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者:「16+1」合作是共贏 而非分化歐洲

“16+1”合作讓歐中雙方受益

中國社科院歐洲所前所長、中國歐洲學會會長周弘表示,中國人認為“和合共生”才能讓雙方都受益。一直以來,中國堅決支持歐洲一體化,“16+1”合作不是撇開西方,撇開歐盟。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盟研究所主任崔洪建表示,近年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增長高於中國與歐盟平均水平,這表明中國與歐洲次區域之間的務實合作是客觀需要,有助於縮小中東歐國家與歐洲大國間的差距。

“實際上,無論是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還是歐洲投資銀行,其貸款利率都比中國低一些,但是他們的問題在於貸款之前的審查存在歧視性安排,條件過多,過於政治化,也是許多中東歐國家不願意接受的,而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投入時沒有這些苛刻的政治條件。”劉作奎說。

進一步提高‘16+1’合作的透明度

劉作奎坦言,目前中方在“16+1”合作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私營資本進入中東歐市場的很少,基本是以國家驅動為導向,這容易引起歐洲懷疑,比如國企進入中東歐地區後,在金融工具的使用上就較為缺乏市場化。

“未來需要進一步提高‘16+1’合作的透明。”劉作奎說,中國和歐盟之間在此問題上的溝通渠道應該是暢通的。中國和中東歐的合作也應該納入更多的西歐國家參與,開展第三方合作,而非排他性合作,形成良性合作的意願。未來中國在中東歐國家應該多開展一些中國歐盟互補性的合作,而不是開展那些中國與歐盟容易展開競爭的合作,這樣也可以有效避免中東歐國家從中加槓桿。

“中國和歐洲兩個市場的確還需要加強了解,不能把具體問題升格為地緣政治之爭或政治影響力之爭,這是典型的零和思維。”劉作奎說。

劉作奎表示,目前中國和中東歐在合作進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或難題,比如,如何提升相關項目融資的可持續性,如何更好地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和市場化運作,如何用好法律、仲裁等方式處理經濟合作中的摩擦,如何維護招投標、環保、勞工方面的規則,如何讓更多普通民眾享受“16+1合作”成果等。“16+1合作”平臺一直在想,也一直在做,密切跟蹤各方關切。

要解決自身問題,歐盟不能只靠指責和懷疑

“16+1”合作是新時期中外雙方互有所求、相向而行的結果,是以經貿和投資為主的務實合作的一個很好的嘗試。在劉作奎看來,合作最終追求的結果是非政治的而是經濟的,是基於市場導向的、互利共贏的。

在劉作奎看來,歐盟的體制和機制也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只同歐盟機構打交道,因為歐盟本身就是兩條腿走路的(歐盟機構和成員國)。這一點歐盟在發展同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關係時都是如此,在不同歷史時期,歐盟還批評過美國曾扮演過特洛伊木馬的角色,指責美國拉攏部分成員國來對抗歐盟機構的決策,而中國從來沒有在重大場合像美國那樣做,而是堅定不移的支持歐洲一體化、支持歐元。

“歐盟要解決自身這些問題,不能光靠指責和懷疑,還需要自身切切實實做好融合工作,不能一出現問題就指責是外力造成的結果,轉嫁自身或內部矛盾,也不能把一些良性的支持者看做是干擾者。”劉作奎表示,只要是對歐洲融合有利的,有利於中東歐國家經濟發展的,都應該敞開懷抱予以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