實力來征服,在夏家生活的這段時間,董竹君耐心地操持家務,

縫紉、繡花、洗衣、燒菜,協助招待親友,又教子侄們讀書識字,幫總管上賬,慢慢的,她得到了夏家人一致的認可。

婆婆也一改當初進門時的態度,越來越信任她,覺得她是一個知書達理、賢惠能幹的好兒媳婦,她還特地為董竹君和夏之時補辦了一場婚禮。

但是,夏家畢竟是封建家庭,非常守舊,而且都重男輕女。帶著完全相反的觀念生活在一起,董竹君忍得很是壓抑,所幸,1919年夏之時率部到成都交與熊克武收編,這樣一來,一家人就都搬到了成都生活,能離開夏家,董竹君也鬆了一口氣。

觀念衝突,夫妻漸生嫌隙

1921年,夏之時見軍閥戰爭不斷,他的官職也被撤掉,對於革命事業,他已然心灰意冷,最終決定卸甲歸田。之後,他創辦了錦江中學,沒有多久,基本上就算是賦閒在家。因為種種的不如意,夏之時的脾氣越來越壞,並且開始吸鴉片,一個人一旦沾染上這些陋習之後,對親人妻子,往往就會變得漠不關心,在此期間,董竹君因為患肺病癖居3月,夏之時就從未去看過她。

在這樣一個苦悶的心境下,董竹君不像其他的闊太太們,天天打牌消磨時光。她是一個思想進步的女性,在看到成都街上的窮苦人家沒有生計,她想著開一個小工廠可以給到這些人工作機會,同時也能給家裡一些生活貼補。她同夏之時商議,把屋後面的馬廄和豬圈改成一個小工廠,夏之時聽後,樂得同意。於是,董竹君的“富祥女子織襪廠”順利開張,沒過之久,她又在東勝街開了一個門市部,請了兩位男師傅以及女工做事,她不只是給女工們提供工作,還教育她們,讓她們好好學真本事,擁有更獨立的人生。

董竹君:從都督夫人到帶四女淨身出戶,因悟透這句話打開人生格局

董竹君故居 愚園路1320號

董竹君是家裡的唯一倖存的女子,而父母還在上海清貧度日。她就想著要把父母接到成都一起生活,夏之時也同意了,然而,在她的父母接過來之後,夏之時只把他們當“下等人”對待,動不動還辱罵他們。可憐那年邁的父親,一把年紀了還要給女婿點續大煙,稍微沒做到位了,還要被女婿破口大罵,丈夫對雙親如此的蔑視,董竹君和夏之時開始心生嫌隙。

董竹君一共生了四個女兒,到了第五胎才生了一個男孩。夏之時重男輕女,他經常說女兒是賠錢貨,到了年紀就是要嫁出去,他不僅不重視女兒們的教育,更加不關心她們的生活。即使是女兒重病住院,妻子因操勞家務身體欠佳,他都不關心,一天到晚只沉迷於吞雲吐霧。

時間漸久,夏之時這種消極度日、大男子主義、一心撲在鴉片的行為。和一直積極上進,努力創造更好生活的董竹君越走越遠,兩人隔閡越來越大,尤其是夏之時的重男輕女行為,讓董竹君很是失望。

因為“富祥女子織襪廠”和後來開的出租黃包車的“飛鷹公司”在時局動亂中,經營困難,董竹君不得不關掉了。

1929年,董竹君和夏之時發生了一起嚴重的爭執,一次,女兒國瓊和別的男生正在玩耍,被夏之時看到了,他惡狠狠地對女兒一頓狂罵,說她恬不知恥的行為,就是因為她媽管教不好,不如給她一把刀和一條繩自己了結了去。嚇得國瓊躲在角落瑟瑟發抖,董竹君得知後,對夏之時如此待女兒的行為,很是反對,忍不住和他吵了起來,沒有想到,夏之時竟然隨手抄起了菜刀,追著要往董竹君身上砍,他一邊追一邊惡狠狠地罵,一直追到外面的弄堂,被旁人勸住才收了手。這件事之後,董竹君對這個男人不再抱任何希望,她決心分手,並向夏之時提出了離婚的要求。

夏之時是不願意離婚的,但他又輕看她,他覺得這個女人沒了自己,帶著一家老小根本就活不下去。他對董竹君提出了一個所謂的君子協定,其實是放狠話:“我們可以先不離婚,暫時分居5年,四個女兒歸你,兒子歸我養。要是你帶著女兒們沒在上海餓死,我手掌給你煎來吃。”

董竹君不語,她內心無比堅定,此後,她帶著4個女兒和身體欠佳的父母一起在上海生活,和夏之時分開時,她沒有拿夏家的錢,可以說是淨身出戶。按照協議,夏之時每月要支付女兒們的生活費及學費的,但是一次都未履行,起初,他們的日子確實艱難,董竹君努力尋找各種活計做工,實在維持不下去了,就上典當行將身上值錢的東西拿去抵押。

董竹君:從都督夫人到帶四女淨身出戶,因悟透這句話打開人生格局

她自己再難,有一點是她無論如何都不會變的,那就是女兒們的學習,她自己一直堅持閱讀看書的習慣,對女兒們的教育也十分用心。

離婚後堅強創業,一點點打開格局

再苦,她都咬牙堅持著,慢慢的,日子也開始順遂了起來。1930年春末,董竹君向朋友借了一些錢,在上海開了第一家由女子經營的工廠,即群益紗管廠,為了不讓這個工廠失敗,她努力跑銷售,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在她的努力下,工廠走上正軌,漸漸地產生效益,但是,董竹君沒有滿足於此,為了擴大工廠的規模,她親自跑到了菲律賓去拉投資,併成功的拉回了1萬元的投資款。工廠規模擴大,生活也慢慢好起來了,沒有想到的是,1932年日軍轟炸閘北,群益紗管廠瞬間被淪為一片廢墟。頃刻之間,董竹君所有的努力與付出化為虛有。

面對這般遭遇,董竹君曾經閃念想過要自殺,可是一想到孩子們,她就又恢復勇氣,繼續戰勝黑暗無光的日子。

1934年,她和夏之時的5年之約到了,此時,董竹君為了一大家子辛苦做著苦工,夏之時看到後,以嘲諷的意味說道:“5年時間也到了,你看你事業有什麼成就,如果不行的話,那就跟我一起回四川吧。”但是,

董竹君堅持要離婚,她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不受尊重的婚姻她不想再繼續。

一個督軍夫人甘願離婚帶著四個女兒肯吃這樣的苦頭,這個消息讓李嵩高得知後,對董竹君的大女人作風頗為欣賞。後來,他們還成為了朋友,在董竹君最困難之際時,還借給了她2000元錢,董竹君拿著這個錢開了一個小小的餐館,名字就叫“錦江小餐館”,這就是轟動國內外的錦江飯店的前身。

董竹君開這家餐廳時,很有自己的想法,因為在四川呆過,很喜歡四川菜,所以她把這家餐廳的菜式定為四川結合當地風味的菜式。店內的裝修也包含了中、日、歐三種風格,董竹君用女子特有的美學智慧,把餐廳佈置的非常有格調,她還親自設計了有竹子的店標,這家特色小餐館雖然店面不大,但是五臟俱全,且極具特色,一開業就獲得了廣大好評,甚至連上海的青幫頭子杜月笙也成了這裡的常客。

生意漸漸好起來了,經常來光顧的杜月笙發話了,生意這麼好,怎麼不把店面擴大一點?董竹君聽罷,沒過多久就把旁邊門店一起租了下來,擴大了店面,餐館也改名叫“錦江川菜館”,隨著生意的紅火,錦江餐館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最終讓董竹君在上海佔到了一席之地。

董竹君經營餐館不只是侷限於吃喝,她也會十分注重顧客們其他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就是由她發明的。

1936年,董竹君又在上海開了一家”錦江茶室“。同為女子,知道女性在這個時代的不易,所以他在茶室招的服務員都清一色用的全是女性,給這個時代的女性提供了走向獨立自主的機會。

1937年,董竹君又聯合《大公報》女記者一起創辦了《上海婦女》雜誌。主要為女性解放思想做,這本雜誌像一抹春色,成為上海一道明媚的風景線。

1951年,“錦江川菜館”、“錦江茶室”合併成為錦江飯店,董竹君將這個飯店獻給了國家,作為招待外國元首的一個高級酒店。迄今為止,錦江飯店共招待了100多個國家地區的30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分別受到了英國女王、尼克松、卓別林等人的高度讚譽。

1953年的一天,董竹君的女兒夏國瑛興奮地跑到她跟前說:“媽媽,總理要請我們吃飯呢。”董竹君有點受寵若驚,總理請吃飯,結果她居然還遲到了,熱心的總理夫人鄧穎超笑著對董竹君說:

“總理從來不等人,但他今天一定要等到你。”

董竹君:從都督夫人到帶四女淨身出戶,因悟透這句話打開人生格局

董竹君受總理接見

席間,董竹君和總理進行了一番愉快地交談,總理對董竹君的經歷也早有耳聞,知她還為黨和人民還做過不少貢獻,對她一個女子拖家帶口還這樣自強不息,很是讚賞。此後,見到夏國瑛時,還總問她母親身體好不好。

晚年,董竹君雖然沒有了錦江飯店傍身,但是,她從來沒有停止過前進的腳步,她總是用言語告誡所有女性:“要有尊嚴的活下去!如果像禽獸一樣,被關在籠子裡苟延殘喘的活著,那寧可選擇自由的死去!我們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也唯有自己才能成全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