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篡位传说的可操作性分析

中国历史上老皇帝传位是个问题,而新皇即位同样是个问题。几千年来,有多少新皇即位带来的不是天下大赦,而是天下大乱。很多时候老皇帝尸骨未寒,争夺皇位的军事政变就开始了。能够成功拿到老皇帝的遗诏,法统上毫无争议地继承大统固然非常重要,但更加重要地是毫发无损地登上皇位。一个没有皇位继承能力的皇子,却拿到了皇位继承权,对于他本人来讲,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这样的皇子仓促登位,等待他的有两种结局,一个结局是找一个政治靠山成为傀儡,另外一个结局是死于政变或者内讧,被更加优秀的皇子取代。前文讲到的“屠龙高手”宇文护,趁着宇文泰离世之后的政治真空,独霸朝纲,连杀三任皇帝(见第一章第三节)。最后只有少年老成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才站稳了脚跟,最终隐忍数年,反戈一击拿下宇文护。而宇文邕这样的人,是几百年不世出的有头脑有眼光的政治家。而皇帝的工作交接这件事,要靠一整套完备的交付计划来实施,而不能每一次都指望新皇帝是宇文邕这样的天才。

雍正篡位传说的可操作性分析

老皇帝在世,老皇帝有可能会通盘考虑皇储安全继位的问题,为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做好万全之策,比如朱元璋(后文会详细讲)。但是需要明确一点的是,皇帝这个职务是终身制,老皇帝不到撒手人寰的那一刻,一般不肯轻易交出权力。所谓万无一失的提前交接基本不太可能,那么如果真到了老皇帝咽气的那一刻,所有之前的传位部署哪怕有一个疏漏,都有可能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更何况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敢随便预测,老皇帝到底什么时候咽气。

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所以,咽气这事,往往都是突发性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这就注定了,新老皇帝的工作交接,必须是个十分精细的技术活。

然而,胤禛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却体现了少有的警惕性和前瞻性。

从地方到中央,胤禛拥有几个重要的棋子:

1、年羹尧。年羹尧是汉军八旗的佼佼者,是康熙朝后期著名的军事领袖。年羹尧在仅仅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升任四川总督。又此后短短几年之内,历任陕甘总督和抚远大将军,官至一等公。尤为难得的是,兵权在握的年羹尧,外战战绩彪炳,在大清西部边防部队官兵心中,威望极高。

雍正篡位传说的可操作性分析

年羹尧剧照

年羹尧站队胤禛,最早是因为裙带。因为年羹尧的妹妹就是胤禛的侧福晋年氏,也就是后来胤禛做皇帝之后的年妃(《甄嬛传》中华妃的原型)。不过,满汉八旗之间的这种通婚关系,在当时颇为常见,各种裙带各种关系网错综复杂。所以胤禛和年羹尧的私交甚厚,其实才是真正问题的关键。这种过从甚密的私交,保证了在康熙晚年时代,胤禛在地方军事上的心理安全防线;

2、戴铎。戴铎这个人,在前面的行文中曾经出现过。在胤禛登基之前,戴铎是胤禛最为信任的帐下幕僚。在康熙皇子们长期争夺储位的过程中,戴铎主动并且毫无保留地押宝胤禛,体现出了他本人高于常人的政治判断力。

这个时期胤禛的个人行事风格,到底受到了戴铎多大程度的影响,我们无法量化分析。但从结果来看,胤禛在整个一步步拿到皇位的过程中,的确是身体力行地践行了戴铎的策略。所以我们认为,戴铎功不可没;

3、隆科多。隆科多是胤禛的亲舅舅,也是康熙晚年时步军统领。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北京卫戍司令),是京城防务中最为关键的角色。康熙传位前后,其实无论谁接班,都需要首先控制京城和紫禁城。比如我们前文讲到的唐朝历次政变,成功的关键,其实就是控制京城尤其是大内皇宫的防务。比如前文提到的,李世民的胜利,李重俊的失败,都是因为玄武门。

雍正篡位传说的可操作性分析

隆科多剧照

还有一点。隆科多长期陪伴在晚年的康熙身边,他担负了胤禛的信息传递员的重要职责。有了隆科多,就相当于杨广登基之前有了杨素,可以在皇帝身边搜集情报,也就不用像废太子胤礽那样,不顾形象地搞一个“帐殿夜警”的欺君之罪出来。

总而言之,无论是否出于夺位的准备,胤禛都时刻准备着迅速控制局面。

而反观胤禩,除了他的铁杆支持者,皇十四子胤祯的边防部队之外,几乎没有提前布局。这样即便是康熙传位给胤禩,他也并不具备快速交付,快速上位的能力。而万一上演兄弟阋墙,血溅皇宫,胤禩束手就擒的可能性很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