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之乐—庄子

逍遥自在的快乐

在先秦儒家与道家的经典中,篇幅最冗长、内容最驳杂、思想最深刻的,就是《庄子》。

以篇幅来说,现行《庄子》版本共有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全书七万多字,出自庄子及其后学之手。有些观念与术语在不同脉络中再三出现,不免让人觉得冗长。以内容来说,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可见庄子对当时各家各派的著作皆有所涉猎,他本人的作品固然秉承老子的启发并且推陈出新,但是其中谈到的奇闻轶事甚多,再以寓言的笔法表达,于是难免驳杂之讥。不过,学习《庄子》所侧重的主要是思想,而这方面的深刻程度则让人惊讶。

一般而言,道家思想给人“玄之又玄”的感觉,这不是因为老子故意说些抽象的话,而是因为他真正了解“有一个作为万物之来源与归宿的道“存在,依此可以从根本上化解在乱世中潜滋暗长的虚无主义。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道”存在,人生何异于南柯一梦?人生所有的成就与理想又何异于镜花水月?换言之,没有“道”,一切都是虚幻的,人生也只剩下无谓的热情罢了!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第二十五章)这句话中的“人亦大”值得仔细考虑,因为由形体大小而论,人怎能与“天、地”并称为大?因此,人的心灵成为关键。只有开发心灵能量,孕生独特的智慧,才可觉悟人之大。《庄子》全书第一篇是《逍遥游》,一开始就连续以三段大同小异的笔法,描写“鲲之大,转化为鹏之大,高飞至九万里”,他所表述的其实是:“人”的生命容量有无限大的潜能,可以转化提升,直到逍遥无待的境界。

一个杯子有多大,要看它能装多少水。人的心灵有多大,要看他能否体悟“道”。这种体悟,显然需要特别的修炼。在老子看来,方法是虚与静,亦即“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在庄子笔下,则进一步说明这种修炼的初步成效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齐物论》)。问题是:当身体与心智皆停止运作,人的生命不是随之瓦解了吗?情况恰恰相反,庄子认为这时人的“精神”反而展现了光明。他使用“灵台”、“灵府”、“真君”等极其高尚优雅的名词来描写这样的精神,并且直接论断“精神生于道”。人的“大”至此完全得到肯定。

《庄子》全书多次出现一段有关古人智慧的描述,他说:古人的智慧达到了顶点,“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齐物论》)。这是怎样的领悟,能让庄子如此赞叹?答案只有四个字:未始有物“。简而言之,庄子认为:只要领悟从来不曾有物存在”就代表抵达了至高智慧。但是,果真如此吗?西方哲学家所关怀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因为“无”是万物的根本真相,“有”反而造成各种困扰。体认了“无”,人生无所执著,心灵不受束缚,从此可以自在逍遥。我们依此可以判断:庄子的聪明与悟性实属不凡,而《天下》所描绘的庄子亦非虚语,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以及“上与造物者游”。

“造物者”或“天地精神”,所指的都是“道”。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同时,道又遍在一切。学习道家而能明白此理,人生各种复杂的难题不是可以迎刃而解了吗 ?道家(尤其是庄子)的思想:一,与自己要安;二,与别人要化;三,与自然要乐;四,与大道要游。至于如何引申发挥这些要点,后续会有详细的论述。

逍遥之乐—庄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