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位列四大刺客之首是徒有虛名嗎?

荊軻的大名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最主要的事件就是刺殺秦始皇,除了這個似乎大家也都說不出來他還做過些什麼。荊軻還位列《史記》中四大刺客之首,可見他在人們心中超然的地位。可是如果真正去了解真實的荊軻,而不是隻道聽途說,也許你會發現,真正的荊軻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強,名氣甚至還有點是虛名,這又是為什麼呢?

荆轲位列四大刺客之首是徒有虚名吗?

要說歷史上最有名的刺客,大多數人會給出“荊軻”的答案。荊軻的有名是因為一首《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不管是視死如歸的真情流露,還是故作姿態的裝逼擺酷,反正極其拉轟。但是,仔細讀了《刺客列傳》,發現太史公筆墨之間,話裡話外,似乎都在說荊軻並沒有那麼純粹的俠士氣概,有些徒有虛名。

先說說荊軻。荊軻就是一個志在四方的遊俠兒,希望找到一個空間,施展自己的抱負,實現自身的價值,但一路走來,碰了不少釘子。司馬遷花了不少筆墨介紹荊軻受挫的遭遇。先是衛元君,荊軻在衛元君面前展示了自己引以為豪的劍術,希望得到重用,但作為一個小國的國君,人家考慮的首先是生存,對荊軻的花裡胡哨不感興趣。

荆轲位列四大刺客之首是徒有虚名吗?

荊軻找到了著名的劍客蓋聶,結果被人家鄙視了,荊軻完全沒有後輩的謙虛和隱忍,一言不合,直接捲鋪蓋走人。荊軻又找到了著名的劍客魯句踐,又是不歡而散。轉了一大圈來到燕國的荊軻似乎一蹶不振,酗酒街頭,裝瘋賣傻。

他的同伴是一個搖滾青年和一個殺狗的屠夫,三個人哭哭笑笑,旁若無人。如果一輩子就這樣過去,那就沒有荊軻刺秦這檔子事了。人的運氣(倒黴?)要是來了,怎麼擋也擋不住。就是這樣狀態的荊軻,反而被有遊俠界的老扛把子田光看中了。這次看中,是荊軻的不幸,也是田光的不幸。

再說說燕太子丹。燕國開國君主是召公奭,姓姬,所以燕太子丹名叫姬丹,和周公姬旦的名字讀音類似,能力就差出十萬八千里了。姬丹從小就是當人質的命,先是在趙國,長大後又去秦國。在趙國的時候,他結識了後來成為秦王的嬴政。當時,兩人算是同病相憐,關係還不錯,最多偶爾有些小小的霸凌。

荆轲位列四大刺客之首是徒有虚名吗?

但是,到秦國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嬴政是高高在上的王,姬丹只是一個人質,說不定哪天就成了出征祭旗的犧牲品。姬丹難以接受這樣的落差,逃回燕國,處心積慮要把秦國幹趴下,讓嬴政跪舔。可惜的是,他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一付小身板,沒那個實力。

田光是一個必須要提到的人物。因為,正是田光,促使姬丹和荊軻走到了一起。話說姬丹折騰自己的師傅鞠武,怎樣才能幹翻秦國,總要做些什麼吧?鞠武一長串分析下來,攤攤手,聳聳肩,“NO WAY!”無計可施的鞠武被逼無奈,只好勉為其難地推薦了田光,哪怕田光早就過氣了。氣苦的姬丹病急亂投醫找到了田光,算是死馬當活馬醫。

田光很爽快地推薦了荊軻,並且和荊軻一起策劃了“圖窮匕見”的刺殺計劃。計劃完畢,田光就自殺了。為什麼呢?因為姬丹的一句話。患得患失的姬丹在求見田光的時候,再三告誡田光要保密,老頭覺得這是姬丹對自己的不信任。對於講究道義的俠客來說,這種不信任和侮辱是可以劃等號的。

荆轲位列四大刺客之首是徒有虚名吗?

於是,田光為了讓姬丹放心,為了成全自己的道義,抹了脖子。如果荊軻靠譜,那麼田光也算死得值,可是,如果荊軻不靠譜呢?

姬丹給了荊軻很高的待遇。荊軻成了上卿,住進上等的賓館,吃著山珍海味,車馬美女隨便挑,喜歡就好。可是,荊軻享受著好日子,悠哉遊哉,卻沒有行動的表示。

姬丹著急了,上門催“債”。這一催,催掉了秦國逃亡將領樊於期的腦袋。荊軻認為,樊於期上了秦國的“紅色通緝令”,他的腦袋就是接近秦王的敲門磚。姬丹不捨得,他覺得人家樊於期窮途末路來投奔自己,自己不能幹對不起人家的事情。於是,荊軻出馬,讓樊於期心甘情願地抹了脖子。姬丹聞訊趕來阻止,已經來不及了,只能伏屍痛哭。強烈懷疑,姬丹後來的伏屍痛哭是在做戲!

荆轲位列四大刺客之首是徒有虚名吗?

刺殺的各項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工具是價值百金的徐夫人匕首,還淬了毒。幫手是十三歲就殺人面不改色的秦武陽。但是,荊軻還是沒動靜。荊軻的說法是,他在等一個住在很遠的幫手,可是誰也不知道這個幫手是誰?也沒人知道這個幫手什麼時候能來會合。這個幫手是不是存在也只有荊軻知道。

姬丹實在等不及了,懷疑荊軻怕死,不敢去執行刺殺,於是再次上門催請。無奈的荊軻只能上路,在易水河邊上演精彩“路演”。

後面的事情流傳度很廣,就不多說了。總結下來,“荊軻刺秦”的故事,其實就是一個不得意的遊俠兒和一個病急亂投醫的官二代造就的。荊軻並沒有豫讓的堅守,也沒有聶政的技藝,只能算是一個二流的劍客,刺秦失敗之後,之前和荊軻有過節的一位劍客對他的評價是,“嗟乎,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術也!”技藝不過關啊!

荆轲位列四大刺客之首是徒有虚名吗?

而且,荊軻對打磨提升自己的技藝也沒有什麼太高的追求,自高自大,沉湎享樂。姬丹也明顯不是一個明主,疑神疑鬼,瞻前顧後,找不到問題的關鍵。所謂的刺殺不過是一種任性,而任性是政治中最要不得的品格。

最後,說一個細節。當荊軻刺殺失敗,即將身死之前,他說,“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大事之所以沒能成功,是因為我想活捉你。都這時候了,還給自己找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