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是補中益氣「第一瓜」,懂養生的人都是這樣吃的!

有約君說

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對於維持正常的視覺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南瓜含鈷,食用後有補血作用;它還富含亞麻仁油酸、軟脂酸、硬脂酸,多吃南瓜可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和肝病。

而從中醫的角度看,南瓜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化痰排膿、解毒消腫的功效。不過,南瓜性溫,多吃會助長溼熱。因此,有胃熱口臭症狀,或患有皮膚瘡毒風癢、黃疸、腳氣、下痢脹滿、氣滯溼阻等病症的人不宜多吃。

TA是补中益气“第一瓜”,懂养生的人都是这样吃的!

那,南瓜怎麼吃最健康又美味?

資深吃貨有約君,首先當然要力挺原汁原味的蒸南瓜!除了清蒸,還有以下七款各具特色的烹製方法,快學起來~

七款健康南瓜食方

南瓜玉米羹

材料:南瓜200克,甜玉米1根,純牛奶2盒,枸杞子10粒(兩人份)。

製作方法:南瓜削皮、去籽,切成小塊,放入鍋裡蒸熟後,碾壓成泥狀,或用攪拌機攪拌成泥狀;清洗玉米,刨出玉米粒。取一小鍋,倒入南瓜泥、玉米粒、牛奶,邊加熱邊攪拌,待食材煮熟後,下枸杞子稍煮片刻即可。

主要功效:益肺寧心、調中化痰,推薦長期用眼導致眼部乾澀或視覺疲勞者食用,平素脾虛納少者也適用。

南瓜薏米雞絲湯

材料:南瓜1000克,薏米100克,雞絲300克(3~4人量)。

做法:將南瓜去皮切成塊狀,薏米提前用溫水浸泡半小時,雞胸肉洗淨切絲,往煲中加入2升清水,然後將薏米、雞絲放入煲中,武火煮開改文火煲半小時,然後下南瓜繼續煲半小時,最後調味食用。

主要功效:健脾、補中、益氣,除孕婦外一般人群宜食用。

山藥南瓜湯

材料:南瓜200g、鐵棍淮山100g(可供2~3餐食)。

做法:南瓜、鐵棍淮山去皮蒸熟,南瓜用勺子壓成蓉,加水稍煮沸,鐵棍淮山切小塊,後加入南瓜蓉中再煮約15分鐘即可,不加鹽即可食用。

主要功效: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尤其推薦脾虛食少、體倦便溏的小朋友食用。

TA是补中益气“第一瓜”,懂养生的人都是这样吃的!

南瓜滾豬肝湯

材料:南瓜400克、豬肝250克、生薑3片。

做法:南瓜洗淨,去皮、瓤,切塊;豬肝洗淨,切為薄片,用生抽、生粉、生油各一茶匙拌醃10分鐘。先把南瓜和生薑放進鍋中,加清水8碗,武火煮沸至熟,下豬肝,滾至剛熟,調入食鹽便可。

南瓜陳皮糊

材料:南瓜50克,陳皮2克,米粉3~5勺。

做法:將南瓜洗淨,切小塊,蒸20分鐘後備用,陳皮加入鍋中放適量清水,煎煮約30分鐘後,再把陳皮汁倒入南瓜泥、米粉一起攪拌即可。

主要功效:補中益氣,健脾理氣。尤其適宜小兒因脾胃虛寒而出現夜啼(哭聲相對較低)且胃口差、大便偏爛的情況。

TA是补中益气“第一瓜”,懂养生的人都是这样吃的!

南瓜燕麥粥

材料:燕麥100克、大米50克、南瓜150克、鹽1小匙。

做法:將燕麥洗淨,加水提前浸泡2個小時。把浸泡過的燕麥放鍋內,大火煮沸後換小火煮30分鐘。加入淘洗乾淨的大米,大火煮沸後換小火煮40分鐘。把南瓜切成丁,開大火把燕麥粥煮開,把南瓜丁倒入粥中,中小火煮10分鐘即可。

主要功效:南瓜可增加飽腹感並促進腸道蠕動,燕麥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能夠降脂的燕麥膠,二者有機搭配,可製成一道美味的減肥佳品。

健康南瓜餅

材料:南瓜1斤,粘米粉2兩,澄面2兩,糖約1兩(約三人份)

做法:南瓜刨皮,水開後下鑊蒸7到8分鐘左右,直到熟透為止。取出南瓜打蓉,和粘米粉、澄面一起撈勻,用餅模壓出餅形。燒紅鐵鑊,加入花生油適量,把南瓜餅下鐵鑊兩面煎約1分鐘左右即成。

說了這麼多,

有沒有上好的南瓜推薦?

跟著有約君有好瓜吃——

貝貝小南瓜來啦

作為南瓜界的“網紅”,貝貝小南瓜儘管個頭袖珍,但它可是“老少通吃”的典範——它能讓挑食的小朋友大快朵頤,牙口不好的老人家也吃得舒心,還可以做成1-2歲小寶寶的輔食,還是美少女們夏季的瘦身良品!

TA是补中益气“第一瓜”,懂养生的人都是这样吃的!

這款產自山東的貝貝南瓜,選用日本進口種子,經過132天的培育最終收成。即使不加任何調料蒸熟,自然的甜香已經足夠征服味蕾,並且可以連皮一起吃,還擴充了板栗、芋頭、紅薯三種口味,粉糯、香甜、綿軟,好吃到讓人懷疑過去吃到的都是假南瓜!

點擊這裡或任一圖片

即可進入購買頁面

快給你和你的家人

送去美味的小南瓜吧~

TA是补中益气“第一瓜”,懂养生的人都是这样吃的!

如何愉快買買買?

這份操作指引請收好:

TA是补中益气“第一瓜”,懂养生的人都是这样吃的!

進入有約臻選——

TA是补中益气“第一瓜”,懂养生的人都是这样吃的!

點擊“我的”,註冊——

TA是补中益气“第一瓜”,懂养生的人都是这样吃的!

註冊登陸後,就可以愉快地買買買了!!!

TA是补中益气“第一瓜”,懂养生的人都是这样吃的!

本店所有貨品銷售

售前和售後客服服務由

廣州日報報業商城提供

如有疑問,可以撥打客服電話

020-81163530

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部分圖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