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篡位傳說的可操作性分析

中國歷史上老皇帝傳位是個問題,而新皇即位同樣是個問題。幾千年來,有多少新皇即位帶來的不是天下大赦,而是天下大亂。很多時候老皇帝屍骨未寒,爭奪皇位的軍事政變就開始了。能夠成功拿到老皇帝的遺詔,法統上毫無爭議地繼承大統固然非常重要,但更加重要地是毫髮無損地登上皇位。一個沒有皇位繼承能力的皇子,卻拿到了皇位繼承權,對於他本人來講,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這樣的皇子倉促登位,等待他的有兩種結局,一個結局是找一個政治靠山成為傀儡,另外一個結局是死於政變或者內訌,被更加優秀的皇子取代。前文講到的“屠龍高手”宇文護,趁著宇文泰離世之後的政治真空,獨霸朝綱,連殺三任皇帝(見第一章第三節)。最後只有少年老成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才站穩了腳跟,最終隱忍數年,反戈一擊拿下宇文護。而宇文邕這樣的人,是幾百年不世出的有頭腦有眼光的政治家。而皇帝的工作交接這件事,要靠一整套完備的交付計劃來實施,而不能每一次都指望新皇帝是宇文邕這樣的天才。

雍正篡位傳說的可操作性分析

老皇帝在世,老皇帝有可能會通盤考慮皇儲安全繼位的問題,為可能出現的各種不測做好萬全之策,比如朱元璋(後文會詳細講)。但是需要明確一點的是,皇帝這個職務是終身制,老皇帝不到撒手人寰的那一刻,一般不肯輕易交出權力。所謂萬無一失的提前交接基本不太可能,那麼如果真到了老皇帝嚥氣的那一刻,所有之前的傳位部署哪怕有一個疏漏,都有可能出現非常嚴重的問題。更何況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敢隨便預測,老皇帝到底什麼時候嚥氣。

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所以,嚥氣這事,往往都是突發性的,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可言。這就註定了,新老皇帝的工作交接,必須是個十分精細的技術活。

然而,胤禛在處理這件事情上,卻體現了少有的警惕性和前瞻性。

從地方到中央,胤禛擁有幾個重要的棋子:

1、年羹堯。年羹堯是漢軍八旗的佼佼者,是康熙朝後期著名的軍事領袖。年羹堯在僅僅三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升任四川總督。又此後短短几年之內,歷任陝甘總督和撫遠大將軍,官至一等公。尤為難得的是,兵權在握的年羹堯,外戰戰績彪炳,在大清西部邊防部隊官兵心中,威望極高。

雍正篡位傳說的可操作性分析

年羹堯劇照

年羹堯站隊胤禛,最早是因為裙帶。因為年羹堯的妹妹就是胤禛的側福晉年氏,也就是後來胤禛做皇帝之後的年妃(《甄嬛傳》中華妃的原型)。不過,滿漢八旗之間的這種通婚關係,在當時頗為常見,各種裙帶各種關係網錯綜複雜。所以胤禛和年羹堯的私交甚厚,其實才是真正問題的關鍵。這種過從甚密的私交,保證了在康熙晚年時代,胤禛在地方軍事上的心理安全防線;

2、戴鐸。戴鐸這個人,在前面的行文中曾經出現過。在胤禛登基之前,戴鐸是胤禛最為信任的帳下幕僚。在康熙皇子們長期爭奪儲位的過程中,戴鐸主動並且毫無保留地押寶胤禛,體現出了他本人高於常人的政治判斷力。

這個時期胤禛的個人行事風格,到底受到了戴鐸多大程度的影響,我們無法量化分析。但從結果來看,胤禛在整個一步步拿到皇位的過程中,的確是身體力行地踐行了戴鐸的策略。所以我們認為,戴鐸功不可沒;

3、隆科多。隆科多是胤禛的親舅舅,也是康熙晚年時步軍統領。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北京衛戍司令),是京城防務中最為關鍵的角色。康熙傳位前後,其實無論誰接班,都需要首先控制京城和紫禁城。比如我們前文講到的唐朝歷次政變,成功的關鍵,其實就是控制京城尤其是大內皇宮的防務。比如前文提到的,李世民的勝利,李重俊的失敗,都是因為玄武門。

雍正篡位傳說的可操作性分析

隆科多劇照

還有一點。隆科多長期陪伴在晚年的康熙身邊,他擔負了胤禛的信息傳遞員的重要職責。有了隆科多,就相當於楊廣登基之前有了楊素,可以在皇帝身邊蒐集情報,也就不用像廢太子胤礽那樣,不顧形象地搞一個“帳殿夜警”的欺君之罪出來。

總而言之,無論是否出於奪位的準備,胤禛都時刻準備著迅速控制局面。

而反觀胤禩,除了他的鐵桿支持者,皇十四子胤禎的邊防部隊之外,幾乎沒有提前佈局。這樣即便是康熙傳位給胤禩,他也並不具備快速交付,快速上位的能力。而萬一上演兄弟鬩牆,血濺皇宮,胤禩束手就擒的可能性很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