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经典史话(76):怀川十四宰相——唐朝诗人文学家宰相元稹

焦作经典史话(76):怀川十四宰相——唐朝诗人文学家宰相元稹

唐朝诗人文学家宰相元稹

元稹生于唐朝大历十四年(779),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洛阳人,一说焦作市博爱人。博爱之说,源于当代博爱县一位叫魏美智的社会文化学者。该学者经过多年考证,列举出种种证据,认为元稹是一位生在博爱,长在搏爱赵后村之人。

元稹自幼聪慧过人,25岁与白居易系同科进士,初授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娶东都留守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工作中,元稹由于不畏权贵,仗义执言,从而触犯了权贵,不久被贬为河南县尉,负责掌管县里治安。事过三年,因皇权更迭,元稹被提拔进入朝廷任监察御史。

元和四年(809),元稹奉命出使剑南东川,因劾奏不法官吏,平反冤案,得到百姓欢迎。但因触犯了朝中一些旧官僚阶层及藩镇集团利益,二次被贬出朝廷,前往洛阳御史台任职。不久,妻子韦丛盛年仙逝。

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弹奏开国元勋房玄龄之子不法之事,被贬往江陵府(今荆州)任士曹参军。

元和十五年(820),唐穆宗登基称帝,由于穆宗喜爱元稹诗歌,册封进京任祠部郎中、翰林承旨学士等职,次年与裴度一起升任宰相。哪知任职仅仅三个月,经遭人诬陷,两人同时被罢免宰相之职。元稹第三次被贬出京城,前往同州任刺史等职。

事过数年,唐文宗登基称帝,元稹再次入朝任尚书省左丞。为肃清吏治,力主郎官颇等人贬出京城,结果因自己操行问题,第四次被贬出京城,任鄂州刺史等职。

大和五年(831)七月暴病而死,享年53岁。

回顾元稹一生:

在政治仕途上。元稹一生五上五下,仕途坎坷。上是得于自己才华过人,下是基于文人一身正气及本人倨傲不逊的性格所致。同时,正是他一生历经磨难,仕途坎坷及不凡的爱情等阅历,为诗歌、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古往今来,人生历经磨难、仕途坎坷不一定都是坏事。尤其是一些文人。诸如《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等,其仕途坎坷经历、生活磨难、个人才华、文人秉性,都与元稹有着一些相同之处。用一位哲人的话说:没有仕途坎坷与生活磨难,就没有文学大家。

在诗词创作方面。元稹作为唐朝一位杰出诗人,历史上与白居易齐名,存诗多达830余首。其中,写给亡妻韦丛悼亡诗《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最为著名。诗曰: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意1、隐喻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界无与伦比的,从而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诗意2、是说当经历了大海的浩瀚,再没有别的水可以让我感到同样的心境。在见过了巫山的朝云暮雨,再没有其他的云彩可以给我同样美丽的遐想。在群芳中漫步,却没有一朵是我想要的。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就全诗意境来说,实在是太美了。

在小说创作方面。作品《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后称《西厢记》,可谓久传不衰。

元稹作为河内(今博爱)赵后村人,8岁丧父,兄弟们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赵后村西南有个崔庄村,村里有个叫崔小迎的女孩,由于与元稹系远亲,两家一来二去,彼此留下诸多美好回忆。崔小迎10岁那年,两家先后迁往了陕西凤翔。元稹成年中了进士,进京做了校书郎,两人从此天各一方。

根据有关史料显示,构成元稹一生情爱关系的,共有5位女子:一是初恋情人崔小迎;二是结发妻子韦丛;三是旁妾安仙嫔;四是继室妻子裴淑;五是浙东名妓刘采春。

日后,元稹由于念怀儿时与崔小迎的一些美好记忆,由感而生,以张生自寓,最终将对崔小迎的无限思念,写成了《莺莺传》一书。该书一经面世,即受到了人们的喜欢。

元朝时期,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将其改编成戏剧,名曰《西厢记》,一经推出,久传不衰,直到今天。

这就是元稹的一生。

请看下期:

怀川十四宰相——晚唐佛徒宰相裴休

焦作经典史话(76):怀川十四宰相——唐朝诗人文学家宰相元稹
焦作经典史话(76):怀川十四宰相——唐朝诗人文学家宰相元稹
焦作经典史话(76):怀川十四宰相——唐朝诗人文学家宰相元稹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焦作-——城市文化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